成語“貴人多忘事”的出處?其中典故讓人大為驚訝和憤怒!


科舉制度在中國的大地上存在了1300多年,它的出現從根本上打破了豪門世族對政治權力的壟斷,使全國各地的貧寒之士,有了通過科舉被選拔國家行政官員的機會。它主要考的是文章詩賦及諸子經典,所以從好的一面看,這無疑擴大了讀書人的隊伍,從而整體上提升了社會的文明程度。

絕大部分讀書人都把這樣的考試當做此生榮辱成敗的挑戰,他們離父母,別妻兒,千里跋涉,懷著興奮、焦灼、驚恐的心接受競爭和挑選。

一旦被幸運眷顧,那麼這些考中之人就要忙開了。拜謝考官、參見高官,參加各種名頭的宴會,陪著各路人馬的遊賞,去各個場合題字。真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

相比他們的風光,那些落榜的就顯得無比的悲哀了。在他們身邊那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昨日還不分彼此的書友,如今已是美名傳盡,人人羨慕的紅人了,自己卻還是無人知曉的窮酸書生。於是,很多落榜的書生便不要回鄉,繼續留下來苦讀,非要考出個名堂,才肯衣錦還鄉,許多人這一留,便留了幾十年,甚至終老。為此也造成了無數的家庭悲劇。

然而考中的也不一定就是喜劇,有些士子一聽自己高中,便不能消化這突來的喜悅,喜悅過度就容易樂極生悲,范進中舉後的喜極而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另外有些人得知自己及第,便得意忘形,長時間的隱忍和謙卑瞬時轉化為負能,湧洩而出。有恃無恐地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嘴臉。唐朝的進士王泠然更是將這幅嘴臉演繹到了極致。他有位做御史的友人叫高昌宇,平日裡對其敬重有加。及第後,他給友人寫了一封信,令對方感到大為驚訝和憤怒。


信的大意是:我有兩件事,一是希望你今年給我找一個女人,二是希望你明年給我找一個官職。如果你幫我解決了,感激不盡;如果你貴人多忘事,不幫我,那麼我已及第,官場上的升遷難以預料,萬一有一天我與你平起平坐,共處高位,我想我會側看你一眼,而你一定後悔並向我道歉,當然,我會給你個好臉色。他的這封信真是十足地囂張了。後來被唐朝文學家王定保收集在他的著作《唐摭言》裡,這段話便成了成語“貴人多忘事”的典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