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齐一鲁,西周初期的东方两国,是如何走上了不同的治国道路的?

牧野之战后,大局初定。

一齐一鲁,西周初期的东方两国,是如何走上了不同的治国道路的?

牧野之战

周武王开始分封天下用于拱卫周王室,将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众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众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这其中,就有本文所提到的两大诸侯国---齐国和鲁国。

功臣和王室---封国之始

齐国,周朝功臣姜太公的封地,侯爵,疆域位于现今的山东境内,国都位于临淄。

鲁国,周朝王室周公旦封地,侯爵,由于周公留任京城辅佐周成王,由周公旦长子伯禽赴任,建立鲁国,国都曲阜。

两个国君爵位相同,疆域相接,后世的山东也被称之为齐鲁大地,说明二者有相似之处。加之当时的山东地区还是处于荒夷时代,两国都肩负着为周王室拱卫东方,开疆拓土之责。

一齐一鲁,西周初期的东方两国,是如何走上了不同的治国道路的?

春秋初期诸侯国

治国国策:拳头 VS 礼义

现代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在两千多年前,当时的东方局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时的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彼时的山东区域还处在落后时代。

彼时东夷族内方国林立,殷商王朝建立数百年依然未能彻底让他们臣服,以至于拖垮了自身,更何况刚刚取代殷商的周朝,齐鲁两国面临的任务不可谓不重。

面对这样的局面,两个国家的治国策略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两种不同的道路。

齐国的拳头政策:

《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记载:“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即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看见没,姜太公还没到任,当时的地头莱国就过来抢地盘了,干了一架后,姜太公赢了,开始扎根。

一齐一鲁,西周初期的东方两国,是如何走上了不同的治国道路的?

拳头致胜

面对当地迥异的生活习俗,齐国采用的策略是入乡随俗,吸收这种蛮战风格,“举贤而上功”。

鲁国的礼义施教:

鲁国作为周朝宗室,遵循周礼,对于下属的臣民也是以周礼教化,让他们习惯这种礼仪,习惯这种文化,所谓“

尊尊亲亲”

一齐一鲁,西周初期的东方两国,是如何走上了不同的治国道路的?

周礼

分歧不可避免,双方不免对于对方的国策看不上:

姜太公认为鲁国"尊尊亲亲"政策会致国势日益衰落;

周公则认为齐国的"尊贤尚功"会使得很多人会因为功绩而逐渐飞扬跋扈,导致被他姓篡夺君位。

很巧合,两位都为对方把后续的国运给算准了:讲究礼义的鲁国后来发生了庆父之乱,使得鲁国国力直线下降;而提倡“尊贤尚功”的齐国则无法阻止田氏势力的膨胀最终丢掉了王位,演变成了田氏代齐。

两种国策的效果对比也很明显:

姜太公赴齐地五个月后,便向周公回报治国成效;而周公之子伯禽直到三年后才向周公回报,周公也因此发出了“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的感叹。

齐国因地制宜,采用有能者突出的策略,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很快成为了东方大国,而鲁国则一直保持着其周礼传统,最后诞生了一代儒学大师---孔子,从某种意义上讲,齐国赢得了政治&经济,鲁国赢得了文化,最终混合成为了后来秦一统天下后的华夏民族精神内在,既富有开拓精神,也蕴含着礼仪道德;既能韬光养晦,也能犯我必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