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為王,“三夏”農機化新勢力,高端、全程、共享、信息化!

“三夏”是我國農時最為緊張、農機作業任務最為繁重和集中的時期。夏收、夏管、夏種也是農機大顯身手的舞臺。

當前農機化向高端、全程、共享和信息化發展的趨勢明顯,做為農機人只有順應趨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趨勢為王,“三夏”農機化新勢力,高端、全程、共享、信息化!

一是裝備高端化提速。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強化對先進適用機械的支持導向,從事社會化服務的機手購機偏好從小型升級到中大型,從看重價格到更加看重性能,有效促進了糧食生產環節農機裝備快速升級。2017年全國新增的5.7萬臺稻麥聯合收割機中,多數是大喂入量的高性能收割機,比如河北省2017年補貼購置的6公斤以上大喂入量聯合收割機佔比超過95%。老舊聯合收割機已逐漸退出跨區機收隊伍。預計今年全國參加跨區作業的大喂入量聯合收割機佔比超過70%,且大多是機齡2-3年以內的新機,收穫效率、質量更有保障。“三夏”農業生產在“窗口期”更加可控,黃淮海地區具體到1個縣3—5天時間,一個地市 7天左右就能同步完成收穫和播種任務,比過去縮短一半時間,為秋糧生產、農業結構調整贏得更多主動。

趨勢為王,“三夏”農機化新勢力,高端、全程、共享、信息化!

二是全程機械化添綠。隨著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的深入實施,各類機具保有量的增加和機具結構的優化升級,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日趨成熟,各糧油主產區機收、機種、烘乾、高效植保、秸稈處理等全程作業能力明顯提升。以前“三夏”跨區作業以搶收為主,現在機械化全程作業的特點越來越明顯,各地主推夏糧機收、秸稈處理和秋糧種肥同播“一條龍”作業模式,機械化烘乾、植保同步跟進,促使“三夏”變“兩夏”。預計今年“三夏”期間8個小麥主產省機收、機播“一條龍”作業服務面積將超過1.7億畝。機械化將使“三夏”生產更加綠色化,適宜地區推行小麥聯合收穫—麥秸拋灑覆蓋還田—夏玉米免耕覆蓋播種配套技術,實現小麥秸稈還田全覆蓋,河南、安徽、山東等地秸稈離田還田率將超過90% ,河北、江蘇、湖北等地秸稈離田還田率將超過80%,秸稈打捆機、無人植保機、免耕播種同步分層施肥機械等新型高效機械的普及應用,將助推實現“綠色三夏”。

趨勢為王,“三夏”農機化新勢力,高端、全程、共享、信息化!

三是服務共享化增收。據部分省測算,目前平均每臺聯合收割機可服務70個以上農戶,不需家家購置,服務人人共享,農機服務已成為農業產業裡最典型的共享經濟。隨著組織化程度的提高,農機服務內容不斷拓展、服務效益不斷提升。近年來農機合作社發展很快,合作社成員之間優勢互補,作業、維修、供油、經紀分工協作,聯合起來拿下耕種收全程作業大訂單,以優質優價服務創品牌、謀長遠發展。“三夏”前夕,大部分農機合作社與服務對象簽訂了作業任務合同,“三夏”農機作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日益增強。安徽亳州推行“全託管”農機作業服務,1064家農機合作社與行政村簽約“一對一”服務面積615萬畝,覆蓋率達93%,農民省事又省錢、機手增效又增收。湖北襄陽雙豐收農機合作社對農民提供耕、種、收、管、售等系列化服務,農民從種到收都不必自己管理,所需服務費在收購糧食時進行結算,這種全託管方式使得每畝土地農戶增收200多元,農機合作社增收60元左右,參與託管服務的機手一年兩季增收6000元左右,達到了三方共贏的效果。江蘇泰州姜堰區近兩年共投入資金4600萬元,打造84座村級為農服務綜合體,烘乾機保有量達700多臺,每季可為35萬畝稻麥提供就近烘乾服務。湖北仙桃開展共享無人植保機服務,可以滿足60萬畝次的飛防植保需要,農戶攜帶相關證件,繳納押金費用之後,便可就近租用無人機為自家農田開展飛防作業。

趨勢為王,“三夏”農機化新勢力,高端、全程、共享、信息化!

四是管理信息化增效。互聯網技術在“三夏”生產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各地通過“農機直通車—全國農機化生產信息服務平臺”及手機APP等信息化手段,科學調度農機作業,有效促進服務供需對接。河北在24個縣、54個農機合作社創建“智慧農場”,集成推廣北斗定位和自動駕駛、作業智能監測技術,實現高速精量播種、變量施藥、精準施肥、高效灌溉,讓每寸耕地和每一粒水種肥藥“物盡其用”。河南許昌“智慧農機”測畝計產終端安裝數量已達到2400臺,通過智慧農機信息平臺,對農機分佈、機收進度、糧食產量“一目瞭然”。江蘇宿遷推行“嘀嘀農機”手機APP,可實現農戶發佈作業需求、農機手競單和農機手發佈農機信息、農戶競單服務等雙向互動,並內嵌訂金與作業款第三方支付、服務與信用評價等功能,真正實現“一(手)機在手、麥收不愁”。

農業機械化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讓農機作業更快更好,讓農業生產過程管理更精準更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