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考研到底能達到多少人,競爭到底有多大

考研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不是你一朝一夕努力就能成就的,檢驗的是你這一長段時光中奮鬥的結晶。這其中,你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各種誘惑,下面小巴就來分析分析,考研路上你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和你不能觸碰的禁忌。

1.信息收集不及時

2.沒有計劃

3.三心二意

4.信心不足

5.意氣用事

6.沒有好研友

7.法不得當

8.貪得無厭

六月已經開始了,19考研的小夥伴們適應考研複習的節奏了麼?在緊張複習的同時,你們知道今年的考研有哪些趨勢和變化嗎?下面與大家分享一下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哦~考研的小夥伴們除了全心備考之外,還一定要了解各方面的考研信息。比如往年的考研大數據、2019考研新趨勢等,是我們一定要了解的。

此前,中國教育在線聯合微博教育發佈了《2018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報告》,結合這份報告,我們可以看出哪些2019考研報考新趨勢?

19考研到底能達到多少人,競爭到底有多大

一、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高漲,往屆生比例提升

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顯示,繼2017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高漲之後,2018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繼續高漲,達到238萬人,比2017年增加37萬人,增幅18.4%。其中,應屆考生131萬人,比去年增加18萬人,往屆考生107萬人,比去年增加19萬人。

研究生報名中應屆生與往屆生人數均不斷增長,受非全日制改革等因素影響,往屆生讀研比例逐年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在職求學大軍。考生中,往屆生增幅超過應屆生。

二、各學科報錄比差異明顯,工學學科更容易考取

從招生上來看,工學招生比例最大,佔36%,管理學次之,佔比14%,第三是醫學,佔比12%。與此相對應的是,高校專業的報錄比數據,工學類報錄比相對較低,而管理類、經濟類等專業報錄比相對較高。

近年來金融、管理、法律等學科報名人數不斷上漲,而相應的招生計劃增幅穩定,導致分數線不斷上漲。工學類專業由於招生體量大,考生報考熱度的轉移,分數線不斷下滑,工學類考生更容易考取。

19考研到底能達到多少人,競爭到底有多大

19考研到底能達到多少人,競爭到底有多大

從數據來看,2018年報名較多的專業為金融碩士、會計、行政管理、法律(非法學)、企業管理、護理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工商管理、教育學、設計學。

三、女生讀研比例逐年增長,漸成考研主流

在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斷提高。在2007年僅佔到48%,到2016年已經增長至55%,提升近7個百分點。女生漸成考研群體主流。

19考研到底能達到多少人,競爭到底有多大

四、高校非全日制招生缺額較大,專業熱度兩極分化

2017年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並軌招生第一年,受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統一劃線、非全日制學費昂貴等多重因素影響,多數高校未完成招生計劃。在非全日制招生中,專業熱度同樣兩級分化嚴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專業招生計劃超額完成,而工程類碩士招生出現較大空缺,甚至出現多個專業零錄取的現象。

在2017年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首次招生錄取的基礎上,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調減了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計劃,其中工程類專業遭大面積縮減。

五、新增碩士點

今年3月份,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了新增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名單,此次審核進入專家複審程序的新增博士點1429個,通過複審和公示的655個,通過率為45.8%。原有二級學科博士點升級為一級學科博士點283個,通過率僅為33.4%。

近5年來我國專業碩士招生規模持續保持增長態勢,學術型碩士不斷調減招生計劃。

19考研到底能達到多少人,競爭到底有多大

與此同時,學碩越來越傾向於推免招生,統考招生名額在日益緊縮,統考難度在不斷增大,尤其是名校的熱門專業。專碩將越來越熱,競爭也將越來越大。中國教育在線進行的一項關於專業碩士的調查顯示,近6成考生計劃報考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19考研到底能達到多少人,競爭到底有多大

六、“雙一流”建設對考研的影響

1.“雙一流”加速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張

“雙一流”建設一定程度上對高校招生產生影響,中國科學院大學、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普遍增加了2018年招生計劃。

19考研到底能達到多少人,競爭到底有多大

2.“雙一流”對研究生報名影響尚不明顯

2018年“雙一流”公佈時間早於研究生報名時間,但從研究生報名上來看,受“雙一流”政策影響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明顯,有超過半數在選擇院校及專業沒有影響。可見“雙一流”政策對於高校招生還沒產生根本性的影響。但預計隨著“雙一流”建設的深入,社會人才政策的調整,“雙一流”對於考生選擇影響將會越來越突出。

七、除了34所自劃線院校外,其他很多院校的實際複試線也是自劃線,國家線對一志願考生來說是越來越沒有參考價值,因為很多學校尤其是熱門院校的熱門專業,複試分數線是遠遠高於國家線的。所以國家線更多的是作為“調劑政策線”。對於一志願考生而言,最有參考價值的是複試名單和錄取名單裡的分數。考研作為選拔性考試,是擇優錄取的,成績從高往下排,因此過國家線並不意味著一隻腳踏進了目標院校的大門。

八、推免人數增加,影響統考生選擇

教育部規定,高校招收推免生數量不得超過本單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50%,各專業必須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計劃用於招收統考考生。觀察近年來高校接收推免生數量,部分名校推免生招收比例已經接近或超過教育部規定的50%。

2017年8月,教育部辦公廳發佈通知,再次批准新增研究生推免高校,至此,全國具有推免資格高校擴大至366所。推免人數或將不斷增加,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統考生的選擇機會。

九、就業是考生讀研首要動機

調查顯示,改變學校背景出身,提高就業競爭力是考研的主要動機,比例超過70%。而比較茫然,還沒有做好就業準備以及作為就業備胎分別達到30%、21%。另外,通過考研來重新進行專業選擇也佔比38%。

19考研到底能達到多少人,競爭到底有多大

十、政治教材有較大變化,大綱也會隨之改動

目前大家對於政治的關注度可能並不高,因為好多人現在還沒有開始複習政治。確實,現在也不必著急,等暑期開始也是來得及的。

大家瞭解好19考研,好好備戰,迎戰未來,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