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究竟是誰在背後惡意打壓中國股市?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在股票交易中同樣有決定投資命運的內在因素。在心理學上講,性格的改變雖然很難,但還是可以通過後天影響慢慢改變的,而氣質往往是不能改變的。這也正應了目前有些人是“富而不貴”這一說法。回到交易中來,我們不一定要有貴族氣質,我們是要先富起來。所以我們要重塑交易性格,從而實現交易命運的轉變!把賺錢變成我們每位投資者的精神特性!

來看一個由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做過的有趣試驗:

他們在兩個玻璃瓶裡各放進5只蒼蠅和5只蜜蜂。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亮光的一方,而將開口朝向暗的一方。幾個小時之後,科學家發現,5只蒼蠅全都在玻璃瓶後端找到出路,爬了出來,而那5只蜜蜂則全都撞死了。

蜜蜂為什麼找不到出口呢? 通過觀察他們發現,蜜蜂的經驗認定: 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們每次朝光源飛都用盡了全部力量,被撞後還是不長教訓,爬起來後繼續撞向同一個地方。同伴的犧牲並不能喚醒他們,它們在尋找出口時也沒有采用互幫互助的方法。

如果說蜜蜂是教條型、理論型,而蒼蠅則是探索型、實踐型。它們的思維中,就從來不會認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 它們撞的時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 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在被碰撞後知道回頭,知道另外想辦法,甚至不惜向後看; 它們能從同伴身上獲得靈感,合作與學習的精神讓它們共同獲救。所以,最終它們是勝利者。對這個試驗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會說蜜蜂是烈士,而蒼蠅則苟且偷生。有人說蒼蠅非常聰明,而蜜蜂有些愚蠢; 有人乾脆把目前社會上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蒼蠅型”,二就是“蜜蜂型”。如果先摒棄原先的對於這兩種昆蟲的道德附加和好惡感,你需要考慮的問題是: 看看自己在投資中,你到底是“蜜蜂”還是“蒼蠅”? 你想做“蜜蜂”還是“蒼蠅”?

中國股市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究竟是誰在背後惡意打壓中國股市?


為什麼中國股市難已走出大熊市?

在2018年3月12號,美股標普500指數。 完成了九年內上漲了300% 的目標,距離歷史新只有高3%的差距了。再對比看下我們的a股,如果也是從09年算起,我們簡直就是在原地踏步,09年是3000多點,反觀現在還是3000多點。。。如果說一個國家的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09年至今,中國的經濟以平均每年6%到7%的增速引領全球,對比著增速,再看美國以及歐洲,等國家的經濟,每年基本上只有2%到4%的增長。所以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句話在中國股市是不成立的,這就是股市環境的差距。所以巴菲特老爺子經常說投資指數,投資指數賺錢,這句話是針對除了中國A股以外全球其他所有大國的股市指數而說的。很多老股民也都知道,有些國外有名的著名投資家的話,拿到A股來實驗,簡直就是扯淡。看很多理論都不是照搬照抄過來的,我們有中國獨有的特色,這也一貫符合我們國家和黨,搞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嘛,股市也是如此的。

而對於中國股市一貫是熊長牛短,而歐美股市包括日本股市和開通港股通之前的香港股市,都是熊短牛長。

而中國股市 這屆證監會 的工作的重心就是,解決IPO的堰塞湖問題,服務實體經濟。但其實說明白一點就是,用股民的錢來幫助上市公司發展,給他們圈錢。

至於為什麼那麼多公司上市,這個不用說也知道,你想想中國大大小小的企業有多少,企業想做大做強,最重要的有錢能發展,但問題是哪裡去弄錢呢?現在上市的公司質量真的是不怎麼樣。時代變了,以前上市的那些都是行業的龍頭老大。現在上市的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你沒聽說過的,說的不好聽的就是什麼炸油條的,賣豆漿的,你家邊大大小小的店都去上市了,好多公司估計你連聽都沒聽過。以前的那些上市公司一說大家都知道他是做啥的。現在嘛。。。。。魚目混雜,太多太多了。這些公司上市的目的很多都是為了圈錢有些公司圈了錢,自己都不知道幹嘛,也不去發展公司,甚至直接去投資一些理財產品。因為從股市裡面圈錢,虧了也沒事,也不會去坐牢,又不用去賠償,反正都是股民的錢。這一點總結下來,最近幾年上市的公司總體質量都不是很好,都不適合價值投資。

對於中國股市為什麼落後全世界的股市這麼多?全世界的股市都在屢創新高,達到歷史多少多少點了,看看中國股市, a股有國家隊護著還是3000多點,這裡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IPO太多了,每一週幾十個億的新股這麼發,每一週的新股都是兩個以上,再早之前都是六家八家這樣的發,除了過年,基本上很少有休息說本週無發新股發行的。而這裡發的一個又一個新股,也是給未來埋下了一顆又一顆定時炸彈,這些炸彈就是解禁股。在未來會不斷的利空我們的股市,抽乾股市的資金。假如今天新股上市的這支股票,從剛剛第一天上市的幾個億,經過打新資金的一字板拉伸後,再經過,次新股的炒作的遊資輪番炒作。這幾個可能達到一兩百個億了。然後過個半年或一年,那些有原始股的股東和高管就可以開始賣股票了,這個就是解禁股。所以每一家公司上市之後,都可以圈走幾個億的資金,再解禁期過了,又可以圈走多少個億或者幾十個億了,而且中國股市對股票的退市又沒有那麼的嚴格,基本上是呈現股票只進不出的狀態。這樣算下來股市早晚垮掉。市場存量的資金就那麼多,這些資金就相當於糖水的裡面的糖,而這些新上市的公司就相當於給糖水加水,股市裡面的公司的不斷增多,而且這些公司還不停的減持,兌現,借錢融資等等,在加水的同時還不停的把糖水取走,你說這樣的糖水會甜嗎?這樣的比喻就很形象了。2014年底滬深兩市上市交易的A股為2564家, 2015年3月滬深兩市上市交易的A股有2612家。而現在2018年5月,都有3500家左右了。真的是增速驚人。

所以這裡說一句結論:在沒有大資金流入的情況下,只要IPO新股發行不停止,中國股市永無牛市。記住這句話吧! 再加上這些年越來越緊的金融監管,資管新規,金融去槓桿等等,留著股市裡面的資金反而是越來越少。現在的a股,大藍籌機構也都炒上天了,中小創未來也並不知道命運幾何,藍籌也都被機構們玩壞了,等著散戶進廠割韭菜呢!到時候,對於這段時間的A股搞價值投資做中長線很難做 。短線炒次新股,妖股這些只能小資金玩一玩,我也不知道他們的行情,什麼時候結束,可能明天就是見光死。所以中長線的投資朋友,對於A股這段時間可以選擇空倉。

至少個人是不再玩a股了,因為在沒有大資金流入的情況下,只要IPO新股發行不停止,中國股市永無牛市。我始終堅信,而且從時間的角度上來說,2015年也才發生了一次大牛市。這才相隔幾年呢。至少在A股牛市不可能來的那麼的快。除非上證指數布林線的月線開口。等到那個時候,我就可以開始建倉了。對於a股漫長的熊市。我寧願拿著這些錢,去投資阿里巴巴,騰訊,亞馬遜,英偉達等這些公司,或者是投資雅詩蘭黛這樣的慢牛消費個股。。。這些股票在未來持有1到3年還是可以,兩三年後,聯儲的利率水平上升到3%或者5%左右,就可以賣出 。在資本市場,畢竟牛市,才會有加息,牛市也總是一路伴隨的加息的。這句話記住了。那在此過程中,為什麼不去把握這個牛市而去選擇,一個大熊市的市場呢?


中國股民賺錢越來越難的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

股市,是社會財富最為聚集的場所之一。然而,在當前國內資產荒環境下,股市、樓市、黃金等重要場所,也往往成為投資者尋求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

談及中國股市,雖然至今已有多年的發展歷史,但縱觀歷年來的股市表現,卻往往離不開“牛短熊長”的特徵,而對於股票投資者而言,也常常離不開“七虧二平一盈”的定律。

從本質上來看,股市不會大規模創造財富,同時也不會大規模蒸發財富,但更多屬於一種財富再度分配或再度轉移的過程。至此,在此環境下,市場運行機制是否成熟,市場的交易環境是否平等,這將會直接影響到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中所處的真實地位。換言之,如果在股票市場中,不能夠構建出一個相對平等以及相對公平的市場環境,則往往意味著普通投資者很難能夠在股票市場中獲得平等的賺錢機會,而與頗具成本優勢、資金優勢、信息優勢以及交易制度優勢的大資金大機構相比,普通散戶卻總處於劣勢的地位之中。

多年來,我們很少能夠聽到屹立不倒的造富神話,而市場中的“股神”也是換了一批又一批。或許,對於中國股市而言,能夠真正實現造富的群體,也往往是極少數的人,而在二級市場上獲取暴利,不僅需要有靈敏的信息嗅覺、經驗嗅覺,而且還得非常熟悉市場的交易環境,並需要一些投資上的運氣。顯然,在中國股市中,最終得以成為股市中的常勝將軍,也是一件難於上青天的事情。

企業急於發行上市、中概股企業急於私有化退市來快速實現迴歸內地市場的目的,從表面上來看,這為了滿足其快速發行上市的目的,進而實現市值擴張,企業影響力的壯大。但是,從普遍情況來看,企業發行上市,卻加速了套現行為的上演,而更有部分企業高管,更是為了提早套現,而採取了提前辭職的策略,試圖擺脫政策上的套現約束,並獲得更便捷的套現渠道。

或許,在股票市場上,真有“一夜暴富”的神話出現。但是,對於所謂的“一夜暴富”,卻往往屬於極少人的權利,而對於這類投資群體,既有持股成本極低的原始股股東,又有消息靈通、善於藉助政策消息牟取利潤最大化的機構投資者。至於那些缺乏成本優勢、資金優勢、信息優勢乃至交易制度優勢的普通投資者,卻很難達到股市中“一夜暴富”的目標,而股市造富神話也甚少能夠在他們身上產生。

由此可見,對於股票市場而言,本身就是財富再度分配或再度轉移的過程,而隨著股市“去槓桿化”“去泡沫化”的過程持續深入,加之國家隊資金對市場採取高度控盤的格局,卻大幅降低了股市的整體波動風險,而面對這種情景,雖然能夠進一步壓縮股市的波動幅度,卻也進一步降低投資者的操作難度,而中國股民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賺錢”目的,也越來越難了。

或許,在當前的大環境下,中國股市要走上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道路,伴隨監管的進一步完善,並加上違規成本的大幅提升,方可實現股市健康成熟運行的目標。但是,退一步來說,即使中國股市得以成熟發展,也未必能夠從本質上改變股市“七虧二平一盈”的定律,而在未來機構投資者佔比逐步提升的預期下,股市“去散戶化”的過程仍將會顯得非常殘酷。


缺口不補磁懸浮

見(圖1)所示。

圖中個股在c處有一個跳空缺口,跳空就是一個興奮,就是一段行情的起點,跳空背後總隱藏著一個故事,什麼故事啊?就是這個股票有人開過會了,要把它搞上去了,所以就有人來急吼吼地打進。一個興奮就是一個缺口,這個缺口要保護住,三天之內不能回下來,那才是一個有效的缺口,或者說是一個有效的突破缺口,回下來那就不行,假的。

圖中個股已經三天站在ab連線之上了,我們希望股價儘快地多多地往上走。突破缺口以後,最好能漲百分之三的幅度,這是我們的一個過濾原則,稱為【三三過濾制】,指的是【股價三天不回補缺口,上衝百分之三】,以確保【跳空】有效。股價三天不補缺口,往上漲百分之三,這就是可靠的突破,一旦衝過去,那就回不下來了,黑馬就成型了,而且如果衝過去以後,不但能把【低點連線】突破,另外它又能夠突破a點的水平線跟b點的水平線,把前面的頭部都跨過去,形成【放量過前頭】,【頭頂一片藍天】,想象空間就大了。

中國股市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究竟是誰在背後惡意打壓中國股市?

圖1

我們把這節課稱為【缺口不補磁懸浮】,缺口要保持三天不補,然後它的運行就像磁懸浮一樣浮起來,上海國際機場到浦東機場就有一個磁懸浮,列車都在鋼軌上走,要騰空一公分才開得快。我們也希望跳空的個股能懸起來。

磁懸浮,這樣好記一點,也很順口。【缺口不補磁懸浮】,遇到這樣的黑馬真是難得。

中國股市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究竟是誰在背後惡意打壓中國股市?

圖2

中國股市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究竟是誰在背後惡意打壓中國股市?

圖3

中國股市逼空行情愈演愈烈,究竟是誰在背後惡意打壓中國股市?

圖4

小結:

在一隻股票啟動行情的時候,如果出現過跳空缺口,且該缺口能經過【三三過濾制】的考驗,那麼我們就稱之為【缺口不補磁懸浮】!或者為了方便,可以簡稱為【磁懸浮】。

【跳空】說明是莊家所為,在關鍵的位置向上跳空突破,說明是啟動行情!如果能夠不補缺口,那麼該股很可能就是一匹大黑馬!應該引起我們的充分重視!


如何正確的看待股市投資

股票投資者在進入股票市場的同時,就帶著兩種感情,即希望在股票市場中獲利和害怕在股票市場中虧損。其實,投資者只有對股票市場正確地看待,才能順利在市場中獲利。

1、要希望不要貪婪

說到底,股票投資者投資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但是投資者萬萬不可有貪婪的心理,如若不然,就會促成不利的被動局面。並且,貪婪是在股票市場獲利的最大障礙。

在股票市場中,投資者貪婪的具體表現是:在多頭市場,投資者總想以儘量低的價格將股票買入;在空頭市場,投資者總想以儘量高的價格將股票賣出。各種實例表明,投資者要想在股票市場中立足,除去貪婪成了必經之路。

2、適度害怕有必要

在人的情緒表現中,自然包括害怕這一種。比如,那些進入股票市場的投資者在面臨賠本時,都會感到害怕。其實,這些投資者之所以感到害怕,是因為他們在炒股技巧等方面存在著很多的不足。

在股票市場中的投資者如果是正常範圍的害怕,就會使其成為一箇中庸型股民,這種類型的股民集激進型股民和保守型股民的優點於一身,也就是說,在文易過程中能夠左思右想,能將正確的交 易點找到,從而提高自身資金的安全性。因此,適度的害怕有益於投資者炒股。

但是,這種害怕情緒有時候很容易轉化為恐懼。恐懼從程度上來講比害怕深刻。事實上,害怕是目前的,恐懼則是針對將來的事和未知的事;害怕是有具體的東西。而恐懼沒有具體的東西。

在股票交 易的過程中,恐懼不僅會使投資者變得盲目、無所適從。還會使投資者對股票市場,甚至自己產生懷疑的態度。最終打垮投資者的並非股票市場的波動.而是投資者內心充滿的恐懼,這樣一來.投資者又如何理性地進行投資呢,恐懼代表著一種怯弱,一方面想獲利,另一方面又害怕買入股票或者賣出股票後,行情超出自己預期的範圍,這樣一來,反而會失去很多的好機會。因此,投資者一定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內心。可以適度害怕,但千萬不可轉為恐懼。


投資者必經的四個心理過程

根據連升自己從失敗走向成功的心路過程,並且仔細的觀察了身邊的一些投資者的投資經歷過程,在下面總結了重新入市的投資者到成功投資者的心理過程,希望對那些想要在白銀,期貨等投資市場上獲得成功的投資者有所啟發。

第一階段:盲目自信期。

投資者往往是在對市場沒有充分的認識、沒有具備分析能力的情況下就盲目自信地匆忙入市的。特別是在別的行業成功過的人。更是如此。這種人盲目地認為自己既然在所從事的行業成功過,那麼在白銀市場也一定能成功。結果就是連續操作失誤,賬面出現大幅的虧損。

第二階段:認真學習 期。

經過了第一割階段之後,投資者可以通過屢敗屢戰操作失誤的過程,慢慢地會認識到了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不盲目自信了,而是暫時放緩或乾脆停止了投資操作,這個時候開始進行如飢似渴地學習 ,通過書籍和向高手學習 等多種渠道,希望通過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來改變過去經常虧損的局面。

第三階段:痛苦和抉擇期。

當投資者經過第二階段的認真學習 之後又充滿了信心,認為自己可以在白銀市場上叱吒風雲地大幹一場了。但沒想到“看花容易繡花難”,由於對理論知識不會靈活運用.從而失去靈活應變的本能,就經常會出現小贏大虧的局面,結果往往仍以失敗告終。這使投資者很是困惑和痛苦,不知該如何辦,甚至開始懷疑這個市場是不是不適合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人選擇了放棄,但有的意志堅定者則決定做最後的嘗試。

第四階段:成功期。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意志堅定者在經歷了種種磨鍊之後,逐漸地感受到了市場內在的運行規律和摸到了一些適合自己的操作方法,使操作情況漸漸好轉,並不斷有了質的飛躍,形成了完全屬於自己的比較完善的投資理念,投資心態也不斷成熟,最終在市場上迎來了成功。

這時投資者的交 易水平很可能達到了穿透事物的表面看本質的階段,投資計劃很可能就是幾句話,但往往字字珠磯、針針見血,可以說已經達到了信手拈來、隨心所欲的地步!


提升自己的意識狀態,達到一個更高的立足點

有些問題無法在同樣的層面被解決,因為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會產生其他新的問題,所以問題只能被超越,而不能在問題的層面上被解決。同樣,股票交易中有些問題無法在股市的層面上被解決,這需要一個交易者把自己提升到遠遠超出市場之外的高度,這樣原來的問題將會被超越。

這方面無法依靠理論的學習,知識的積累達成。因為理論知識是外在的,死的東西。智慧是活的,是去知道的能力,是悟性、洞察力、敏感度、大局觀這些微妙和無法量化的層面。這些內在綜合素質的提升需要藉助藝術,音樂,哲學,宗教。

哲學的任務是認識你自己,認識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係。哲學素質的培養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理性意識,大局觀,整體感。

交易者不僅要有能力觀察市場盤面的動向,同時還要洞察自己在交易過程中的心理動態,因為交易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當主體和客體的動態都能夠反映在你的意識中,這種察覺力才是真正的智慧。

藝術和音樂是超越理性的,而無意識和慾望低於理性。頭腦理智能夠理解比它低的東西,卻無法領悟藝術和音樂,因為藝術和音樂遠在頭腦之上。只有提升我們的悟性,才能夠讓我們有能力去領略藝術世界的無限風光。

反過來如果我們適當地接觸藝術和音樂,那將會提高我們的智慧、柔韌性、敏感度、協調性,尤其有助於提升我們的悟性,這對我們在股票市場上的運作非常有幫助。音樂是所有藝術中對心靈最有滋養作用的,因為音樂本身就是一種和諧,而我們本身就目前而言是一種混亂的存在,經常欣賞音樂有助於達成我們內在的和諧。

我們的心已經在慾望的粗濁中變得過於遲鈍和堅硬,我們的本性中細膩、敏感和靈悟的那部分已經被埋沒。我們幾乎失去了所有的悟性和洞察力,因為我們過分依賴理性和頭腦。但理性永遠是局部的、片段的,它永遠是間接的,它只能一步一步推理,如盲人用手杖在黑暗中摸索。而悟性超越頭腦,來自你的整體,它是突然的、直接的。一下子你就對很多事情開竅了,這就像禪宗的開悟。

宗教是直接在我們的慾望上下功夫,當一個人有了宗教意識,他的慾望自然就會淡化,我們內在那頭野豬就不再那麼狂暴。當我們的內在不再那麼狂亂焦慮,當我們不再那麼急功近利,我們的智力就會更加清晰,我們將會更加客觀冷靜,從而少犯錯誤。

內在的提升是長期漸進的過程。當我們提高我們的立足點,我們將會有一個全體的視角,就會以一種超然的心境看待整個事情。正如歌德所說‘當我們提升了我們的立足點,我們就提升了一切。如果我們降低我們的立足點,那麼就會補足我們所有的悲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