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拳清网!新媒体时代的家长怎么当?李亚鹏的做法值得学习

国家出手!广电总局严肃处理播出有违社会道德节目等问题网站

据新华网报道,近日针对社会舆论强烈关注的个别网站播出有违社会道德节目等问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高度重视,立即会同属地管理部门严肃约谈了其主要负责人。

内涵段子的落幕终于让这一波国家层面对互联网的整改风波告一段落。课长为大家做一下回顾:

✅3月29日,央视财经以《“今日头条”广告里的“二跳”玄机》为题痛批今日头条,称其无视监管,在平台发布虚假广告信息,谋取非法利益,并有意躲避监管。

✅3月30日,人民网发表网评:《别再以丑陋方式上头条》,“乱象丛生,竞相比差,这样的今日头条是无视法律法规的今日头条,是大肆坑害民众的今日头条,也是不拿监管当回事的今日头条”。

✅4月4日,今日头条被北京工商行政处罚超94万元。

✅4月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严肃处理今日头条,暂停新注册用户上传视频,抖音也受波及。“总局将视网站的整改效果,依法采取进一步处置措施。”

✅4月4日,国家网信办依法约谈“火山小视频”相关负责人,提出严肃批评,责令全面进行整改。

✅4月6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要求“火山小视频”、“快手”暂停有关算法推荐功能,并将王乐乐、杨清柠、仙洋、牌牌琦、陈山等违规网络主播纳入跨平台禁播黑名单,禁止其再次注册直播账号。

✅4月8日,CCTV4《中国新闻》,再次对这五位主播点名批评封禁。

✅4月9日,接有关部门指令,今日头条等四款应用被相关安卓应用商店和苹果APP store下架。

✅4月10日,「抖音」所有评论全部清除,评论功能暂时关闭,网友试图评论只能显示为「评论维护中」。

✅今日头条创始人兼 CEO 张一鸣今日发公开信致歉,表示将会把正确的价值观融入技术和产品,整治社区秩序,优化社区氛围。

国家重拳清网!新媒体时代的家长怎么当?李亚鹏的做法值得学习

乱象!低龄孕妈扎堆炫耀,央视点名批评

此前,一些视频网站频频出现“低龄妈妈”走红网络。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未达到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的法定婚龄,婚姻不受法律保护。但在这个社交圈里,低龄生子不但不需要隐藏,反而能成为炫耀的资本,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关注。

据央视调查发现,平台的智能推荐功能成为了未成年妈妈背后的推手。

国家重拳清网!新媒体时代的家长怎么当?李亚鹏的做法值得学习

“00”后正成重度短视频围观者!

其实,除了上述提到了一些让人比较担忧的内容,短视频这种形态,越来越多地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虽然并非短视频里的内容都存在问题,但是这种趋势,值得老师家长注意。

国家重拳清网!新媒体时代的家长怎么当?李亚鹏的做法值得学习

新媒体社交时代,爹妈该咋当?李亚鹏的做法值得学习

现在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聪明又有个性,手机、平板电脑玩得比自己还溜,注册社交网络账号成了很简单的事情,有时候家长自己还没搞明白呢。

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使用新兴的社交网络、视频网站?这位明星爸爸值得的学习

国家重拳清网!新媒体时代的家长怎么当?李亚鹏的做法值得学习

2015年的时候,王菲与李亚鹏的爱女李嫣在某款自拍视频APP上传了自己多段视频,成为了“网红”。

在视频中,李嫣自称“李老师”,一会儿教大家如何自拍,一会儿教大家如何化妆,还曝光了妈妈王菲的化妆间,虽然很多网友赞李嫣的视频可爱,但是网络上心态不健康、恶意谩骂的网络用户也不少,成人很多时候都难以招架,何况一个孩子。

很快,李亚鹏就宣布关闭李嫣的账号,并解释说:“毕竟这个年龄还不适合面对社会”。

国家重拳清网!新媒体时代的家长怎么当?李亚鹏的做法值得学习

从李亚鹏的这则回应中,课长读出了些为人父母之道,如“自责管理疏忽”,为人父母者在面对未成年孩子做出的一些行为时,要自省、检讨,首先要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如“商榷”,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家长在纠正、指导孩子的行为时,哪怕自己的立场和做法是对的,也要和孩子商量一下,讲通道理,要“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对话;最后李亚鹏也幽默了一下,说自己其实也看了好几遍,肯定了女儿在自拍中展现的自信可爱。

您的孩子有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吗?您知道应该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社交网络、正确面对风靡的视频网站吗?课长给大家支几招——

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荣耀观”

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之前,接触最多的是家庭成员,父母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上文所讲述的那几个事例,未成年妈妈、未婚生子等等,在她们还稚嫩的世界观里,什么是“光荣”,什么是值得炫耀的呢?她们或许认为引起轰动、粉丝数量多、发布的视频点击量多是一件“光荣”的事,因此她们会通过发布一些博取大众眼球的“卖点信息”,获得满足感和荣耀感。

要从根上改变、杜绝这种现象,就要教会孩子明辨是非,知道何为真正的“光荣”,通过努力、通过奋斗来赢得他人的关注。

国家重拳清网!新媒体时代的家长怎么当?李亚鹏的做法值得学习

小学生不适合使用互联网社交平台

说起网络社交平台,有教育专家认为,对于孩子使用社交平台这回事,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家长们不妨将孩子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

小学及之前的阶段,孩子们不大适合有自己的社交平台,特别是虚拟平台,要鼓励孩子们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去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初中阶段,鼓励孩子们在熟人的范围内建立这样一种虚拟交往平台,改变一下之前的交往方式,但局限在熟人社会比较合适;

从高中生开始,孩子们可以适当地与同等身份的一些外校人士或者社会人士有所接触。

各位家长,您的孩子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呢?当孩子在父母在引导之下形成交际圈之后,父母要适当地给予自由,但应该关注孩子交流的范围和内容,当发现苗头不对要及时干涉,留意孩子在这方面的变化,及时地给他们引导和启发。”

教会孩子懂得在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的规则

当下,是一个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会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别说孩子,很多成年人都无法正确使用网络、无法甄别网络上信息的真伪。很多家长把网络当成洪水猛兽一般,希望孩子远离,其实在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无法远离网络,包括社交平台。

广州中学首任校长吴颖民认为,“这是父母的教育责任,需要让孩子懂得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发布者,所以我们发布的内容首先要遵纪守法,言行与身份相符,然后还要注意是否尊重主流价值规范,是否会给他人带来伤害。特别是当一个账号的好友人数或关注人数达到一个公众账号的数量的时候,更需要家长监管。”

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小号”

在城市孩子所处的文化环境中,网络社交占很大比重,孩子们通过网络交流,并在现实中谈论网络话题。换言之,如果封闭了孩子的网络账号,那么,她和同学也许会少了很多话题。

那么家长不妨帮助孩子申请一个安全的“小号”,在这个账号中不要过多透露未成年人的信息,只用于和熟人、同学、亲朋好友交流。

国家重拳清网!新媒体时代的家长怎么当?李亚鹏的做法值得学习

多陪孩子,别给他们找电子保姆

和网友互动也是寻求陪伴的一种方式,当孩子沉迷社交网络,喜欢和网友聊天胜于和父母沟通时,这个时候,家长们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疏于陪伴孩子,才使得他们通过在网上发布一些信息来寻求别人的关注。如果想要孩子自己自觉地少用社交网络,就该多陪陪孩子,让他们能把心里话和自己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