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银行信用卡用于房地产类交易再降限额,长期不用将降额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

近日,各家银行信用卡中心都有不小的动作,除了信用卡权益大面积缩水,还有数家银行宣布将对部分长期额度使用水平较低的信用卡进行维护及额度调整。而平安银行则再度调整了信用卡消费房地产类商户额度。

严控房地产类商户消费额度

各银行信用卡用于房地产类交易再降限额,长期不用将降额

平安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近期对部分商户类型的交易进行风险管控升级,该行信用卡在与境内房地产类商户进行交易时,单月(自然月)人民币交易限额由人民币3万元(含)调整为1万元(含),全年(自然年)累计限额10万元(含)保持不变。

而在去年10月份,平安银行已经首次对信用卡消费房地产类商户额度进行了下调,由卡内额度范围内可刷调整为单月(自然月)人民币交易金额不可超过3万元,全年(自然年)累计不可超过10万元。

近两年,监管部门对于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管控不断趋严。在5月28日的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创新部主任李文红在介绍当前银行业监管重点时提到,防止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严查挪用消费贷款资金,违规透支信用卡等行为。

按照银保监会的要求,消费贷款只能用于大宗耐用品、教育和旅游等方面的个人消费,不得挪作他用,比如进入房地产或者用于投资。

从今年3月份开始,北京银监局要求银行在审查消费贷款用途时,至少要穿透三层,原来用户在中间转账两次三次以后很难查到,今后将逐渐提高监管透明度。自1月份以来,多家银行因为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被监管处罚。

事实上,并非仅仅只有平安银行信用卡在不到一年内两次降低房地产类商户的额度上限。农业银行在4月份发布公告称,根据监管部门要求,该行近期对信用卡在部分类别商户的交易进行管控,信用卡在境内房地产类商户(商户类别码为1520、7013、6513、1771、7012)的单笔交易金额不得超过人民币3万元,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3万元,月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季度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半年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20万元,年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20万元。

此外,信用卡在境外房地产类商户的单笔交易金额不得超过4500美元,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4500美元,月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15000美元,半年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15000美元。

这也是一年内,农业银行第二次对信用卡消费房地产类商户额度进行调整,此前,去年8月份,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信用卡在房地产类商户的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5万元。

相对于此,本次调整受到限制最大的是境外房地产类商户刷卡金额,此前单日可刷金额为等值人民币5万元,此次限定为4500美元,几乎被腰斩。

长期不用信用卡将降额

各银行信用卡用于房地产类交易再降限额,长期不用将降额

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到711.48亿元,信用卡人均持有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平均每人0.44张,与2017年年底相比,增长了0.05张,然而信用卡数量大规模增长的同时,在一人多卡的时代,沉睡卡的数量也在增长。

去年开始,多家银行宣布将对储蓄卡沉睡卡进行销户处理,招商银行(港股03968)发布的通告,该行于2017年7月15日起对长期未使用且余额为零的个人账户进行销户处理。交通银行(港股03328)、民生银行(港股01988)均采取若银行卡6个月内无交易,就停止其非柜面业务的措施,但不会被自动销户。

信用卡方面,某股份制银行6月份发布公告称,为保障信用卡资金安全,自2018年7月24日起将对部分长期额度使用水平较低的信用卡进行维护及额度调整。如持卡人需要恢复额度,可致电客服或通过信用卡撒APP申请额度调整。而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持卡人也表示,因为使用频次较低,其信用卡已经被"威胁"将降额至500元,除非其在一定时间内刷卡次数达标。

"信用卡中心每年会向央行申请查一到两次持卡人的征信情况,如果持卡人逾期记录过多或者持有信用卡过多,银行都可能对持卡人进行降额",上述人士称。

一名资深持卡人介绍信用卡使用经验时表示,一般持卡人信用卡被降额,基本逃不出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银行风控系统判定消费异常。比如刷卡地方过于单一,数月在同一POS机重复操作,或者是同一张卡在30分钟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终端上有交易,都有可能被认为是非正常用卡。又或者同一张卡,短时间内大额消费,或者分批次当天消费完毕,也会被银行判定为异常,这种降额往往难以恢复。

还有一种情况是多次逾期,或者多次只还最低金额,银行认为你还款能力有问题,那么也会降低额度。如果持卡人多次消费,都是5000元、10000元此类整数,且频繁发生,银行也会判定为套现,有降低额度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