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九子奪嫡”的始作俑者是誰?康熙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清朝,康熙朝後期發生了“九子奪嫡”事件,演變成一次影響巨大的政治“地震”,而此次事件的導火索——太子胤礽的廢立,糾其根本原因,恐怕康熙難逃其咎。不得不說,作為皇帝,康熙相當稱職,而作為爸爸,在太子的成長過程中,他無意中成了“大樹爸爸”。

胤礽剛滿一歲,康熙就將他冊封為皇太子,帶在身邊親自撫養,傾注了大量心血。胤礽四歲時出痘,勤政的康熙竟撇下政務半個月,陪護在兒子身邊,等兒子痊癒後,又大張旗鼓地祭掃太廟等地,向天下臣民宣佈喜訊。

待胤礽到了讀書的年齡,康熙親自教他學習之外,還特請大學士為師。為了增長見識、瞭解民間疾苦,康熙外出巡視也把太子帶在身邊。

不僅如此,太子還只是十三歲的孩子時,康熙更是欽定,諸王公大臣在皇太子前在行兩跪六叩頭禮,這比見著皇帝行的的三跪九叩頭禮已經相差無幾。而且,所有官員到太子門前必須下馬,太子出門須走中門。

康熙親征噶爾丹的歸途中生病,十分想念太子,特召他到行宮,沒想到胤礽見了父親,卻沒有一點憂愁之色,毫無忠君愛父之念,這讓康熙心涼耿耿於懷;康熙四十七年巡行途中,年僅八歲的十八皇子從病重到故去,太子仍如同沒事人一般。

事實上,胤礽不只如此,平時生活中,早已是驕奢淫逸,引起怨聲一片。對於臣民百姓,胤礽任意毆打,以至於手下兵丁“鮮不遭其荼毒”;隨意截留貢品;放縱屬下敲詐勒索。

當種種惡行彙報給康熙時,康熙的心裡已不僅是失望可以形容了。而胤礽還不知收斂,在巡行回京途中,每至夜晚,都到康熙帳篷外,從縫隙中向內窺視,最終讓康熙忍無可忍,決意廢黜太子。康熙歷數太子罪狀,邊說邊哭,最後竟氣倒在地。這次廢太子對康熙的刺激太大,導致他六天六夜都無法入睡。自己最愛的兒子,屬意的接班人,竟如此毫無德行,不能不說是教育的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