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和夢想,你選擇哪個?

週末帶孩子看了皮克斯的新作《尋夢環遊記》,

說實話,這個名字真的很俗套,

讓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它的另一部經典作品《飛屋環遊記》,

所以看之前並沒有太大預期,

感覺應該是差不多的情節,

可是等看完了才發現,這部影片的主題跟尋夢和環遊沒多大關係,

而是講了一個貌似穿越的人鬼故事。

家人和夢想,你選擇哪個?

我不是來寫影評的,只是想聊一聊看完電影后的一些感想。

經典的影片總是可以讓人從中看到自己的生活,

這部影片也不例外,

它讓每一個人重新思考一個問題

家人和夢想,到底哪個更重要?

影片中米格的曾曾祖父,為了追求音樂夢想,

離開了妻子和年幼的女兒coco,

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

好端端一個幸福的家庭就這樣被拆散了。

米格的曾曾祖母因此備受打擊,

為了防止後代像丈夫一樣因夢想而拋妻棄子,

她索性禁止後代碰觸音樂,甚至連提及都不行,

轉而把做鞋這門手藝世世代代傳承了下去。

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略顯誇張的事實,

因為家長的喜好,而強行限制孩子選擇的權利,

並且還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孩子好,

即使米格有再高的天賦和再大的興趣,

也不能去追求自己的心中的夢想。

米格只有老老實實地學做鞋子,才符合家族對他未來的期望。

說誇張,是因為電影的情節表現比較誇張,

而這件事情本身其實一點都不誇張。

我們的生活中,按照家長意願為孩子選擇發展道路的例子比比皆是,

孩子有什麼興趣愛好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家長認為將來幹哪行更有前途,

家長能為孩子鋪一條什麼樣的路。

不信我們可以隨便問問身邊的人,

孩子們上的興趣班,有幾個是他們自己喜歡的?

又有多少孩子們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卻被家長忽視甚至故意扼殺掉的。

當然,影片並不僅僅是批判家長的這種教育觀,

更重要的是講皮克斯一直提倡的主旋律:家庭。

它讓我們從中看到了,

一個不完整的家庭對後代教育的深遠影響。

米格的曾曾祖父,音樂才華過人,

但因為拋棄妻子,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和祝福,

最終落得個慘遭他人毒手,冤死在異國他鄉,

連亡靈都差點因家人的遺忘而化為烏有。

米格對曾曾祖母的亡靈說:

音樂是他的生命,

如果連家人都不支持他的夢想,

那要這些家長又有何用?

但是到最後他終於明白,

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夢想遠沒有家人的愛真實。

只有家人的愛和祝福,才讓人活得有意義,

哪怕是對已經去世的人也一樣,

亡靈需要親人的記憶,才可能延續存在下去。

家人和夢想,你選擇哪個?

回過頭來看看我們這些在各個大城市打拼的人,

不是也有很多人為了追求所謂的夢想,

讓孩子和老人留守在遙遠的家鄉?

父母們當然都希望孩子們飛黃騰達,事業有成,

但他們也天天盼著孩子們能回到身邊陪陪自己。

我們努力拼搏上進,本來也是想建設一個更加美滿幸福的家庭,結果卻事與願違,

整天忙碌的我們,連陪孩子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看似收穫了事業上的成功,

實則失去了幸福的家庭。

家人和夢想,你選擇哪個?

那我們到底要不要追求夢想呢?

電影沒有明確地給出答案,

因為這本身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問題。

追求夢想沒有錯,

但如果是不顧一切,不擇手段,

那就一定是錯的,就是不值得的。

我們可以教孩子追求夢想的信念,

和頑強拼搏的精神,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實現夢想的正確方式,

但我們不能限制孩子追求夢想的自由,

對孩子的愛和祝福是不應該附加條件的。

家人和夢想,你選擇哪個?

影片的最後也給我們留下了希望,

原來我們可以不必選擇,

家人和夢想是可以兼得的,

而實現夢想最好的途徑就是,

用夢想成就家人,而不是放棄家人。

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