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起徵點上調幅度超40%,而實際的情況遠遠不止這1500元!

近段時間以來,個稅起徵點的問題一直作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熱門話題,而且這個熱門話題的熱度不僅沒有隨著時間的拉伸而降溫,反而有指數上漲的趨勢。這背後反應出來的就是大家對於個人稅起徵點的重視程度,關於你自己錢包的事,誰會不上心呢?所以在持續的關注度下,這個“3500到5000的上調議案”被不斷的深入,我們開始思考的是“這次個稅起徵點的上調就是這1500元的事嗎”?

個稅起徵點上調幅度超40%,而實際的情況遠遠不止這1500元!

這次個稅起徵點上調上層的目的可以用“劫富濟貧”來形象化的描述,如何體現出來的呢?在個稅上調到5000元的提案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專項減負”項目的加入。而且這次減負項目包羅諸多和我們平時生活密切相關的點,比如“子女教育支付”、“再教育支出”、“重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很多沒有房而租房的“住房租金”。

個稅起徵點上調幅度超40%,而實際的情況遠遠不止這1500元!

這些林林總總的項目都被從個稅中排出開來,到底有何深意?我們僅僅從“住房租金”這一項來做一個分析,就可以大致明晰背後的深意!如果之前沒有這個“住房租金”的減負項目,那你8000的工資就需要按照10%的稅率來繳納個稅。大概就是500左右。在國家經濟現如今進入改革的深水區,需要更大的動力來發展國內經濟的時刻,提倡更高層次的教育,以期從個個方面來提升國家經濟可優化的方方面面,這是一個非常高的策略,也是我國發展的高智慧所在!

個稅起徵點上調幅度超40%,而實際的情況遠遠不止這1500元!

回到個人的角度,如果個稅起徵點調高到5000的基礎,那拿8000工資的房租或其他幾項減負項目綜合達3000元,那拿著3000元的相關憑證,就可以免除個稅的繳納了。如此安排後,引導更多的資金迴歸到實體經濟的循環中,減輕廣大勞動者的壓力,減輕其身上的槓桿附加,在愉快和幸福中刺激國內經濟市場的發展,這也是中國夢的一個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