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終極戰役—昆陽之戰,兩萬士兵戰勝百萬大軍

昆陽之戰發生於公元23年5月,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最出人意料的偉大戰爭。兩萬士兵打敗了百萬大軍,這也是軍隊實力對比最懸殊的戰爭。

公元8年,王莽作為中國第一位篡位登基的皇帝,志得意滿建立“新”朝,意圖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復古改制,把土地收為國有不準買賣,禁止買賣奴隸,重新分配耕地,實行重要物資專賣制度,實行計劃經濟等,這些驚天動地的全面社會改革卻與當時的封建社會理念相違背,王莽還施行嚴刑峻法,改革物價稅法和貨幣制度,頻繁發動對外戰爭,經過十幾年的胡亂醫療,王莽讓大新朝走向了內亂的嚴重局面。

公元15年,五原、代郡一帶出現數千人的暴民隊伍,他們搶掠州府,一年後才被鎮壓下去。

公元17年,各地農民起義像火山一樣爆發,湖北荊州農民王匡、王鳳率眾造反,在荊州的綠林山上建立了根據地,“綠林軍”迅速發展到幾萬人。

公元18年,山東半島,農民樊崇率眾造反,他們將眉毛染成紅色,稱為“赤眉軍”,人馬也發展到幾萬人。

幾年之間,反抗王莽的起義軍多達幾十只支,互相呼應,遍及全國。

劉秀和各哥哥劉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在老家舂陵起兵造反的。劉演領導的舂陵起軍和綠林軍一起作戰,經過數次失敗後,劉演和劉秀總結經驗,打了幾次勝仗,起義軍越來越強大,佔領了南陽郡,攻打宛城。

當時南陽郡的起義軍隊組成是這樣的,綠林軍有六萬人,平林兵五千人,劉演的舂陵軍九千人,領導權在綠林軍手裡。公元23年二月初一,綠林軍的首領王匡、朱鮪、張昂在離宛城不遠的棘陽縣城,推選和劉演同樣出身的皇族後人劉玄為帝,史稱“更始皇帝”,國號“漢”。

綠林軍掌握軍隊大權。劉演被封為大司徒,封漢信侯,是全國最高行政長官,不過是徒有虛名。劉秀僅獲得了一個“太常”的頭銜,是中央政府九大部長之一,主管宗廟禮儀、文化教育,更是虛職一個。在軍隊序列裡,劉秀只是一個“偏將軍”,地位非常卑微。

農民政權建立後,劉玄一夥有意把劉演的心腹調離,將劉秀、劉秀的姐夫鄧晨派遣出征,跟隨成國公王鳳、廷尉大將軍王常率領兩萬人攻打軍事重鎮昆陽,大司徒劉演指揮主力部隊繼續攻打宛城。

軍事重鎮昆陽被起義軍攻打下來後,王莽決定舉國之力討伐反叛,任命大司徒王尋和大司空王邑親自擔任討逆集團軍正副司令,從全國各州郡、各軍區調集大軍,還抓了無數壯丁,集合了百萬大軍。其中戰鬥部隊四十二萬人,六十萬的後勤運輸部隊。還聘請了一個奇人巨無霸當警衛隊長,巨無霸身高2.3米,還馴養了一批老虎、獅子、犀牛、大象等兇猛隊伍隨軍作戰。

公元23年5月,王莽百萬大軍集合完畢,開始攻打軍事重鎮昆陽,當時劉玄的更始政權總共有十萬軍隊,八萬人在劉演的指揮下攻打宛城,剩下的兩萬多人,其中有九千人在王鳳、王常的率領下駐守昆陽,其餘一萬多人分別駐紮在昆陽旁邊的定陵和郾城。當王莽朝的王尋、王邑率領百萬大軍逼近昆陽的時候,劉秀正在穎川郡前線活動。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終極戰役—昆陽之戰,兩萬士兵戰勝百萬大軍

當起義軍知道王莽百萬大軍要攻打昆陽後,將領們都很害怕,都想著帶著搶來的財物跑回老家。偏將軍劉秀返回昆陽時,高級將領們正一籌莫展。劉秀說:“現在我們兵糧都很少,外面卻有百萬大軍,如果分散各自逃命,那誰也沒有好下場,只有團結起來還有希望,現在宛城還沒有被我們的主力部隊攻克,主力大軍也無法前來救援,昆陽要是被攻破了,我們一天就會全軍覆沒。大難臨頭,大家怎麼能消極應對,臨陣脫逃呢?”,諸將聽後都怒了“你怎麼敢這樣和我們說話!”王常認為劉秀說的有道理,但還是一籌莫展。

王莽軍隊快到昆陽城北了,軍隊陳列了幾百裡地,看不到盡頭,這時昆陽城裡的將領全都沒了主意,大家又都聽劉秀的意見了。劉秀認為應該團結一致堅守待援,讓王鳳、王常率領九千人堅守,劉秀親自去定陵和郾城召集一萬多人馬來救援,同時派人向攻打宛城的主力部隊告急,請求主力支援。

王莽大軍裡面的將領嚴尤(前大司馬)向副總司令、大司空王邑建議昆陽城不大,卻易守難攻,不如去攻打起義軍正在攻打宛城的主力部隊,宛城的起義軍必定會敗逃,宛城解圍了,昆陽的敵人自然就瓦解了。這條計策十分正確,擒賊先擒王,直奔要害,其他問題迎刃而解。可惜王邑卻說我百萬大軍攻下昆陽還不是小菜一碟,連這個都拿不下,還有何面目奏見皇上?王邑決定全力攻打昆陽,連定陵和郾城都沒有派兵牽制。

偏將軍劉秀來到定陵,拿出總指揮王鳳的將令,讓大家火速支援昆陽,大家都不願意,原來繳獲的戰略物資大部分都在定陵和郾城,這裡的將領私自扣留了很多,不願意離開這裡。劉秀耐心勸解:“打了勝仗,好東西數不勝數,這點東西不算什麼,要是這次輸了,腦袋都保不住還要錢幹什麼?怎麼也是死,不如拼一把。”針對大家信心不足的擔心,劉秀拿出了一封讓人偽造的“起義軍勝利佔領宛城,主力部隊已趕來昆陽參戰”的書信(實際上宛城確實被攻克了),將領們看後都振奮了,鼓舞了他們的勇氣,兩城人馬一共一萬多人。劉秀從中挑選了三千人的敢死隊,做著大戰前的準備。

王莽大軍把昆陽圍的插翅難飛,副總司令王邑說,我們要把昆陽的人全部殺光,踩著敵人的獻血前進。鋪天蓋地的軍隊攻打昆陽,或用二十米高的雲車攻打城牆,或用地道進城,或用衝車撞門,塵埃連天,殺聲震耳,戰鼓如雷,亂箭如雨。聲勢浩大聞所未聞。

王鳳、王常等人堅持了十天後,沒等到援兵到來就決定投降,如果這時昆陽的起義軍真的投降,那麼劉秀的計劃就會落空,關鍵時候,又是敵軍幫了大忙!王莽朝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不許投降,一定要殺光!王尋、王邑以為馬上就要攻下昆陽,還需要接受投降幹什麼?十分驕傲!

連投降都不行,那就沒有退路了,既然必死無疑,那就豁出去了,昆陽城的起義軍全部變成了勇士,只能置之死地而後生了。

就在昆陽城變得同仇敵愾的同時,劉秀率領的一千多敢死隊的先鋒部隊到了。公元23年六月初一,歷史將銘記這一天。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終極戰役—昆陽之戰,兩萬士兵戰勝百萬大軍

敵軍總司令王尋聽說起義軍的援軍到了,才區區一千多人,於是也派出六千人的部隊去迎戰,這點敵軍,王尋真沒放在眼裡。但是對劉秀來說,卻是最關鍵的一次戰鬥。劉秀一馬當先衝了過去,短兵相接殊死格鬥,狹路相逢勇者勝。在劉秀的帶動下,一千多敢死隊勇猛無比,王莽的士兵們招架不住,開始潰退。

起義軍後續的八千多援軍到了,發現劉秀平時很膽小,今天卻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於是一起衝鋒,一萬多人的生力軍把莽軍殺的屍橫遍地,倉皇逃竄。“諸部共乘之,斬首數百千級。連勝,遂前。”接連的勝利把王莽的軍隊撕開了一個大口子,距離王莽軍總司令王尋的大營越來越近了。

劉秀明白擒賊先擒王,劉秀親自帶領三千人敢死隊,直撲敵軍最高指揮部。王尋聽說後心想好大的膽子,區區幾千人也敢來送死,這是一個顯示神氣的好機會,王尋馬上集合一萬多人的嫡系王牌師,要親自幹掉這一小撮反賊!王尋下令“諸營皆按部,毋得動!”王尋要親自率軍迎敵。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終極戰役—昆陽之戰,兩萬士兵戰勝百萬大軍

王尋自以為一萬多人的王牌師能滅掉劉秀的雜牌團,但是他錯了,劉秀帶領的三千敢死隊,銳不可當猶如猛虎下山,王尋的王牌師很快被打亂了,但是周邊的將領卻不敢擅自相救。不到一個時辰,王尋的一萬多人就被徹底打垮了,總司令王尋也被殺了。

敵軍總司令王尋被殺的消息在起義軍中傳開,更是信心百倍。此時,昆陽城門大開,裡應外合,震動天地,莽兵大潰。王莽從全國各地調來的軍隊,人數雖多,卻是倉促上陣不懂配合,當聽說總司令被殺後,失去主心骨軍隊大亂,失敗引起連鎖反應,巨大的恐慌引得莽軍爭相逃命,一百多里地內死屍隨處可見。這時的天氣也開始幫忙,電閃雷鳴,狂風肆孽,大雨傾盆直下,河水氾濫成災,莽軍不知起義軍有多少人在追殺,逃命要緊,河裡被淹死的莽軍數以萬計,水都流不動了。

莽軍徹底大敗,在起義軍兩萬人的強悍攻擊下,四十二萬主力莽軍全軍覆沒,百萬大軍徹底瓦解。僥倖活命的副總司令王邑逃回長安,很多將領成了流寇,王莽朝也開始敲響喪鐘。起義軍繳獲了莽軍的全部輜重,物資運了半年還沒運完。

劉秀完成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戰爭,昆陽之戰是我國曆史上軍隊實力對比最懸殊的戰爭,劉秀也是最具膽識的軍事家,三十而立的劉秀從此威震中原,名聞天下,他開始以光輝耀眼的形象登上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