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中國農民豐收節感懷(散文)

中國農民豐收節感懷(散文)

西安 高五幸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教不興”。上世紀八十年代流行這段口頭語,現在咀嚼品味起來,還是有點門道有用。當年毛澤東同志打天下提出的“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路線,取得了解放全中國的勝利。鄧小平同志也循之以農村聯產到戶生產責任制,拉開了國家全面改革的序幕。做為一個農民身份,二十歲出頭到現在仍在“打工”的我,因了工作關係和環境,時常和農民父兄打交道,體感身受到農民生活的難辛和苦累,而農民“與天鬥,與地鬥”的豪情壯志,“碾好第一場,先交愛國糧”的奉獻精神,還有現在為支援發展建設“舍小家,為大家”的揮淚告別故鄉,一幕幕苦中作樂的情景迭現,不時地在我眼前定格,不禁感嘆,“厲害了,我的國!”“到什麼時候都離不開咱農民兄弟!”

可是,積習難改的舊世俗偏見,對我們農民還是不能投以正眼。記得我在新築公社“幫忙”時,目睹一位來自鄉下的老漢到供銷社買鬍子刀,當時兩個年輕女娃嗑著瓜籽聊天正歡,可能是床第之事竊言。老漢連叫幾聲,倆營業員仍無動於衷。老漢等得不耐煩了,這次聲有點大,驚擾了倆娃的好事情,於是一個按捺不住地嘟囔,“鄉巴佬!”雖然聲音不大,但卻被耳朵賊尖的老頭聽見了。老漢非但不生氣,拿起鬍子刀不看,卻踮起腳尖,一個勁地朝櫃檯下面死盯。另一個營業員湊過來看沒有什麼便問,“你看啥呢!要了付款,不要閃遠!”這老漢不急不燥,還是在一個勁地看,直到估摸差不多了,付錢後蔫蔫地說,“我看你的先是不是埋在這?!”

是的,在城裡捉事的往上翻,不出三代五輩,哪一個不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同為農村人,祖先的根都在農村,為什麼反過來會瞧不起農民。我想,主要還是經濟、物質、文化方面的原因使然。過去農村女娃找對象,“一工二幹三教員,沒辦法才嫁莊稼漢。”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日頭從東山背到西山”,女娃往高處走的嚮往沒有錯。關鍵是人進了城,不能忘根,更不能忘本。把農村人的吃苦耐勞、艱苦奮鬥、憨厚朴實的精神帶上,在你所從事的工作領域定能開闢一處新的天地,活個充實從容。

人麼,就活個體面和尊嚴。國家設這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對我們農民來說,無疑是個福訊!做為農民來說,也需要與時俱進,努力提高文化知識修養,提高技能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改變自己的“稼娃”形象,通過自身努力修為,改變世俗偏見,成為新時代的新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