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融合 老有所醫:失能照料有保障 臨終關懷為尊嚴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居民養老已經成為熱門話題,如何養老,如何讓老年人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的救治,受到全社會的關注。截止到2017年底,我市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150.5萬人,老齡化程度為20.08%。在這樣的背景下,自2016年起,長春市開始探索醫養融合模式。

醫養融合 老有所醫:失能照料有保障 臨終關懷為尊嚴

今年5月,82歲的周曼莉,和老伴一起來到吉林省頤樂康復中心。一個多月過去了,這裡的生活,她很滿意。從家來到康復中心,不得不說兩年前的一次經歷。當時,周曼麗的老伴被診斷為腦萎縮,生活無法自理。周曼麗年紀大了,無法單獨護理老伴。也僱過人,但都堅持不了多久。就這樣,老兩口來到了吉林省頤樂康復中心。離開家,老人有點不捨,也擔心在這的生活不如家裡舒坦。可入住沒多久,這種想法就變成了過去時。

醫養融合 老有所醫:失能照料有保障 臨終關懷為尊嚴

醫養融合 老有所醫:失能照料有保障 臨終關懷為尊嚴

無病養老,有病治病,這樣的養老機構,讓老年人住著既安心又放心,這些轉變,都始於2016年。為了讓老年人享受到養老服務的舒適,感受醫療服務的便捷,長春市政府在2016年下發了《關於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開始探索醫養融合。目前在長春,共有337家養老機構,類似前文提到的醫養融合機構有20家,其餘的都與醫療機構進行簽約,實現了醫療服務全覆蓋。當然,這樣的養老機構,並非具備資格後就一勞永逸。醫養結合,讓老年人的生活免去了後顧之憂。不過,還有一部分老年人,情況比較特殊。因為疾病多發,他們最後都處於失能或半失能狀態,對於這些老人,養老服務又有哪些變化?

醫養融合 老有所醫:失能照料有保障 臨終關懷為尊嚴

董華英,今年92歲。2017年底,董華英突發腦出血,此後,身體一直處於失能狀態。孫紅是董華英四個兒女中年齡最小的,今年也56歲了。母親患病後,怎樣照顧生活起居,成了一家人的心病。子女照料力不從心,保姆也不好僱,幾經打聽,孫紅姐弟四人,知道了一家叫做怡康園的老年公寓。經考察後,一家人將母親送到了這裡。老年公寓有自己的醫療機構,每天,一名全科醫生都為老人做巡診。

醫養融合 老有所醫:失能照料有保障 臨終關懷為尊嚴

醫養融合 老有所醫:失能照料有保障 臨終關懷為尊嚴

醫養融合 老有所醫:失能照料有保障 臨終關懷為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