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现金为王:现金是多么珍贵,看看这个吓人的数字就知道了

(思进说,尽管之前多次反复强调:“当下现金为王”,可很多网友、甚至一些财经专家都不理解。昨天,央行公布了一个很吓人的数字,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608亿元,这是什么概念?相比预期值13000亿少了一半。再强调一次,现在现金是多么珍贵,大家一定要珍惜呀!特转发下文,和大家分享。)

当下现金为王:现金是多么珍贵,看看这个吓人的数字就知道了

过去在货币超发的时代,房地产是最大的赢家,房价涨幅远超其他资产。但是如果未来货币不再超发,货币增速降至8%甚至以下水平,那么考虑到折旧以后,房地产就基本失去了投资的价值。如果买房是为了住,其实影响不大。但如果买房是为了卖,以后可能找不到接盘侠,因为钱不够用了!

货币低增将是长期趋势,当前货币也没有放水,未来随着货币增速的持续下行,我们将面临经济增长、债务违约等方面的挑战,而预计房地产也将基本失去投资价值,未来经济将转向消费和创新驱动,同时无风险利率将长期下行,国债和类债券的稳定收益资产将具有投资价值。

现金是多么珍贵,看看这个吓人的数字就知道了

- 1 -

社会融资缩水

5月的社融规模增量,较上个月跌幅超过50%,比上年同期少3023亿元,缩水将近三分之一,创下22个月低位。

对此,德国商业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表示,5月债市表现也不好,信用债发不出去。社融增速乏力也反映出银行的资产减速,虽然货币政策偏松,但监管仍紧,银行没有资本金,未来几个月也很难看到社融增长的恢复。

4月以来,信用债券市场跟着魔一般,违约事件接连不断,天房崩完环保崩,环保崩完园林崩,园林崩完华信崩……

现在就连最便宜的贷款也出现逾期。住建部、财政部和央行近日联合发布报告指出,公积金贷款2017年的逾期金额已经有10个亿,对比16年足足上升了34.6%。

与此同时,2017年发放的个人公积金贷款254.76万笔,比上年降低了22.21%,贷款发放额9534.85亿,比上年降低24.93%。发的贷款少了,逾期却多了,这让大家不禁开始思考,断供潮会不会到来?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多家媒体报道,美联储14日加息几成定局,多位专家表示,此次央行大概率跟随美联储“加息”。

有业内人士称,本来社融大缩水,债券各种违约,已经吓到市场,A股暴跌,更惨的是美国还要加息,中国还要跟着紧缩,后面要跳楼的老板们估计都要排成队了……

- 2 -

加杠杆不输美国,离明斯基时刻不远?

巧克力财经讲堂分析当前的流动性称,为了支撑流动性投放,央行开始购买AAA等级债券等“高等级债券”。但是随着投放的增加,合格抵押物逐渐不足,于是央行开始吃进中低等级的债券。

本来这也不是啥大事,在救市过程中,欧央行也购买了一堆高等级的公司债券,其中不乏AA或者A级债券。

问题是,中国有99.5%的债券获得了AA级或以上的评级!

截至2018年5月31日,我国存量信用债市场中,债项级别为A-级至AAA级的债券有14612只,余额为205014.57亿元,占已有债项评级的债券比例为99.5%和99.8%。

要知道,在国际上三大评级公司A-及以上是非常难的。作为对比,三大评级公司AA+及以上评级占比在2%以下,AA及以上占比在3%以下,A-及以上评级比例均在20%以下。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原因就是当资产泡沫开始形成以后,如果不加以限制,任其发展,最终资产泡沫将会消耗掉所有可能获得的杠杆和流动性,最终导致资金无以为继,然后BOOM!这种解释有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叫做明斯基时刻。

现在,中国除了中央政府以外,地方政府、非金融企业、居民等经济部门(可支配收入口径)已经加杠杆加到极致,基本不输美国,说明斯基时刻离得不远一点也不夸张。

杠杆和资产泡沫目前基本已经抽干了中国这个全球第一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所有风险资产走势都要眼巴巴看着央妈每天十点左右的公开市场操作。而现在终于触及央行这个“超级银行”本身了。

央行维护流动性的决心不用质疑,但是决心没有用,市场上已经无法提供合格抵押品了,如果放宽抵押品的范围,那本质上和次贷危机中投行们评级造假并无差别。

举个例子,上海华信是AAA,冀融投是AA+,盾安债是AA+、山水是AA+,东特钢是AA+,川煤是AA+,雨润是AA,大连机床是AA,丹东港是AA,亿阳集团是AA,中消安是AA,春和集团是AA,神雾集团是AA。按照最新规定,这些债券都可以去央行抵押换人民币,除此之外,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它们都违约了。

AA级公司债券不仅违约频发,而且其市场流动性非常差。别说东方园林这种企业,就连碧桂园这样的巨型AAA级民企都发不出债了,市场流动性有多差都不用我说了。

- 3 -

姜超:货币这回没放水

海通证券首席姜超提出,央行4月降准虽然在理论上释放了1万多亿货币,但主要用于对冲到期的9000亿MLF;而将AA级企业债纳入MLF抵押品,只是给AA级企业债增加了流动性,并不是央行直接购买AA级企业债,和QE也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他还指,过去10年,可能给大家的感觉是“水漫金山”,最为直观的印象就是房价暴涨,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涨幅都在好几倍。房子还是那个房子,为什么能涨那么多,很明显是钱多了!

在2007年,中国的广义货币M2的总量是40万亿人民币,而到了2017年达到167万亿人民币,整整翻了4倍还多。

关键在于这还不是中国的货币总量,因为央行定义的货币是各种存款,但大家知道现在老百姓去银行不一定是存钱、而是去买银行理财,而银行理财不是存款,所以就不在央行统计的货币指标当中。而2007年时的银行理财只有5300亿,到2017年已经达到30万亿人民币,整整翻了60倍。

所以在加上银行理财代表的影子银行以后,2017年中国真实的货币总量已经达到200万亿人民币,比2007年翻了5倍,这才是过去10年房价飞涨的根本原因。

- 4 -

这两年钱发的真少了!

过去货币确实严重超发,但这两年钱发的真少了!

从广义货币M2来看,2017年末的增速只有8.2%,到2018年也只有8%左右,而过去10年的平均增速在16%,目前的增速只有过去10年均值的一半。

从银行理财来看,2017年只比2016年增加了4900亿,增速为1.7%,而过去10年的平均增速高达57%。而在实施了资管新规之后,2018年的银行理财规模很可能出现首次萎缩。

如果把广义货币M2和银行理财加总来看,过去10年的平均增速大约在17.5%,而目前的增速不到7%,连过去10年平均增速的零头都不到。

在2013年以前,由于外汇的持续流入,中国的外汇储备逐年上升,导致央行被迫持续购买外汇资产、投放人民币,外汇资产占央行总资产的比例一度超过80%。中国央行06年的总资产为13万亿,到13年上升到32万亿,年均增速为14%,同期央行的外汇资产从8万亿升至27万亿,几乎贡献了所有的央行资产增加。

但在2014年以后,中国的外汇储备见顶下降,央行外汇资产开始萎缩,目前央行外汇资产已经从27万亿降至22万亿,这也使得央行资产增长速度大幅放缓,最近3年中国央行的总资产规模一直在30多万亿,几乎没有变化,这也说明这几年央行并没有直接放水。

而且展望未来,随着中国采取的扩大进口战略,最近两年中国进口增速持续大幅超过出口增速,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外贸顺差仍将趋势性下降,靠外汇占款所投放的货币将继续萎缩,央行资产负债表短期难以见到明显扩张。

当下现金为王:现金是多么珍贵,看看这个吓人的数字就知道了

- 5 -

货币低增时代来临,有五大影响

因此综合来看,中国货币超发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将迎来五大影响:

一是房地产行业的回落。过去在货币超发的时代,房地产是最大的赢家,房价涨幅远超其他资产。但是如果未来货币不再超发,货币增速降至8%甚至以下水平,那么考虑到折旧以后,房地产就基本失去了投资的价值。如果买房是为了住,其实影响不大。但如果买房是为了卖,以后可能找不到接盘侠,因为钱不够用了!

二是经济增长的压力。过去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与高货币增速密切相关,因为过去的经济是投资驱动,而投资依赖于举债,如果未来货币低增,那么投资增速将趋势性下滑,拖累经济增长。

三是违约风险加大。过去中国货币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保证经济增长的需要、以及保证债务利息偿还的需要。但是目前中国的贷款利率在6%左右,全社会平均融资成本在7%以上,如果货币增速长期在8%甚至以下,那么必然有很多企业还不起存量的债务本金甚至利息,出现债务违约风险。

四是无风险利率的回落。货币增速下降带来的一个好处是无风险利率下降,这一方面因为货币增速下降意味着全社会融资需求回落,改善了资金供需;另一方面因为信用违约导致利率重新定价,市场愿意为无风险的国债付出更高的价格。

五是经济转向消费和创新驱动。如果货币增速趋势性下降,这意味着靠举债驱动增长的模式到了尾声,未来中国经济将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从数量扩张转向创新发展,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驱动未来经济发展。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货币低增将是长期趋势,当前货币也没有放水,未来随着货币增速的持续下行,我们将面临经济增长、债务违约等方面的挑战,而预计房地产也将基本失去投资价值,未来经济将转向消费和创新驱动,同时无风险利率将长期下行,国债和类债券的稳定收益资产将具有投资价值。

当下现金为王:现金是多么珍贵,看看这个吓人的数字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