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太子26年,只做了七個月一把手,就被迫內禪為太上皇

當太子26年,只做了七個月一把手,就被迫內禪為太上皇

大唐王朝的第十位天子(不算武則天和唐殤帝),唐順宗李誦是唐德宗李適的長子,公元779年19歲時即被立為太子。史載他“慈孝寬大,仁而善斷。”留心藝術,工書法,尤善隸書。

李誦居儲君之位26載(實際上整整25年),是歷史上做太子時間最長的。他政治上極為小心謹慎,周圍形成了“二王劉柳”為首的東宮集團。因多年儲君生活的壓抑,李誦心理抑鬱成疾,繼位前四個月(804年九月)突發中風,臥病不起,失去言語功能。德宗同時病重,並於805年正月二十三駕崩。正月二十六李誦即位,立即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進行改革,他們維護統一,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反對宦官專權,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稱“永貞革新”。

革新行動遭到了宦官俱文珍等人的阻撓,宦官集團發起反擊,以順宗病重不能視事、權柄為王叔文等操縱為發端,清洗了王叔文在宮內的宦官盟友,三月立順宗長子李淳為太子,更名李純;七月,俱文珍等以順宗名義下詔,由皇太子主持軍國政事。八月四日,擁立李純,順宗退位稱太上皇,史稱“永貞內禪”。

當太子26年,只做了七個月一把手,就被迫內禪為太上皇王叔文等人轟轟烈烈地搞了七個月的永貞革新也就此宣告失敗。一批革新派官僚士大夫遭到貶斥,其中包括王叔文、王伾和韋執誼、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韓曄﹑凌準﹑程異。王伾被貶為開州司馬,不久病死;王叔文被貶為渝州司戶,次年賜死。後八個人俱被貶為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806年正月十九,順宗李誦駕崩,年僅46歲。諡號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廟號順宗,葬於豐陵。

唐順宗當太子26年,當皇帝七個月零幾天,當太上皇5個月,“永貞”是他當太上皇時的年號,因他退位的次日才確定改當年的貞元二十一年為永貞元年,這個年號只維持了幾個月;而憲宗皇帝李純改807年為元和元年。

當時有件奇特的事情,順宗有27字,其中有個兒子李謜因為得到德宗喜歡,被過繼成為德宗第六子,順宗因此就和自己血緣上的兒子成為了“兄弟”。
當太子26年,只做了七個月一把手,就被迫內禪為太上皇

寵辱不驚:順宗在生活的每一環節中,無論是接受了祖父代宗皇帝的才人成為自己的妃子,還是把自己的親生兒子送給父親作兒子;無論是身為皇太子時的深藏不露,還是登基後的革除時弊;無論是面對父皇對舒王李誼的偏心,還是兒子對自己的進逼;無論是宦官強求他選立儲君,還是逼他退位;無論是位居九五,還是成為太上皇,他都是隨遇而安,幾乎看不出他曾有過怎樣的爭強好勝。這才是順宗一生中最明顯也是最擅長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