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高考”

“那年我高考”

整合 | 祁鑫

又是一年高考季。新媒体时代的热点往往是昙花一现的,而高考这一话题却总能成为年年必开的花。“如果你今年高考能打几分”的测试在朋友圈刷屏,这一刷就是从前年刷到了今年。高考好像成为了一种仪式,不管过了多久,经历过它的人都有关于它说不完的故事。

他们的高考故事有的比这篇文章的标题和导语更精彩,有的更平淡。当然,还有有点离奇的。

没考之前都以为是轰轰烈烈的两天,现在想来好像都只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两天而已,只是少年们再难以昔日的心态相聚。

小天 2013年高考 现在上海工作

我是去“外地”考试的,其实就是住的地方里考场比较远。高考印象最深的,就是两天差点都迟到。考试中倒是风平浪静——正常的答卷,正常的检查,交卷。脑子里想的只是题目,就像每一次考试一样。回家后什么都没有做,坐在沙发上发呆,就这样一直发呆到晚上吃饭。那个时候没碰过手机,也已经不看电视好久了。突然的结束,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考试的地方在市中心,住在城市边缘的大家一起住在了市中心的一个宾馆。年纪大好的一些少年这样聚在一起,再也不会有这种情况了。

“那年我高考”

边上 2015年高考 现在浙江大学金融学专业

高考第一天的晚上,我去参加了哥哥的结婚宴席,妈妈还因此发了朋友圈。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班主任在高考第二天和每个同学击掌鼓励的时候,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肯定不紧张,我看你昨天还去喝喜酒了。”

也许是沾了喜气的光,我第二天的成绩反而比第一天还要好。“高考的时候也会觉得脑子很空白,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只是时间上的两天而已,没什么稀奇的。生活就那么过着,该喜庆喜庆,该祝酒祝酒,只是那种杀敌感、那种知识的掌握度,都不再有了。

“那年我高考”

考场上的一幕幕是至今都记得格外清晰的“流水账”。就算是“流水账”,那也应该是有仪式感的“流水账“。

木可 2015年高考 现在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我还记得考每一科时的题目与心情:答到作文的时候还剩五十多分钟,全写完还有五分钟;数学还剩二十多分钟结束的时候,还有三道大题不确定;理综考试时快要结束的时候,不知道该不该改答案……

语文考试考完,貌似没有太难,反正每一个地方我都填满了。

数学选择填空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在那天晚上我忽然想起来一个很简单的填空题好像错了,顿时痛苦万分。还有大题,以前我总能在最后20分钟创造奇迹,可是一些灵感忽然闪现,高考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感觉。

第二天的理综,脑子感觉一片空白。生物的选择题一时不知道选什么,镇定,还是先从化学来吧,可是化学做了几道之后又感觉不是那么确定了,还是淡定、淡定,先放在那里。

下午的英语,其实也是痛苦万分的。

考完之后,大家脸上洋溢着的更多的是笑容,可那种会考不好的感觉却让我激动不起来,解放却并不完全开心。但是看了同学们,想到高考后一定要和他们好好浪一波,或许还是可以忘记那份微妙的伤心的。

苏 2017年高考 现在浙江大学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还躺在床上玩手机,和现在没什么两样,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

最喜欢的语文老师教给了我“仪式感”。我总觉得,高考也应该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小事。

可我的这一天真的过于平淡:爸妈该上班上班,没有人陪考,自己下楼买个早饭,沿着柳西河踱到校门外,等候的时候还和好朋友打打闹闹没个正经样子,进了考场就无所事事地托腮发呆。直到看见卷子才真切地感受到:这是高考。

后来,突然就考完了。

其实,我也会害怕,害怕那个“万一”,害怕飘忽不定的运气。可运气这事情谁猜得准呢?我们能做的只是把它当成一件充满仪式感的小事。

曾平静地开心,也曾哭着狂欢。

月下 2015年高考 现在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

单纯地想获得更高的分数,却不知道想去哪所大学,我的高考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揭幕的。

即便是进入高考倒计时,热血沸腾的时刻也只是留在了百日誓师大会当天。书还是正常看,试也是正常考。走廊的小窗户里有一个小台子,我喜欢下课去那里吹吹风,看看风景。片刻的宁静反倒比拼搏奋斗的时光更难忘。

高考是没有时间留给慌张的,把每道题认真做完、检查完就到时间了。我在考场上没有紧张,完全自由的假期反倒让人有一点兴奋。

出分的那天晚上,虽然着急,但查不到成绩,就先睡下了。凌晨两点多,妈妈叫醒我让我查成绩。看到600分以上的成绩时,其实还是挺开心的。

我是黑龙江人,报志愿时不了解现在所在的学校,只对哈工大、哈工程之类的熟悉一些。在志愿的选择上,我也没有花太多心思,只是在妈妈的帮助下按照专业排名选择学校。等待录取的时间十分漫长,当看到自己最终被第三志愿第一专业录取的时候,心中的石头彻底放下了。

高考也结束了。

“那年我高考”

宋 2015年高考 现在浙江大学

学校的毕业典礼在高考前,那一天也成了整个年级的狂欢。班主任被举起来在楼层间巡游,我们找出了隔壁美术班的颜料往每个人脸上抹。红脸黄脸,洗脸速度总是快不过同学的手速。大家正玩着撕名牌,一场大雨突袭。我们就顺势顶着花脸在雨里竖起中指,让其他人上楼去拍照。

那几天我一直有点发烧,楼上玩儿得很好的一个理科班男生比我还严重。两个人一边用违规电器烧水喝药,一边祈祷第二天不要再烧起来。那晚睡得很好,第二天也没有发烧。

高考的第一天下了雨,我坐在窗边,写着写着作文居然还有几分惬意。不过到了晚上磨蹭到两点还是睡不着,只好在阳台上来回走动。也不是紧张,就是莫名的兴奋。

第二天,懵懵地走流程一般结束了高考。回到实验楼,最好的朋友趴在桌子上哭,说时间没安排好,有篇阅读全是猜的。一群人围在旁边,想安抚,又说不出什么。周围吵吵闹闹地都在说“复读班见吧”。

“那年我高考”

晚上是毕业宴,我们班按集体意志包了县城最好的酒店,点了最便宜的菜。那天是大多数人第一次喝酒,平常一起打球的男生都瞎起哄,不知道续了多少杯。有些男生直接躺地上了,还嚷嚷着要把老师灌醉。大部分同学酒足饭饱转移阵地去KTV后,留下班主任和包括我在内的几个人断后的。老师说自己有些醉意,KTV就不去了,让我去看看。我朝电梯口摇摇晃晃走了几步,老师突然拿过来一瓶酒,倒满,说:“我们喝两杯吧,这几年也辛苦你了。”我一下子哭得鼻涕眼泪一塌糊涂,班主任也红着眼睛。只有两句话,彼此却都懂。

醉了的人哪里知道自己醉了,何况是初醉。我坐在KTV大厅里,旁边坐着那个考前发烧的男生。高三无偿给我补课的老师走了进来,他带的班级原来也在这儿唱歌。我冲上去打招呼,狠狠一巴掌拍到了老师的脖子和脸,老师吓一跳,知道我是喝醉了。

老师叫上高考前发烧的那个同学,带我们去咖啡馆用冰柠檬醒酒,还问我是不是平常被他说得不服气才一喝酒就跑去打他脸。我酒醒后一脸尴尬,老师问准备去哪儿玩儿,我随便一提,说去广场走走。

坐在广场上,老师先是语重心长地告诫,到后面就完全抛开了架子,掏出手机问我自己的女朋友酒窝是不是超好看,当时也是非常地无语,突然找不到平常那个坐在办公室放着《李白》拿着试卷说“你怎么回事儿,这个怎么都错了”的那个人。

能记住的反倒是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比如考场前面那个谁穿了什么衣服,那两天想喝什么饮料却喝不到之类的。

Waltz 2015年高考 现在北京大学

睡前最害怕的事情是一觉醒来回到高考考场上甚至高考前一天/前一周,真的是什么都不会了,大概会当场崩溃。

但我没有紧张,因为没什么特别想去的学校,“典型的心里没数。”不过班主任总觉得我特别紧张。

考前没有失眠,事实上可能比较兴奋,起的比往常早,候考的时候反而有点困。语文作文我是逢大考必瞎写,我也不知道我写了什么东西。

考试的时候,前面是黑板,左边是讲桌,后边是同班同学,右边是监考老师,非常完美。

“那年我高考”

考文综的时候,监考把各种东西放到讲桌上,窗户开着,风大的时候全吹到脸上了。这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事情。

妈妈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两瓶青梅绿茶,我很馋很想喝,但是班主任总说这段时间不要乱吃东西,妈妈坚决不让喝。后来,我还专门去买了一瓶,当时觉得超好喝。

我还记得班主任说不要喝酸奶,因为喝酸奶会变傻;一次模拟考完后,和朋友穿校服坐电梯被陌生老师批评(空间有限,学校不允许学生乘电梯);在班主任的要求下不情愿地默写下文综的答案……

Lockhart 2016年高考 现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我被父母逼着选择了不喜欢的文科,和室友关系也不太好,学习压力又大,高三过得很痛苦。

“那年我高考”

但是高考那两天对我来说很神奇: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进入了一种奇异的心理状态。平时互相不对付的同学也会笑脸相迎,互相鼓励,一起分享好吃的,凶巴巴的老师和家长也是百依百顺。好像做梦一样。考完数学那天晚上,班主任还给我们买了西瓜吃。很多同学怕第二天拉肚子,没敢吃,结果我一个人吃了差不多小半个。

我是在本校考的。最后一科考完后,有保安专门守在楼下冲学生们大喊大叫,警告他们不许扔试卷。但是我想,“反正都要毕业了,还管他做什么。”顺手就把一叠高三做过的卷子扔了下去。

我只拿走了写得最认真最辛苦的数学笔记和政治笔记作纪念,其他的课本资料全扔垃圾堆。

那个时候只想睡觉。

夏虫不可语冰 2017年高考 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

最后的那段时间,抱着现在看啥都没用的心情开始四处浪,和朋友满校园跑,弄了个本子把朋友还有喜欢的老师的手都画上了手印。当时我很想跟班上的一对情侣画手印,可赶上了他们吵架,最后好像都没画上。我特别喜欢一位只给他们带过一次课的语文老师,去找他,他还记得我,就贼开心。

“那年我高考”

离校后的最几天,我疯狂地看“跑男”,进入了一种好像马上要放假了的状态,最后一天还被爸妈拉出去吃饭。后来上考场的那两天反而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坐在了自己喜欢的角落里,旁边还坐着认识的同学。

考完英语收卷的时候感觉好像刚考完一次模拟,一切都不太真实。直到出门看见有个同学家长拿了束花,才回过神来。

人生的离奇偏偏赶在了这两天。离奇归离奇,一切都会向前走,也都在向前走。

nova 2013年高考 现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支教

我是在本校高考的,监考我们的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外校女老师。第二天考英语之前,同学们在自己的教室里集合,等着班主任最后嘱咐的几句话。

“上午考理综啊,就有一个考场的监考老师去给考务办公室打报告了,说有一个学生作弊。”

我和班主任关系很好,顺便问了是哪个考场。班主任没多想就直接说了,结果我一看,那个考场正是自己所在的考场。我接着问是几号座位,班主任又说了座位号,还补了一句,“听说是我们自己学校的学生。”

结果我一看准考证,那不就是我吗?

可我根本没有作弊,当时愣住了,班主任的脸色也变了。不过,直到解散去考英语之前,班主任一直都在安慰我,说考务办公室已经把事情解决了,让我不要有心理波动,好好考接下来的试。

我有点慌了,幸好只剩下了一门擅长的英语,也就没有受到什么影响。高考结束后,我听班主任说:当时监考老师是觉得我在东张西望做小动作,直接就报上去了。幸好考务办公室的主任是我们学校的校长,我当天又刚好穿了学校的校服。校长看监控回访的时候一眼认出来了校服,最后就以“证据不够充分”为由解决了这件事情。

而我高中阶段只穿过两次校服。

真的看到那个监考老师就很不爽,很想上去问问清楚,但是开始考试之后什么动作都不敢做,连腿都不敢抖,生怕又被报上去了。如果真的被举报成功,我的理综就直接不算分了。即便没有作弊。也还是会后怕。

“那年我高考”

随意 2012年高考 现在浙江大学

高考可以服兴奋剂吗?我至今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吃的镇静剂(兴奋剂的一种)是不是真的。

那年高考数学和理综都非常难,全省数学达到140分的人很可能不超过50个,清华北大的分数线从以往的690多分下降到660多。

答数学的时候,我异常冷静。正常数学考试120分钟的情况下,填空选择在40分钟内是一定要完成的,可是我基本上一道都不会,答了60分钟的时候才做了一半多的选择题。我一个一个选项代进去试答案,等到填空选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90分钟。

剩下的30分钟,我什么也没想,用15分钟的时间做完了除了最后三道题以外的全部题目,并且还发现了题目设置的陷阱。发现坑的时候我还一边狂写,一边给自己心理暗示说这个地方一定卡了超级多的人。

到了最后两道大题和选修题,只有15分钟时间了,而这两道题一般都要留下至少1个小时。

我用了1秒的时间决定先花5分钟时间试一下倒数第二道大题,真的只用了大概5分钟的时间就解完了。

我用了1分钟的时间做完了倒数第一道大题的第一问,再用3分钟时间连蒙带猜了后两问。

我用了2分钟时间一边涂了题卡一边检查了一遍。

还有不到2分钟,还有一道10分的三选一选修题没答。我扫了一眼,最后选择了高中期间从未在考试时选择过的平面几何题。

我用了30秒完成第一问,又用尺子量出了第二问的答案,放弃了第三问。

在最后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我又检查了一遍卷子。

最后,我的数学填空选择都没有错,只有瞎写的和放弃的三问扣了分,拿了142分,奠定了极大的优势。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那是镇静剂还是安慰剂,但那次数学考试是自己最冷静的一次考试,人生中第一次做到了做的全会蒙的全对。

对不起,“没有”值得分享的回忆。

专心 2015年高考 现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有愿意主动分享的高考回忆吗?”

“没有。”她回答。

她是我的同学,高考对她来说,绝对算不上成功,很难想象那个“没有”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希望她一切都好。

跟以后要面对的事情相比,高考真的是最简单、最幸福、最轻松的一件了,最简单也最单纯、最幸福又最深刻,最轻松却最难忘。

只不过是一件有仪式感的小事而已,却让人记了一生——“那年我高考。”

属于另一群人的2018年高考,也即将变成“那年往事”。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那年我高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