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家長的自白:買不起10W+學位房,就跟10W+家長搶學位

我是一個普通的深圳家長,我的孩子今年剛小學畢業。

我們是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前幾年在深圳勉強買了一套關外的小兩房。在外人眼裡,在深圳有房有車有妻兒,應該算是比較成功的。但事實上,我們卻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輪迴之中。

最近小孩要報考初中,和老婆調查和商量後,打算為孩子申請深圳市百合外國語學校,一所民辦學校。雖然算不上全國名校,但百外也是深圳最牛的民辦初中,連續2年中考成績都是全市第一。

最重要的是,這麼厲害的一所學校,拼的不是學位房不是走關係,而是比網速和手速:學校會放出3000個招生考試資格,先搶先得,隨後參加線下評估再選出480個學生入學。

去年,百外是30000人爭搶3000個考試名額。這次為了增加申報機會,我發動了十幾位親朋好友來幫忙。其中有一個去網吧開了最貴的包廂,最貴的電腦;有一個程序員同事,我們每年回老家的高鐵票都是他幫忙買的;還有老婆的閨蜜小趙,聽說什麼外國的網速比較快,就把她日本澳大利亞的朋友都發動上了;老婆還在網上找各種攻略,用什麼瀏覽器最好,哪家的光纖最快。

昨天下午報名開始,勢在必得的我們花了一個多小時都沒人報的上,老是顯示無法服務,老婆著急到眼眶都打著淚。

深圳家长的自白:买不起10W+学位房,就跟10W+家长抢学位

後來,我看到一個家長在網上聲稱,願意花20萬買百外的學位,希望黃牛們幫幫忙;也看到有人評論說:“家長們的腦癱導致本次系統癱瘓”

我們是腦癱嗎?!用最具性價比的方式讓孩子享受較好的教育資源,難道有錯嗎?

我們之前對比過,深圳有5所初中名校,除百合和深外之外,另外三所都是拼房產和戶籍。例如深圳實驗學校中學部附近的國城花園,去年被稱為“深圳最貴學區房”,最高16.37萬/平,最低10.45萬/平,總價最低也要700萬。另外一些10w+的房子很多都是二十幾年前的老房子,住起來很不方便。

但如果申報百外的學位,10萬人搶3000個名額是3%的概率;3000人最後只能入選480人,是16%的概率;也就是說,除去孩子能力不談,這是一場0.48%的賭博。

相比於讓我們這種家庭再拿出近千萬買一套學位房的概率,百外0.48%的可能性明顯會更實際一點。

深圳家长的自白:买不起10W+学位房,就跟10W+家长抢学位

我想這都是家長們的通病,為人父母總想帶給孩子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最好的資源、最好的教育。哪怕這機會小到1%也有爭取。

但現在這種病讓我感到難受。因為在沒有孩子之前,我跟老婆看到別人的父母教育孩子都會十分鄙夷,當時都自信我們做父母界的一股清流,以自己的方式培育和教育孩子,不做虎媽虎爸,不從眾,讓自己和孩子一樣都習慣獨立判斷和思考。但夢想與生活的差距有時是巨大的,從小孩降生的第一天起,我們就變了。

從出生用的嬰兒床、嬰兒車開始,到香港揹回來的奶粉、尿布;再到早教班、幼兒園、小學,到未來的初中、各類興趣班。現在我們好像陷入一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兩難境地。我想,這就是他們口中的“中產階級焦慮”,因為底層的藍領們根本無暇去想,而上層的富人們則完全不必去想。

比如這次小升初報考,我們花了半生積蓄買的房子學位是附近一所很普通的公辦初中,從經濟條件和接送方便而言,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但我們兩人還是不甘心啊

,以前老覺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沒必要,但最後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去跟10萬家長搶學位。即便這只是一個很小的概率,即便百外一年超過5萬的學費支出會讓我們這個家庭增加不小的負擔,即便未來接送孩子一點都不方便。但,誰讓我們買不起10萬一平的學位房呢。

深圳家长的自白:买不起10W+学位房,就跟10W+家长抢学位

朋友說,我們這是一種裹挾著對孩子未來無限期待的付出,這種付出可怕地方在於,你沒有辦法做一股清流,因為你會焦慮如果不這樣做,你的孩子可能會趕不及、跟不上,會輸在起跑線上。

於是我們咬咬牙買了一個進口嬰兒車;

於是我會去給他報了一個貴的早教班,上了雙語私立幼兒園;

於是最後我們再咬咬牙買了10萬/平米、一輩子都不會去住的老破小學位房;

再或者咬咬牙找幾十個親朋好友甚至是花錢找黃牛黨去拼網速;

面對孩子,我們父母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所謂的中產階級陷阱正在我們身上不知不覺的形成了,而且越陷越深。當我們全身心無條件的奉獻和投入,也等同於讓自己間接的失去自我,變成孩子眼中一個越來越功利,越來越無趣的父母。

“孩子,爸爸媽媽原本不是這樣的人啊!”

然而,這一切不是孩子的錯,不是孩子讓我們這樣,而是我們主觀上為了給孩子所謂最好的東西,而變得這樣。

上週看了《摔跤吧爸爸》,開場不久就有點反感裡面的父親把自己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去實現。後來看到網上有個被刪減的情節讓我對這個父親感同身受:

半夜,阿米爾汗(只記得演員名字)輕身走進女兒房間,看著她們筋疲力盡地趴倒睡著,他坐下來給女兒按摩肌肉緊繃的小腿。這時媽媽也跟著進來,指責他說:我搞不懂你在做什麼。


阿米爾汗背對妻子,說出自己的內疚:

深圳家长的自白:买不起10W+学位房,就跟10W+家长抢学位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句雞湯:“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今天我們做的所有事情,目的都只有一個:愛我們的小孩。但是這可能也是一條“不歸路”,我們沿著這條路越走越遠,越走越深;何時歸來?歸來時是否面目全非?或許無人知道。

只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孩子終於發現,爸爸媽媽也曾經是少年,至少曾經過。

致所有深圳的父母們。

在評論區說說

你會千方百計讓孩子讀名校嗎?

想勾搭宇宙最酷深圳客,請聯繫圳長

○ 微博@深圳客Shenzhener

閱讀更多請點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