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這座古橋已風雨五百年,它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古鎮牌頭的故事

說一天也說不完

今天小E要給大家講一講

這座長潭大橋的故事

1.在明代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前,長潭村祠堂以南已造有木橋一座。

2.1963年6月至1965年1月,在木橋以西約10米處捐款建造輕軌橋。此橋曾發生路人從橋上墜落導致傷害事故多起。

3.1993年,政府號召,全民募捐,化資280萬餘元,在離輕軌橋東西方向約600米處建造公路橋。

4.15、6年後,公路橋因受超限運輸車輛行駛的影響,病害嚴重,急需大修。為確保大修期間道路交通安全,2009年9月23日,公路橋實行全封閉管制並開始維修。為方便群眾通行和學生上學,期間對輕軌橋進行了整治,輕軌橋兩旁欄杆上架起了竹篾籬笆,損壞的水泥橋板都換上了新橋板,橋頭埋設電線杆安裝了照明設備。

5.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政府耗資3500餘萬元在公路橋基礎上新建長潭大橋。新長潭大橋全長300米,面寬36米,十二跨,雙向四車道,兩橋並屹。自此,大橋貫通,天塹變通途,東連諸安快速通道,西接杭金衢高速公路,牌頭從此添翅插翼,經濟翻天覆地,區域優勢不斷凸現。

諸暨這座古橋已風雨五百年,它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圖一:這是牌頭人稱呼的長潭老橋,即輕軌橋,竹篾籬笆當護欄(攝於2009年9月23日)。

諸暨這座古橋已風雨五百年,它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圖二:這是牌頭人稱呼的長潭老橋,即輕軌橋,長潭村民在老橋頭埋設水泥電線杆安裝照明燈。

諸暨這座古橋已風雨五百年,它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圖三:1993年,政府號召,全民募捐,化資280餘萬元建成長潭大橋。15、6年後,大橋因受超限運輸車輛行駛的影響,病害嚴重,急需大修(攝於2009年2月12日)。

諸暨這座古橋已風雨五百年,它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圖四:2012年10月15日,暴雨後被淹沒的長潭大橋

諸暨這座古橋已風雨五百年,它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圖五:攝於2012年10月15日

諸暨這座古橋已風雨五百年,它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圖六:攝於2012年10月15日

諸暨這座古橋已風雨五百年,它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後隨改革開放之深入,交通流量之增大,荷載等級之提高,運營年限之增加,原大橋通行能力已不適今用。2010—2012年間,政府費資3500萬餘元重建了雙迴路四車道新長潭大橋。

圖七:2012年10月15日攝

諸暨這座古橋已風雨五百年,它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圖八:2012年10月15日攝

諸暨這座古橋已風雨五百年,它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圖九:2011年4月1日,牌一村拜曲自然村90歲的周金夫大爺正高興地在用柺杖丈量著公路橋的欄杆,老人說:“我量欄杆,是在估計旁邊新建大橋橋墩之間的距離,我量過了,足足有31個柺杖長呢。大橋就在我家門口,我心裡太高興了,天天來看造橋。你看,老橋是93年9月落成的,幾年功夫又要造新橋了,牌頭的發展真是快呀!”

牌頭的長譚大橋

在經歷了代代變遷後

見證和續寫著往日的繁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