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两大疑案,赵匡胤暴毙之谜

中国历代依靠谋反获取皇位的皇帝不在少数,尤其是十六国与五代时期,那换皇帝跟翻书似的,也许你去上个厕所,回来皇宫就换主人了。而这些僭越之君,大部分都是一个比一个王八蛋,像赵匡胤这种拥有雄才大略的,确实是少数。可就算是英明之主,到最后也没落下什么好下场。开宝九年,赵匡胤突然暴毙,而皇位没能传给他的儿子赵德昭,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理由就是在很早之前有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匡胤和他老娘有约定,不能把皇位传给儿子,造成孤儿寡母的局面以至于让人夺了位。可是民间一直有传闻,说赵匡胤之死是被赵光义谋杀,也就是“烛影斧声”,这件事也就成为中国一件千古疑案,今天,咱们就来分析分析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两大疑案,赵匡胤暴毙之谜

根据史书记载,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天气寒冷无比,大雪纷飞。赵匡胤在病中召唤其弟晋王赵光义入宫,并留其用饭。当时,殿内只有兄弟二人自斟自饮,宫女宦官都被打发出去。但是, “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到了深夜, 大雪已经下了好几寸深,赵匡胤拿斧子戳雪玩,边玩边对赵光义说:“好好干,好好干”。没过多久,赵匡胤就安睡了,并把赵光义也留在了寝宫,当晚赵匡胤就暴毙,第二天赵光义就在他哥哥灵位前继位成为宋太宗。

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两大疑案,赵匡胤暴毙之谜

对于这段官方史书中的记载,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文辞隐晦,语义含糊。明摆着就是在映射赵光义杀兄夺位的残忍之举。兄弟俩在一起喝酒,他为什么一会躲避退席,一会惊慌。大半夜的不睡觉,赵匡胤闲的蛋疼拿斧子玩雪,还有那意味深长的两句话,什么叫好好干,干什么。当然,假如夜晚赵光义真的干出了杀兄夺位的举动,史官是绝对不敢如实写在史书上的,所以就用这种含糊其辞,影射了宋太宗的谋逆之举。

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两大疑案,赵匡胤暴毙之谜

而在民间,这个事件则传的更加神奇。话说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励精图治,南征北战。没几年就灭掉了蜀国,并把蜀国国君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据为己有,并且宠爱有加。赵光义一直觊觎花蕊夫人的美色,就趁着赵匡胤病倒之时调戏花蕊夫人,不料被赵匡胤发现,赵匡胤大怒之下要拿斧子砍他,虽然赵匡胤可能是中国武艺最高强的皇帝,但此时已经大病在身,体虚气弱,根本就不是他弟弟的对手。赵光义本来做贼心虚,想要逃跑。但是他既怕哥哥病好后惩治自己,又对哥哥的帝位觊觎已久,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一咬牙一跺脚就对哥哥下了狠手。

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两大疑案,赵匡胤暴毙之谜

上面这个故事绘声绘色,说书的先生是最喜欢这种桥段。但是,我想这也并非完全是捕风捉影。因为赵光义这个人确实非常好大喜功,也确实是个好色之徒。后来李煜的妃子小周后不就是被他强行霸占了吗,才有了问君能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而他“兄终弟及”唯一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就是所谓金匮之盟,我个人觉得完全是扯淡,很有可能就是赵普凭空杜撰的。赵匡胤他老娘死的时候,赵匡胤才三十来岁,而且常年习武,身体健壮,怎么看都不是个短命相。他老娘怎么就能知道赵匡胤活不长了呢?再说了,他儿子赵德昭已经14岁了,在古代也不算小孩子了。就算赵匡胤只能再活十年,那他儿子也都二十四了,哪来的什么孤儿寡母呢?

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两大疑案,赵匡胤暴毙之谜

另外一个证据就更加明显,那就是赵匡胤的儿子和弟弟们的下场。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在老爹死后仅仅四年,就自杀而死,为什么呢?前面说到,所谓的金匮之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赵光义继位之后,要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这是兄终弟及的条件。要是赵光义真的是奉诏继位,哪有为何害的赵德昭整天心惊胆战,最后害怕的非得自杀呢。赵匡胤次子赵德芳死的就更加奇怪,赵德昭死后两年,他就不明不白的猝死,史书上连个说法都没有,这还不是铲草除根吗?而赵匡胤的小弟弟赵光美,因为赵光义害怕自己的弟弟也和自己一样,也来那么一手烛影斧声。于是在继位之后就想尽办法对他进行迫害,以至于没过多久就郁郁而终。综上所述,赵光义杀兄夺位的帽子,恐怕是戴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