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intel不做手機CPU?

手遊新視界

誰說Intel不做手機處理器,做過,而且做了好幾年和好幾代,結果失敗了、放棄了而已。平板機市場也是一樣。

Intel處理器是x86架構,特點是基於複雜指令集,可以做到很高性能,但缺點是功耗和發熱量會很大,無法放入便攜式移動設備。

ARM架構則是簡單指令集,性能不太高,但是移動設備足夠用,而且功耗很低。

功能機時代,Intel其實有專門的移動設備處理器業務,就是基於ARM架構的XScale,Windows CE系統的Pocket PC(PPC)上一度還挺流行,但是Intel認為這玩意沒前途,就賣給了Marvell,錯過了移動浪潮。

AMD也類似,收購ATI的時候,把移動圖形芯片業務賣給了高通,後者基於此發展出來了現在自己用很牛叉的Adreno系列。

意識到移動時代到來之後,Intel試圖把自己的x86架構帶過去,而且用了最低功耗的Atom體系,但是無奈功耗仍然偏高,而且最關鍵的是x86架構和Android體系沒有原生兼容,不得不中間經過一次編譯,執行效率和兼容性就差多了,生態推動不起來。

還有關鍵的一點,Intel太坑隊友了。Atom手機處理器出來之後,Intel憑藉自己強大的號召力,聯想、華碩、宏碁這些PC老夥伴還是跟上了的(是不是逼的就不好說了)。

尤其是華碩,ZenFone系列最初完全押寶Intel處理器,結果Intel處理器信號出了大問題,完全沒法用,搞得本來有希望的華碩手機栽了大跟頭,後來全面轉向高通,但時機已經錯過。

幾年下來,Intel手機處理器打不開局面,只好草草收場。

平板機那邊,Intel也是下了大功夫放了太多血的,但通過大額補貼吸引深圳山寨小廠的做法無異於飲鴆止渴,一度一年出貨量超4000萬,但隨著補貼的取消、平板市場的萎靡,Intel迅速敗北,也完全撤了。


快科技問答

提及intel,芯片界的第一大佬,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intel芯片用於電腦也是獲得了一致好評,而intel在手機芯片方面卻常被人們吐槽。

對於intel不做手機cpu這件事,大部分網友都認為是intel技術問題,還時常用AMD嘲諷intel。

但網友的說法畢竟是個懷己見,對於“為什麼intel不做手機CPU?”這個問題,我們從以下三點來分析!

第一點:intel要做務必要做第一

眾所周知Intel是資金密集型公司,要做一樣產品,務必是把它做成市場第一。

intel前期一直注重電腦芯片的研發,且真正掌握芯片的核心技術,而在cpu方面,intel起步則較晚,且有也掌握了芯片核心技術的AMD走在前方。

intel也深知自己已落後於同行,再縱觀行情,AMD、高通、蘋果等也逐步掌握芯片技術,與其奮起直追,不如繼續專攻電腦芯片。所以放棄了手機cpu。

第二點:利潤是成交的必須

可見或許對intel來說,手機cpu並不能讓公司獲得更多的盈利,於是放棄了手機cpu。

第三點:更好的發展在前方

intel雖然放棄了手機cpu,但intel把目光投向未來的雲服務、大數據以及物聯網事業上,特別是物聯網這個領域,Intel正在積極佈局,且獲得的收益非常的好。

當其他的芯片大佬還在為cpu服務時,intel已提前做好下一階段的技術研發,將整個產業引導到5G上來。

可見intel放棄手機cpu,或許早已發現了更遠更大的商機。


鎂客網

英特爾也不是不做手機CPU,而是做過一陣,現在放棄了,專注於自己更加擅長的領域。

很久前英特爾有一個手機處理器部門,推出的產品是基於ARM v5TE的Xscale,你也知道英特爾的x86市場的霸主,Xscale當時在英特爾有點雞肋,於是在2016把它出售給了Marvell,這可能是英特爾低估了移動領域的大好前景。

在2010年英特爾想在移動市場分得一杯羹,又收購了英飛凌的移動部門,後來推出了Atom處理器,x86架構的,當時有少數手機採用了英特爾的CPU,如華碩和聯想的部分手機(都是PC上的老關係),但是,我們都知道x86架構用的是複雜指令集,不是很適合移動設備,功耗和簡單指令集的ARM相比太高了,慢慢也就沒什麼人用了,英特爾後來也就停止了開發新的手機CPU。

但是英特爾並沒有完全放棄移動市場,它將目光轉向到了IoT 物聯網和車載電子市場上,而且它的基帶性能也是高水平,在蘋果的iPhone7有采用,英特爾還發布了世界上首款全球通用的5G調制解調器,引領5G大潮。

所以,英特爾現在雖然沒有手機CPU,但手機中的CPU(其實應該稱SoC)會有更多的英特爾技術加持。


超能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intel確實在pc電腦的cpu上確實走向了王者,後面AMD的CPU都出現少了,而現在的高通手機CPU就像intel一樣確實很出名,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就像為啥諾基亞為何不一致稱霸手機界,成為老大,反而讓蘋果給搶了市場這個概念一樣的!

手機行業發達的今天,Intel不是不做手機CPU,我覺得離不開節核心第一大公司企業戰略上沒有很快的在手機CPU投入上跟上力量,或者在戰略上根本沒有重視這塊市場!第二可能在蘋果出現CPU和高通推出CPU的時候,他在觀望,當看到趨勢的時候發現技術根本研究很難研究出來!

任何一個行業很多年後都會出來一個標新立異的企業,小企業創新精神很強,因為他們不創新就會餓死,而企業大了就很難在持續創新,就像很多企業構架已經確定,很難去在組織構架來完成新的事業,而且他們還要考慮投入和預算,所以就不會輕易去嘗試顛覆自己的模式,革自己的命.

這已經是商業界的一個通病,當然也有很多企業勇於革命自己,然後創造更優秀的商業,在中國有,在世界上主流的企業也有!

這裡的商業革命比較成功的,還有一個企業那就是步步高集團,步步高從孵化品牌oppo,但是還不是智能手機的時候,那時候主打的是音樂手機,當時還是宋慧喬給代言的時候,但是從iPhone開始進入中國的時候,他們看到了趨勢,就立馬投資了一個企業vivo,而在智能手機也做的非常風生水起,立馬就開始讓oppo開始從音樂手機全面開始也往智能手機進軍,從而oppo和vivo在線下市場形成了競爭,甚至門對門、在同一個街區有oppo的地方就有vivo,從而形成了商業很好的配合!

當然這個是比較成功的形成商業佈局的企業,當然也有一些企業轉型並沒有成功的也有,例如微軟的windows為了讓自己的系統能夠搶佔移動市場,也曾經推出過移動的系統,但是沒有安卓的發展和開源化速度快,當然也有可能是技術不到位,所以造成了嘗試之後的失敗道路!


創業者李孟

手機處理器不是CPU,而是內置CPU、GPU、顯存的複雜組合。Intel是做過手機處理器的,更準確的說,叫“移動端處理器”。併為此特別推出了Atom系列處理器。

在當年,intel的處理器用22nm工藝的時候,其他的手機處理器還在32nm、28nm的工藝上掙扎。比跑分,在當年也是intel處理器高高在上。

但intel處理器有兩個死穴,一個是intel沒有基帶芯片,另一個是intel處理器是X86架構,而安卓系統都是基於ARM架構的機器運行。


在最早的時候,intel發動了它的盟友華碩、聯想等品牌來支持它的方案。而聯想、華碩也確實推了不少基於intel處理器的高檔手機。但是這些產品都失敗了,採用intel處理器的手機在app兼容性、待機方面存在大量的bug,很多軟件用不了,耗電還賊兇。

本來在手機領域還佔有一席之地的聯想、華碩也徹底被intel坑死,在2013~2014年紛紛拋棄了intel處理器,轉投高通的懷抱。


這個時候,intel還不死心,在2014年發動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平板大戰。

由於平板電腦可以不集成通訊芯片,而且平板電腦領域,對X86操作系統具有一定的實際需求。

因此,intel攜手微軟,在當年狂燒70億美元,對深圳大量的平板電腦廠家進行高額的補貼。扶持採用intel處理器的平板電腦產品。

在補貼的最高峰,一臺機器差不多可以報銷20美金+免費的正版windows系統,299元就能買到一臺7英寸的低配windows平板電腦!


但是這個策略從一開始就是失敗的!

因為intel拉上了微軟這個隊友,它們的利益並不一致。intel希望在移動端的處理器市場有一席之地,所以它的思路是安卓、windows系統都推廣。而微軟則視安卓為大敵,拼了命的抵制安卓系統。

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平板電腦轉型,變成windows系統為主,安卓系統通過模擬器或者其他方式寄生在平板電腦裡面。

有一度,這類雙系統平板電腦氾濫成災,然而用腳想一想都能知道,這種低配置的玩意,啥安卓遊戲都玩不爽,ROM空間又嚴重不足,而windows10又非常佔存儲。這類雙系統平板電腦的結果就是兩個系統都玩不爽。

這種用戶使用體驗極差的產品,該死的,還是要死。

隨著產品的演變以及微軟的干擾,平板電腦的尺寸越做越大,基本失去便攜的特點。而intel的atom處理器跑windows8.x、windows10,而編譯跑安卓系統,效率跟性能都不夠用。除了看看網頁,看看視頻,幾乎沒啥好玩的。充斥市場90%的都是低端處理器跟劣質屏幕的組合,活脫脫的電子垃圾。

而intel繼續提高性能的core M處理器,發熱高達8~10W,在平板電腦上曇花一現便紛紛被打入冷宮,根本就不適合移動端數碼產品使用。


而intel在燒錢3年之後,也終於意識到移動端處理器市場已經是“無可奈何花落去”,在2017年中旬,正式終止了atom系列處理器。intel的這個決定直接宣告了市場上喧囂一時的平板電腦進入新的轉折點。不少品牌也因此中止的平板電腦產品的開發。例如小米,在小米平板3之後,就停止開發基於intel處理器的平板電腦了。

而目前intel新版的Apollo lake系列已經不再歸屬atom,而且TDP提高到6W左右。這個功率只適合10寸大型平板、超薄筆記本,而對於7~8寸的小型平板電腦而言,太高了。


從耗子胖成豬

還記得當年,英特爾對手機處理器的大力宣傳,那是2013年的時候把 花了2000大洋買了聯想k900 採用的就是英特爾的Atom Z2580 處理器 當時凌動處於轉型期間,英特爾想把上網本端的凌動處理器作為手機處理器,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凌動處理器:凌動處理器是Intel針對超便攜電腦(一般是10英寸以下的本本)推出的處理器,相對普通筆記本的處理器優點是有效控制了發熱量,至於性能自然會比一般的本本差。想想自己的需求,如果對移動性要求很高,而日常又不會運行大型軟件或者高要求的遊戲,只是上網、聊天、普通OFFICE軟件等等,那這種小型本本完全可以勝任。但是針對比上網本更小的手機端,凌動就顯得有點乏力了,畢竟人家是X86架構的處理器,無論是功耗還是發熱都無法讓手機可以長時間正常使用,據我使用這款手機不出5分鐘就是個燙手山芋,但是英特爾這些年並沒有放棄便攜端處理器的研發就比如之前推出的酷睿m處理器 還有凌動X處理器等等,在未來也許你還能看到他的身影


歆沫潮流

目前手機soc都是基於arm架構的。

經過市場的篩選,從硬件上arm指令集屬於生態圈裡最適合移動設備的,目前主流的soc都是這樣的。在4g網絡普及的現在,性能雖然有所區別,但是核心競爭已經轉移到了基帶部分了。

Intel做手機CPU,繼續使用x86指令集,該指令集是基於有源設備的,那麼就必須要考慮能源消耗,只需要考慮性能。於是x86指令集走上了高性能高耗能這條路。

arm指令集設計之初就是為了移動設備設計的,對於性能不是優先考慮,優先考慮省電,經過20年發展形成了高性能且省電的arm指令集。然後趁著安卓發展這個大潮流建立了生態圈。安卓+arm芯片,就像當年的intel+Windows一樣無敵。

一開始Intel還是基於做PC思路做手機芯片,那麼功耗和發熱這關就過不去,於是就失敗了。後面重新再來時arm+安卓已經形成大趨勢了,這時Intel瞄準了平板市場,但是還是失敗了,因為平板系統還未成熟,市場太小又失敗了。

重新考慮好戰略後發現soc競爭已經進入了基帶的競爭了。這時的聯發科也後繼無力。於是Intel閉關去研發5g,就是為了未來能在soc裡佔用一席之地。


heipi雪人

不是英特爾不做手機CPU,它當然想做好,確切的說當智能手機大行於世之際,英特爾也開始想做移動端CPU了,但可能它做慣了PC級CPU,突然投入去做移動端CUP,一時半會兒適應不過來,大概吧,我猜的,它硬是做不好,直到現在它的移動端CPU也只能在部分平板電腦上出現,手機上好像一直都沒有哪家用它的——電腦主機都有好幾個電風扇,CPU上面也要趴上一個風扇,所以PC級CPU的功耗可以做到比較大,臺式機更大,當然PC級CPU的性能也格外強大,不用風扇的話,那電腦分分鐘藍屏甚至黑屏死機,甚至可能燒壞芯片、主板。手機CPU當然不能這樣,功耗不能太大,誰也不會願意拿著一個火爐打電話發短信或者拍照,而移動終端即使大尺寸平板電腦,起碼也得手能夠拿著玩,何況手機了,所以移動端CPU的功耗必須很低很低,起碼不能燙手,一般來說功耗高低和性能強弱是成正比的,但是這個比例你得控制好,不能功耗降得太低,溫度是不高,性能也幾乎沒有了,高通的厲害就在於大多數CPU的功耗都控制的非常好,性能也足夠強悍,除了那款810,就因為發熱沒有控制好,上市沒多久就一片差評,其他的高通芯片尤其旗艦芯片都非常不錯,成為世界上幾乎所有手機廠商旗艦機的芯片首選,包括蘋果前幾代愛瘋。而英特爾就一直沒能做好移動端CPU,它當然也努力了,我記得英特爾的移動端CPU中文名叫凌動,即Atom系列芯片,顯然英特爾無法將它們做到堪比高通驍龍系列芯片那樣的功耗和性能水準,你既然不行,既然還有更好的選擇,手機廠商當然不會選擇英特爾的移動芯片。


久卓子60

inter做了呀,量產了,上市了,失敗了。現在手機芯片關鍵在於集成度高,叫soc了,裡面集成cpugpu基帶,inter沒基帶,單做cpu沒人愛用,小公司買回來還得外掛基帶,一般沒技術,大公司都自己設計了cpu比如三星蘋果。有句話叫買高通基帶送cpu。


晚上八點見

大概2000年的時候,多普達手機用的就是英特爾xscale處理器(記不清拼寫有無錯誤了),微軟的PocketPC操作系統,即PPC,基於WindowsCE,後來一路被微軟改名部改成了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Windows10 phone等,亂七八糟記不住了。悲催的英特爾被豬隊友微軟坑了,微軟智能手機的定位是小眾群體極客玩家,拿著一個手寫筆點點點那種電阻屏,用手指也可以但是要用力一點,而且屏幕是略軟的,非玻璃的不耐磨,份額一直不大,於是英特爾覺得這個市場不大,沒等到微軟改名部出手,就在零幾年的時候把這塊CPU業務賣給日本一個不大的公司了,後來就再沒聽過xscale,可能日本公司砸手裡了。後來就是大家熟知的了,iPhone發佈,安卓雄起,電容觸屏時代來臨。後來英特爾也想重拾這塊,但是撿不起來。若是當初英特爾把xscale業務多撐幾年,或許能等到苦盡甘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