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以手機為核心,聯合各種電器,將建立最完善只能生態系統

很多人都潛意識認為小米是賣手機的,提到小米就“哦!那個做手機的!”這是一種定勢思維,小米,不,雷總一直以來想做的,並非只是手機,他想做的,是平臺。小米是一個極可能成長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提供人類生活環境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小米以手機為核心,聯合各種電器,將建立最完善只能生態系統

二十年前,手機是奢侈品;十年前,手機是通話工具;現在,手機是微型電腦;未來,手機是周邊智能設備的共同大腦和私人秘書。

智能家居概念曾經熱火過一陣子,但現在沒人提了。因為APP+遠程控制遠不是真正的智能。只是家電企業的商業噱頭。家電企業根本沒有做智能家電的土壤和條件。技術,用戶習慣,成本控制,兼容性,人機交互的種種限制使得如何建立智能環境變得非常複雜。小米的發展脈絡:從手機開始-做大用戶基數-小米之家-各種小米家用電器-以設計感和性價比搶佔用戶。那麼這個環怎麼閉上呢?讓小米家電與小米手機形成鏈接。

小米以手機為核心,聯合各種電器,將建立最完善只能生態系統

手機是大腦,家電是肢體,兩者互為依存。家電只需收集並傳送數據,接收指令即可,無需AI功能。舉個例子:小米電動牙刷可檢測唾液並把數據發給手機,小米空調可以檢測溫度和塵埃數據,小米加溼器檢測溼度;小米洗衣機檢測衣服狀態;小米冰箱檢測特定食物的儲備數據;小米電視機按觀看偏好提供節目預告.......這些數據由MIUI裡的AI板塊負責收集,整理,做出初步的判斷並提供給主人進行決策。而主人則通過手機讓家電們去執行指令;這才是智能化的基礎特徵:雙向且有意義的交流和互動;在此過程中,AI將根據主人的習慣建立完全個性化的基本邏輯。比如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段,溫度高於或低於某個數值,自動啟動空調;冰箱裡雞蛋小於一定數量的時候,自動連線在主人習慣的網店訂購雞蛋;小米熱水器會根據主人的用水習慣燒好熱水。手機本身而不是某個APP或者平臺成長為管家,幫主人打理家庭。這就是AI的學習和進化。以目前的技術完全可以做到。功能可以隨著技術的進步逐步擴展。

小米以手機為核心,聯合各種電器,將建立最完善只能生態系統

小米以手機為核心,聯合各種電器,將建立最完善只能生態系統

初期用戶購買手機或家電的購買決策依然是性價比和設計感。就算客戶只買個檯燈,也會自動與小米手機構建出簡單的智能家居環境。小米電器越多,生活就越智能和方便;智能化生活帶來的不僅是炫酷和方便,而是掌控感和存在感!根據“馬洛斯需求理論”把“屌絲”的“社交需求”提升到了“尊重需求”。這是小米對已有客戶群最好的再開發與需求升級。而不是追求手機本身的高檔化,擺脫產品身上的“屌絲”屬性,放棄自己的客戶群體,有這個必要嗎?一旦客戶嚐到了甜頭,在添置任何新家電的時候必定會傾向於小米系列,否則智能化生活網絡構建就無從談起。相反,當用戶已經擁有了小米家電,那麼再換手機的時候又怎麼會考慮其他品牌的手機?這個環就這麼閉上了。而且具有無比強大的排他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