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條件比較差,該不該報學費一兩萬的二本民辦高校?

每年高考報志願,家長和學生最關心的當然是城市、大學與專業。如何在萬千高校中篩選出自己心儀的大學,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今年的高考錄取線也出來了,諸位學子也即將面對報志願這一難題。有相當部分的人高考的分數只剛好達到了二本錄取線,或者僅僅比二本錄取線高十幾二十分。這樣的同學就處於比較尷尬的位置了。他們考不上公辦大學,但上一些私立的二本民辦學院還是不成問題的。(自二本和三本學校合併以來,大部分省份已經沒有三本大學這麼一說了,但那些學費比較昂貴的學校其本質也就是之前的三本,只是近幾年晉升為了二本學校)

關鍵問題來了,我國的大部分民辦學院其所要繳納的學費是相對於公辦大學比較昂貴的,動輒一兩萬,甚至更高。這樣的一筆錢對於家庭條件比較一般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筆重大的負擔。而且他們也聽到了很多言論:“上這些昂貴的二本學院還不如去讀專科學習一門技術,學費比較低不提,而且將來還更容易找工作”

這個問題讓有關學子和父母親很糾結,那麼到底該不該上這樣的民辦學院呢?先來看看網友是怎麼說的:

家庭條件比較差,該不該報學費一兩萬的二本民辦高校?

家庭條件比較差,該不該報學費一兩萬的二本民辦高校?
家庭條件比較差,該不該報學費一兩萬的二本民辦高校?家庭條件比較差,該不該報學費一兩萬的二本民辦高校?
家庭條件比較差,該不該報學費一兩萬的二本民辦高校?家庭條件比較差,該不該報學費一兩萬的二本民辦高校?
家庭條件比較差,該不該報學費一兩萬的二本民辦高校?家庭條件比較差,該不該報學費一兩萬的二本民辦高校?

​​​​​​​​(注:網友所說的三本,就是二本民辦高校,只是現在的說法變了)

我與絕大部分的網友觀念相同,能讀本科儘量讀,以後畢業出來了也是本科文憑。我見過很多專科的朋友後面也去自考本科了,這張文憑還是很重要的。不管學校的好差,你想學習就能成材,三本出身的成功人士也是大有人在。

至於錢這一方面,我給出以下建議:

現在有政策支持,你可以去當地教育局辦理貸款,大學四年不收利息,可以等畢業賺錢了慢慢還。

而且大學生兼職還是比較好找的,比較簡單就有送外賣,去學校奶茶店、肯德基、麥當勞當服務員。當然你有實力可以去當家教,收入還是挺可觀的。教不了初中高中生,教個小學生還是綽綽有餘的。學生勤工儉學幫家庭分擔一些壓力,也有機會鍛鍊自己,知道賺錢的不易。

大家對此有什麼想法和建議,說出你的想法,給面臨這一問題的父母學子參考參考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