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了70多年的親情再度相連,赴臺老兵後人尋根東營圓夢~

断了70多年的亲情再度相连,赴台老兵后人寻根东营圆梦~

有 一 種 熱 淚 盈 眶 叫 鄉 愁

尋·親·記

断了70多年的亲情再度相连,赴台老兵后人寻根东营圆梦~

相隔再遠,

也抹不去故鄉的思念,

更阻不斷兩岸的血脈相連……

断了70多年的亲情再度相连,赴台老兵后人寻根东营圆梦~

赴臺老兵後人尋根圓夢

只為找到未曾謀面的親人

郭幼龍

郭小麟

郭迺驤

断了70多年的亲情再度相连,赴台老兵后人寻根东营圆梦~

郭迺驤生於1924年,老家在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七龍河一帶,父親叫郭幼臣,因家族排行第四被人稱為老四,母親王氏,伯伯郭樹藩,堂哥郭迺麟。家人介紹,郭迺驤的父親常年在外經商,家裡有兩三條船,其中一艘“龍順號”是當年利津第二大船,專跑黃河、東南沿海載運南北貨,商號“協和昌”,並在濟南有個釀二鍋頭的酒坊。

“聽父親說過,老家的地大到站在地裡頭看不到地尾。”郭迺驤的兒子郭小麟回憶起父親生前告訴他們的家鄉景象,因為七龍河地區距離黃河不遠,當年容易遭到水患,因此進老家大門之前,需要上兩個石板臺階。

實際上,郭迺驤的成長過程歷經曲折,他年幼喪母,是他七嬸餵奶養大,14歲喪父,自小由伯伯郭樹藩帶大。“父親曾說我大爺(郭樹藩)會中醫,幫人看病都不收錢,平時就在老家打理田地。”

約1945年的某個中秋夜,19歲的郭迺驤上墳祭拜完父母后,離鄉進入了黃埔軍校第21期炮科,之後到了臺灣,中尉退伍。在臺灣結婚成家後,郭迺驤給兩個兒子取名,都隱含著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大兒子取名郭幼龍,是為了紀念父親郭幼臣;小兒子郭小麟,則是紀念堂哥郭迺麟。

1987年兩岸開放交流,郭迺驤好不容易盼到回鄉探親的機會,但因身體狀況欠佳未能如願。

父山東尋親

圓父遺

郭迺驤在1988年因病離世,畢生都無法跟家鄉親人重新取得聯繫。於是,這個尋根覓親的遺願落在了兩個兒子的身上

如今他們希望能與山東的親人團聚,重新連結起失散超過一甲子的海峽親情。

郭幼龍、郭小麟兄弟兩人給今日頭條公益尋人項目發送郵件求助,希望能通過今日頭條兩岸尋親平臺,尋找先父在山東老家的親人。

目前在山東利津縣鹽窩鎮順利找到了郭迺驤的宗親族人。

還在

歡迎親人回家看

就在頭條尋人發佈該則尋親消息後,很快,東營市公安局交警郭振林與頭條尋人取得聯繫,他表示老兵很有可能是他們家族的人。

郭振林描述,七龍河是三個行政村的統一名稱,早年曾分七一、七二、七三這三個生產隊,後改為三個行政村,現屬利津縣鹽窩鎮。他將今日頭條上所寫的相關線索通知族人查訪,反饋的線索是:當時在七龍河家中有兩級石頭臺階的只有兩戶,家境都很好,其中一家已到外地發展。

断了70多年的亲情再度相连,赴台老兵后人寻根东营圆梦~

頭條尋人和郭振林經過對照族譜,進一步發現當中所記載“郭樹芬”的信息,與老兵郭迺驤生前跟臺灣家人提及的親戚“郭樹棻”完全吻合。“雖然先父告訴我們的信息沒有那麼詳細,但族譜記載的跟他所說的一樣。”看到族譜,郭小麟興奮地表示。

断了70多年的亲情再度相连,赴台老兵后人寻根东营圆梦~

在初步核對雙方的信息後,已確認老兵與郭振林一家正是同宗族人。郭小麟相當高興,連說:“終於能了卻父親的心願,除了謝謝還是謝謝。”郭振林描述,因七龍河原村經常發洪水,後來興建了黃河大堤,村莊整體已搬遷到大堤北側,現在村裡年齡最大的老人97歲。家鄉族人們殷切期盼著臺灣的親人回鄉走一走、看一看 。

文/ 摘自頭條尋人

断了70多年的亲情再度相连,赴台老兵后人寻根东营圆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