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小镇 一颗鸡蛋引发的思考

最近舌尖小镇接触了一款产品---均价3元/枚的鸡蛋。

这个鸡蛋呢,贵也有贵的道理。中科院某课题研究小组技术研发的富含壳寡糖的鸡饲料,用这个饲料喂养的鸡下的蛋,这个蛋有啥好处呢?因为寡糖技术的某些特定作用下,这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较普通鸡蛋降低50%,卵磷脂和蛋白质含量较普通鸡蛋提高100%,DHC含量也较普通鸡蛋高。

那么这个鸡蛋3元/枚价位高吗?我觉得不高。如何卖出去呢?

舌尖小镇 一颗鸡蛋引发的思考

公司高层们研究决定,在北京做本地市场,进驻高级社区、高级会所、高端幼儿园、大型商超,要卖给能日常食用的起3元/枚鸡蛋的有钱人。

某天有人问我,让鸡蛋进入幼儿园,让孩子体验之后,让家长们来买你觉得怎么样?

我当时只回了一句话“你觉得小孩能给出你鸡蛋什么评价呢?”

鸡蛋就是鸡蛋嘛,与普通鸡蛋比,外形、味道、蛋清、蛋黄等都没有明显差异;与农家土鸡蛋相比,蛋黄颜色、蛋黄摊倒的高度、粘稠度都略低一等,你总不会希望小孩回家跟家长说:“妈妈,我要吃那个草莓味的鸡蛋!”

咱们的鸡蛋的卖点是什么呢?

有人跟我说“咱们的鸡蛋,特点是鲜香嫩滑不噎人”我反问“鲜香嫩滑,鲜鸡蛋都具备,那么不噎人是什么评判标准?不噎人是大口吃还是小口吃?”

请拿出数据说话,拿证据证明,别飘着。

紧接着拿出了这个鸡蛋的一系列监测报告,“我们的鸡蛋有国家承认的监测报告,各种元素含量的监测都有,有钱人大多数都素质比较高,学历也比较高,这些报告他们肯定都信的,都会成为我们的买家。“

别说做有钱人的生意了好吗?你不是有钱人,你也没做过数据调查和分析报告,你怎么知道有钱人怎么想的?你怎么知道有钱人一定会肯掏腰包买3元/枚的鸡蛋?

高层们的关注点奇怪的反而不在怎么让这个鸡蛋的销售落地的方式上,而是天天研究的如何让有钱人购买鸡蛋以后,能带回来二次销售,或者回购或者推荐给别人。

好,到这里,我说说我的问题和想法。

舌尖小镇 一颗鸡蛋引发的思考

1、鸡蛋的包装策略是什么?

外包装设计我是个门外汉,我只能说多借鉴市面上已有的产品。鸡蛋配备的一系列说明,都要有。软性包装,要找准一个最具说服力和打动人的一点,注意是一点,重点去说,去宣传,比如“胆固醇含量低”、“卵磷脂含量高”、“不含抗生素”等。不要贪多,贪多嚼不烂,你想把鸡蛋所有特点都作为卖点,那么就意味着这个鸡蛋毫无卖点。

举个栗子,”卵磷脂含量高“针对这个卖点去包装,就可以深度挖掘卵磷脂对于人的作用,增强记忆力,增加脑细胞活力,提高学习效率,预防老年痴呆等。就可以针对这些特点找特定人群,也可以针对这些关键词,去撰写一些软文、软广。

2、购买人群?高端or普众?

这个鸡蛋据说当时在逻辑思维的群里,搞活动玩噱头引起不小的反响。什么活动呢,三颗蛋,中间的蛋是惊喜礼品,打开可能是避孕套,可能是其他什么东西。引起兴趣参与活动的人很多,收到蛋的人回馈也都很好,“蛋很香,味道不错”“感觉不错”等等。之后这个鸡蛋正式上线了,却很少有逻辑思维的人来买。为什么?

我为什么在老罗的群里,因为我想拓展人脉,想获取知识,想得到启发。好,在这个过程中,有人说他有好的鸡蛋做免费活动给我们,我们当然乐意参与,免费的不要白不要,活动好玩吗?好玩。鸡蛋好吃吗?好吃。买吗?不买。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也没必要吃这么贵的鸡蛋。

这就是没有找到精准的人群。

我不反对做有钱人的市场,这块蛋糕我工作这些年来说,很多我的老板都想啃,没有啃得动的。

若想啃得动你得有高端的产品,高端的包装,高端的团队,高端的宣传。

我更倾向于做普通人的市场。普通家庭里也是有需要这样鸡蛋的特定人群,比如高血脂高血压的老人,比如上学用脑的学生,比如要营养也要身材的孕妇产妇,可以吃辅食的婴幼儿。

这个鸡蛋低胆固醇高蛋白质,对于高血脂高血压的老人、孕妇产妇正适合;

富含卵磷脂,DHC对于上学用脑、婴幼儿来说正合适;

普通家庭,一天煮3元/枚的鸡蛋给特定的亲人吃,是可以承担得起,也是可以承担的起的。

举个栗子,现在正值高考来临时期,可以主推”补脑的鸡蛋“概念,用来提高高考生的学习效率,增强脑细胞活力,增加记忆力,为高考助力。家长们为了孩子的高考成绩,高价求神拜佛的大有人在,一天一枚3元蛋,他们太舍得给孩子吃了。

3、如何理解”快速试错“?

”快速试错“这个词大家不陌生吧。在全民创业的浪潮里,这句口号广泛流传。没有一种可能是百分百正确的,就算事先做好了市场调研,最终适合你的市场与人群都有可能与之前的结论颠覆。像我之前做的”奔跑吧火锅李“,做市场分析调研的时候,人群定位是上班族,最终销售数据反馈的人群是自主创业者,也就是微商或者自己开店的人。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快速试错是有必要的。设定一段时间,去推广宣传产品,看看你的推广方式时候适应市场,你的购买人群究竟长什么样。一种方式不对,马上更替PLANB。而不是把时间都浪费在冗长的飘忽不定与幻想里。

4、不可回避的问题---预算

想要做高端,打造品牌,那就要面对不可以回避的问题”预算“。之前在与做策划运营的朋友聊天,聊到某个产品的时候,她上来第一个问题就是问我”预算是多少?“的确,免费的有效果的推广方法越来越少,想要快速获得关注、流量,需要付费的手段。线上尚且还有一些可以宣传的免费方式,线下的宣传方式几乎都跟钱脱离不了干系。若没有充足预算的前提下,还想走高端,还想快速销售,难度颇大。

想要推广好一个产品,请做好预算。算计好自己能承担多大的宣传经费,再考量用网络推广还是线下推广。

5、精准人群在哪里?

一个产品推向市场,上来就说精准人群怎么怎么样,都是想象。获得精准人群的前提是什么?是你的推广渠道精准,产品定位精准,鱼塘精准,才会有精准的人群。精准人群可能只占你的鱼塘里的1/100。

鸡蛋的人群假设先定为高端人群,那么线上推广渠道中,哪里去寻找?北京户外运动相关渠道、北京车友会相关渠道、北京高尔夫相关渠道等等。

鸡蛋的人群假设定为高考生,那么北京高考家长、北京妈妈等相关渠道可以发掘精准用户。

不想要散客,只想吞大象,是不行的。

大客户很多都是散客介绍过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先有人群还是先有销售?

重点在先找人群,才会有销售。不是先有销售,才来人群。这没什么好异议的

鸡蛋这个产品,可以推,但首先领导们要把上边的问题都搞清楚,脚踏实地的一点点的去做,总比一直飘在那里,不落地要强很多。

最后我要说,传统企业要做转型,或者两者兼容,需要去接纳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不要一味的否定网络营销的手段,批判互联网思维。也不要把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初创团队的运营流程上,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要把自己的定位定的太”曲高和寡“,只与清风明月相伴,大品牌也都是从尘土中摸爬滚打,才有资格讲究格调的。

祝愿这个鸡蛋能走出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