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在劫難逃,長達28年之久的A股,終於要全線崩潰了嗎?

中國股市到底經歷什麼?A股又怎麼了

1990年~1996年:散戶江湖時代

一說起上世紀90年代初的股市,很多人可能會想起1994年那部電影《股瘋》——上海街頭,洶湧的人流提著板凳去排隊等待第二天證券營業部開門,開門的一剎那,因為擁擠,很多張臉被擠貼到玻璃上而變形……

在上世紀90年代上半期,股市的投資主體主要為中小股民。有調查顯示,25歲到55歲的適業人群構成了個人投資者的主體;總體受教育程度較低。

“楊百萬”是這批投資者中成功的典型代表,他憑藉著對政策的敏感、善於利用不對稱的市場信息,能吃苦耐勞,從而在當年國庫券倒賣風潮中發家。1990年,“楊百萬”在別人還對國庫券大感興趣的情況下轉戰股市。1990年12月19日,他購買的500股電真空股票,成為交易所的第一筆交易。

中國股市在劫難逃,長達28年之久的A股,終於要全線崩潰了嗎?

1996年~2002年:機構坐莊投機時代

在“327國債期貨事件”後,國債期貨市場被關閉,大量資金流向股市,直接導致了1996年大牛市的出現。

可以說,1996年到2002年是中國證券市場上最為沸騰的歲月,與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股市相比並不遜色,內幕交易、莊股文化盛行。這段時期內,“垃圾股”得到了極大的追捧,ST股票甚囂塵上。這段時期也是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諸多形形色色的資本系最為活躍的年代。

2002年~2007年:內外資機構群雄爭霸時代

這一階段,可謂是中國證券市場上群雄爭霸的年代,QFII、險資、社保基金、陽光私募、“漲停板敢死隊”紛紛崛起。

我國在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加入WTO後,證券業開始進入對外開放全新階段。2002年7月,中國證券市場引入了QFII(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作為先進投資理念的導入者,QFII在A股多次扮演跑在市場曲線前面的角色。讓市場稱奇的是QFII屢屢精準的抄底技術。

2003年1月,新修訂的《保險法》開始實施,國內保險資金運用開始進入快車道,保險公司購買證券投資基金佔保險公司總資產比重由10%上升到15%。2004年10月24日,中國保監會和中國證監會聯合批准保險資金可以直接進入股市。

2007年至今:產業資本、金融資本雙格局時代

2008年的股市大跌,早已遠去,但究竟緣何大跌,其實業內並沒有共識。很多人認為是受海外金融危機傳導的結果,亦有人把二級市場上大小非的解禁拋售行為作為“罪魁禍首”等等。

近乎整年的市場大跌,各方面的因素必然有之。但我更傾向於從市場的參與者角度來分析——以大小非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雙向博弈是主要原因。

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這6個月中,以大小非股東減持為代表的產業資本,不計成本拋售解禁股,話語權驟然增加,成為參與中國證券市場價值重估的新生力量。而金融資本則被迫通過殺跌來壓低整體估值,使得產業資本在拋售過程中收益大幅降低。最終,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雙向博弈加速了市場的尋底過程。

經過2008年的大跌,以大小非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力量並非是減弱了,其實是增強了,而那場大跌的最終勝利者其實是產業資本。

熊市王者巴菲特曾說過:“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錢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作為一個散戶,需要明白一點的是,到這市場來的人,都是想賺錢的,沒有一個人是為了虧錢而來的。茫茫股海中,股票良莠不齊,空頭陷阱隨時都可能爆發,黑馬也隨時都可能出現。怎樣才能儘量少走彎路?怎樣才能儘量多賺錢?賺錢有沒有方法?

中國股市在劫難逃,長達28年之久的A股,終於要全線崩潰了嗎?

不想虧錢要先了解下莊家

莊家坐莊流程

坐莊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市場運作的某些規律性,人為控制股價使自己獲利。怎樣控制股價達到獲利的目的呢?不同的莊家有不同的坐莊路線。最簡單、最原始也最容易理解的一種路線是低吸高拋,具體地說就是莊家發現一隻有上漲潛力的股票,就設法在低位開始吸貨,待吸到足夠多的籌碼後,開始拉抬,拉抬到一定位置把籌碼拋出,中間的一段空間就是莊家的獲利空間。

這種坐莊路線的主要缺點是做多不做空,只在行情的上升段控盤,在行情的下跌過程不控盤,沒有把行情的全過程控制在手裡,所以隨著出貨完成坐莊即告結束,每次坐莊都只是一次性操作。這一次做完了下一次要做什麼還得去重新發現機會,找到機會還要和其他莊家競爭,避免被別人搶先做上去。這麼大的坐莊資金,總是處於這種狀態,有一種不穩定感。究其原因在於只管被動地等待市場提供機會,而沒有主動地創造機會。

中國股市在劫難逃,長達28年之久的A股,終於要全線崩潰了嗎?

這個模式的每一個階段,莊家都有其側重點。如在進莊前的準備階段講究充分調研。在建倉階段講究耐心溫和,並如何散佈利空傳聞讓市場不看好該股,以便進貨。試盤階段講究控盤程度。調整階段講究底部構築情況,強調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初升階段講究股價脫離成本區的種種現象。在洗盤震倉階段講究盤中的技巧,瞬間巨幅震盪,並保持消息的真空,股價大起大落,讓人不明不白。在拉抬階段講究高舉猛打,強調高風險高收益,並以此維持市場人氣。在派貨階段強調真做假時假也真,假做真時真也假。引誘公眾投資者進場接貨,最終實現低吸高拋的目的。反彈階段講究以高度和減倉為主。砸盤階段講究莊家如何不計成本地壓價,尋找孕育新一輪行情。

我們看看莊家和散戶對戰的心理(圖)

中國股市在劫難逃,長達28年之久的A股,終於要全線崩潰了嗎?

中國股市在劫難逃,長達28年之久的A股,終於要全線崩潰了嗎?

分 清洗盤和出貨是件很考功夫的事。很多人不僅無法完全正確判斷出洗盤和出貨,而且往往會在兩者之間造成誤會。當莊家洗盤的時候誤以為是出貨,慌忙出逃,結果 眼睜睜看著到嘴的肥肉被別人搶走。而等到莊家出貨了,又誤以為那隻不過是莊家在洗盤而已,在最危險的時候反而死抱股票,結果煮熟的鴨子又飛了。為什麼會這 樣呢?讓我們來從莊家的心態分析分析就明白了:莊家洗盤時定會千方百計動搖人們的信心,而出貨時必將以最美好的前景給人以幻想。只有掌握好莊家是洗盤還是 出貨的規律,才能自己處於不敗之地!

莊家吸籌手法

1、打壓吸籌建倉

一隻股票經過長期的下跌之後,個股的成交量逐漸萎縮,市場人氣逐漸減弱,同時股價越來越低,此時個股的中長期市場價值又被凸顯,空頭力量逐漸減弱,多頭力量逐漸加強,市場的人氣也在逐步的恢復,這時候主力、與嗅覺靈敏的散戶就開始慢慢建倉了。

然而到了市場下跌的末期,主力往往會利用市場的恐慌性氣氛,採取震盪打壓洗盤的方式對股價進行打壓,莊家這是在低位吸籌,從而得到更加廉價的籌碼,進而達到一個對籌碼的快速收集,然後在進入最後一階段的拉昇工作。

中國股市在劫難逃,長達28年之久的A股,終於要全線崩潰了嗎?

2、推土機建倉法

推土機建倉方式在K線圖上的反映就是一根陰線後,拉一根陽線,然後在拉2到3根陰線,在 拉2到3根陽線,走勢可以說是陰陽交錯,但是股價卻是一直在慢慢被推高的。 由於這種建倉手法是低昂對比較隱蔽的,股價也不是處在歷史地位,所以人們一般是 很難看出莊家究竟是在建倉還是在拉高出貨,而莊家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收集到了很多籌碼。

中國股市在劫難逃,長達28年之久的A股,終於要全線崩潰了嗎?

3、疾風暴雨式建倉法

疾風暴雨式建倉方式主要是指莊家不計成本,快速吃進籌碼。一般這種情況的出現,大都是利好消息的刺激,或者是潛在的重大利好公佈的時候,這是大盤處於即將反轉的時候,由於時間的緊迫性,所以莊家只有採取這種方法進行建倉。這種情況下,散戶由於對局勢不能夠很好的判 斷,處於觀望階段,所以莊家卻能夠趁機吸貨,並最後獲得利潤。

中國股市在劫難逃,長達28年之久的A股,終於要全線崩潰了嗎?

莊家讓散戶虧錢的手段

莊家常用手法1,利用漲跌板進行誘多或誘空。有些股票由於盤子小,莊家很容易將股價拉到漲停板,或跌停板,特別是在高度控股的情況之下。在強者恆強的觀念下,在這種情況之下,放量漲停,特別是在高位的時候,要格外小心。

中國股市在劫難逃,長達28年之久的A股,終於要全線崩潰了嗎?

莊家常用手法2,尾市拉高,真出貨假拉高。在分時圖上,經常會看到在收市的前幾分鐘,某個股票放量拉昇。其實,這樣的拉昇往往是由於莊家資金面不夠多,尾市拉昇對資金需求不高,因此,這類股票要注意。

中國股市在劫難逃,長達28年之久的A股,終於要全線崩潰了嗎?

莊家常用手法3,在高位放量突破。股價上漲在高位,任何的放量突破,都是一種危險的信號,其大概率都是出貨的情況。當股價上漲高位的時候,利用巨量吸引接盤者,這樣的票上漲的力度不大,時間不會太久。

中國股市在劫難逃,長達28年之久的A股,終於要全線崩潰了嗎?

成功的投機者必須學習三點

入場時機——什麼時候入場,就像是利弗莫爾的密友、棕櫚灘賭場老闆艾德·布拉德利經常說的:“什麼時候持有,什麼時候收手。”

資金管理——千萬不要隨意虧錢,不要虧掉你的籌碼、你的倉位。一個沒有了現金的投機者就像一個沒有了存貨的雜貨店主。如果沒有了現金,那你就出局了。所以千萬不要虧掉你的本錢!

中國股市在劫難逃,長達28年之久的A股,終於要全線崩潰了嗎?

情緒控制——在進行一筆成功的交易之前,你必須制訂一份清晰詳細的交易計劃並且嚴格執行。在真正開始投機之前,每個投機者都必須制訂一份充滿智慧的作戰計劃,根據自己的性格特徵作出修改。投機者最需要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情緒。要記住,推動股票市場的不是推理、邏輯或者純粹的經濟學。真正的推動力量是人性,而人性從未改變。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性,不是會改變的。

“除非你拿出真金白銀進行投資,否則你是不會知道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