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政府新政救市!

事件:6月25日,有市场传闻称,国开行总行棚改项目合同签订审批权回收总行,全国一刀切。

嘛,先来总的点评:

这个消息,半真半假。棚改项目审批权收回,是真;但是全国一刀切目前来看,是假。

先来说说真的:棚改项目审批权收回。

首先,市场上人们将改事件与政策性银行的PSL结合在一起。

PSL:抵押补充贷款,央行2014年创设,PSL作为一种新的储备政策工具,有两层含义,首先量的层面,是基础货币投放的新渠道;其次价的层面,通过商业银行抵押资产从央行获得融资的利率,引导中期利率。

会有人将PLS于央行的其他货币政策入驻MLF、PLF等结合在一起,其实他们很像,区别在于周期和使用方向上:

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政府新政救市!

所以,PSL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专项贷款”。

央行在提出PSL的同时,强调了该笔专项资金的特定去向:

①支持棚户区改造贷款;

②重大水利工程贷款;

③人民币“走出去”等项目贷款;

所以市面上有媒体说到“棚改审核叫停,PSL停止”并不准确,但确实并不夸张,因为第一个棚户区改造(简称“棚改”)目前俩看占据该项贷款比例的90%左右。

以前棚改以货币安置为主,具体操作逻辑如下:

①地区棚改项目审批通过;

②银行(开发性银行为主)拨付专项贷款给棚改“项目组”;

③“项目组”将该款项以货币形式或“房票”形式拨付给被安置居民;

④被安置居民再以该笔款项购买棚改之后的房产;

整个过程有两点需要做重点说明:

①拨付给被安置居民的款项必然会高于其购买时支付的价格,但“安家费”必然会小于专项贷款总和,否则“棚改费”就没有了;所以,通常棚改项目建设出来的房产总量必然会远远大于被安置居民重新购置房产需求的总量,不然棚改项目后期无法偿还银行的“专项贷款”。所以,棚改项目建房数量会远远大于被安置居民的需求量。

②货币化安置的政策框架下,被安置居民手中会突然拥有大量的“安家费”。通常情况下,会使用这笔资金重新购买棚改项目的房产,进而返还到房地产市场当中。所以,棚改项目催生了大量的买房需求,推高了房地产市场的平均价格。

第一个,演变成后来的二三四线城市房屋“高库存”的现象,进而转为先如今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运动;

第二个,也是现如今看到的二三四线城市房价大涨的现状。

就以最除名的杭州为例:

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政府新政救市!

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政府新政救市!

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政府新政救市!

综合上面三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杭州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房价暴涨的开始都是以PSL大量的流入市场为开始的,一直持续至今。而且从商品房销售情况来看,商品房成交量大涨的背景都是PSL的大量上涨。所以,杭州购买房产的主要市场需求来自于“棚改”项目催生的需求,而并非是市场真正意义上的住房“刚需”。

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政府新政救市!

但是,从2017年开始,随着棚改项目的推进,市场棚改衍生出来的住房需求很大程度被消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住房销售套数的下降。可以明显发现,2017年年末,PSL明显大幅度提高,但是房产销售数量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大涨,反而进一步下破新低。

起码可以证明亮点:

①PSL无法再为市场创造更多需求;

②居民买房需求或购买能力跟不上市场资金流入房地产的速度;(房价增速大于居民增速收入)

收紧PSL有没有其政策必然性?

现今,在国家“去杠杆”“降库存”的政策引导下,银行开始修正其资产负债表,地方也开始叫停部分“过剩”的房产开发项目。“去虚向实”“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而不是过多的流入房地产、金融等板块。

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政府新政救市!

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政府新政救市!

就在6月24日,央行刚刚进行了2018年第三次降准,幅度为0.5%。据统计会向市场投放大概4000亿左右的流动性资金,按照当前市场5.7左右的货币货币成熟来计算,市场增发流动性大概在2.28万亿左右。

而PLS最近数据显示,期末累计余额为3.1万亿左右。

前者显示为“货币政策”层面上的宽松,而后者表现为“财政政策”层面上的收紧。

可以看得出来,央行“去杠杆”的大方向并没有变。同时,央行也表现出了则“去杠杆”操作层面上更加精细化,不再仅仅依靠货币政策来对待当前的“通缩”,显得张弛有度,中性政策。

最后的最后,回归到我们平民老百姓的角度。PSL收紧的话有什么影响?

如果说之前的各种“限售”“限购”“限配”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一二线城市房价的炒作行为,那么本轮PSL收紧遏制的就是二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的盲目乱涨。起码站在投资的角度,或许二三四线城市的房产在价格层面上不再有优势。

金融圈里无小事,风里雨里,有才等你,老板,点个关注再走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