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当局对皇姑屯炸车案的防范与交涉

1928年6月4日发生的皇姑屯炸车案,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事件,史学界已多有著述。然而,当时奉天当局方面对日本的阴谋活动早有觉察,其事前的防范、事后的调查,以及交涉处理等详细情况,迄今却鲜为人知。现依据辽宁省档案馆所藏档案记载,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奉天当局对皇姑屯炸车案的防范与交涉

事前严密警戒防范

随着张作霖与日本关系的紧张,奉天当局密切注视着日军在东北的活动,特别是日本军警潜入调查地方警备的情况。1928年6月2日,张作霖通电退出北京,离京回奉。奉天省省长刘尚清立即发出密电,令山海关至奉天沿京奉路各县知事,督饬警甲加强警备,保障铁路桥梁的安全。

6月3日,东北宪兵司令齐恩铭、奉天全省警务处处长陈奉璋紧急调集了在奉天的黑龙江省步兵第二团、东北宪兵司令部宪兵营、铁路警察保安队、警备队、奉天军警联合办事处侦察队、宪兵侦察队、沈阳县警察马队及奉天省城各警察分所等数千军警,从皇姑屯车站到奉天城里帅府沿途,布置了双层的警护线。由步二团团长富友之、奉天省会警察厅厅长张乐山、宪兵营张营长协同指挥,在6月3日午夜12时,按划定的区域范围进入警戒,并严令所有军警官兵,责任重大,不得稍事疏忽。

警戒的重点区域,是在皇姑屯车站以东京奉、满铁两路交叉点的铁桥附近。京奉线在铁桥下通过,铁桥下分三洞,南洞是通皇姑屯大道,北面两洞是铁路,最北洞铁路是张作霖所乘列车经过的轨道。在桥洞东西各300米地段,布置30名骑马宪兵,由一名队长率领,并有数名稽察官和警察来往巡护。对于桥上面,由通达日语的奉天宪兵司令部所长金慕韩到日本宪兵分队,与宪兵分队长三谷青商议,要求派中国宪兵与日方宪兵共同警戒。三谷开始表示同意,继而拒绝,声称在满铁路桥上面,如派中国宪兵加入警戒,有碍日方颜面,须仍由日本守备队巡护,日方愿负完全责任。允派日本下士一名、宪兵二名,随金慕韩等同往,随时可与日方接洽联络,免生误会。当金与日方所派下士及宪兵,同乘汽车行将出发时,三谷又将所派之下士等唤回,说奉关东军司令部命令,桥上完全归日方警备,不准中国宪兵上桥,该下士等不与金等同往,由该队自行派人联络。金慕韩等只得单独前往桥洞,中国宪兵未得上桥。但奉天官方对此处仍予严密注意,在桥洞前后,除派有30余骑宪警巡护外,在张作霖列车抵达前,宪兵司令齐恩铭又率兵亲往压道一次。

对被炸现场立即进行调查

6月4日凌晨5时30分,列车行至柳洞被炸。上午8时,东三省交涉总署署长兼奉天交涉员高清和即派科长关庚泽、安祥,会同宪兵司令部金慕韩、地方检察厅检察官陈国翰及省会警察厅、商埠警察局人员驰往事发现场,进行详细查勘,并以炸药装置处所最关重要,又请奉天兵工厂科学研究会专门技师达尔尼等,赶赴现场勘验,调查人员在出事地点,遇日本驻奉总领事馆所派领事内田五郎、副领事八代、主事折笠等到场。嗣后,日军少将秦真次及宪兵分队长三谷清、守备队长三岛、京奉铁路技师山领等,亦去现场。关庚泽、安祥等经过详细勘查后,写出书面报告,具体情形如下:

车辆被炸情形:张作霖乘坐之列车共计20辆(节),被炸毁之车在中间,由机车算起,系第九至十二辆。第九辆为津浦东海3号,第十辆为80号大包车,第十一辆系216号饭车,第十二辆系214睡车。肇事之后,前列之八辆已开往新车站即沈阳车站,后列之八辆已开回皇姑屯,被炸毁的四辆车仍在原处。

津浦3号包车停在桥洞东数十丈远之处,车顶为石块及枕木所毁,后部尤甚,门窗亦多毁坏,车底板下部未损,车身向北倾斜,后左轮出轨道之里侧。车内有男尸一具,系随张作霖同车回奉于国翰之车夫,因打伤后脑致死。

80号大包车系张作霖、吴俊陞及张作霖的日本顾问等所乘,车身几全被毁,仅剩前门及门框侧木板,后部脱落一轴,二轮向右倾斜,并有火烧痕迹。此处有烧焦尸体一具,从其内衣残片中检出小皮包一个,内有京奉车免票一张,经验证此人为山海公司饭厅仆役。

第216号饭车破坏最重,所有机轮等件均已损坏,炸后复被火焚,车之前方北侧有尸一具,全身烧焦,从其体格瘦小观察,似系女尸,又于其近处检出镶有宝石之金手镯一个,小号保险铁柜一个。

第214号睡车前部损坏较重,全体已被火焚。当时由兵工厂科学研究会技师达尔尼对炸毁车辆现场,从不同方位拍摄照片十张。

桥洞被炸情形:该处桥洞上面西首,系斜方铁桥,桥用巨形铁板制成,东西两侧制有整直铁板之栏杆,中间置枕木,上铺铁轨。桥之东侧有副桥,系以联络之两个铁垛制成,其上只铺枕木,为来往行人之用。桥洞南北两侧均系用大石块砌成桥垛,三处桥洞上下构造相同。在勘验时,北洞铁桥完全坠落,其栏杆正压在216号饭车左侧,其副桥则坠落于其南者,副桥之北南端炸有大形洞二处,口径均逾尺。中间洞铁桥北端炸坏桥板,有向下方卷曲者,副桥已坠落在地,副桥之北端亦被炸坏。此桥洞北侧石垛上部石块坠落有一、二层,南侧石垛上部石块几坠落全高1/3或1/4。北侧石垛有火烧焦痕,南侧石垛东部有黄色痕迹,似炸药烟气所熏,其西部也有火烧焦痕。洞上犹残留弯曲之轨道三根,桥洞东侧之电报、电话线均被炸断。北桥洞下部之京奉铁路,仅烧毁枕木。

装置炸药处所:此次爆炸,共炸落铁桥一架,副桥二架,炸毁火车四辆,南北两侧石垛亦被炸坏,足以证明药性之猛,用药之多,决非手臂之力所可抛掷,必系预先装置,临时或系使用电流发火器点燃者。在北桥洞南侧石垛被炸毁之上部,尚带有黄色,副桥之南端炸毁最甚,且有口径逾尺之巨洞,中间桥洞之副桥北端亦被炸毁,被炸火车之损坏均系右侧较重。依据以上种种观测,断定装置炸药之处,在北桥洞南侧石垛上方,日方内田领事等亦以此说为然,表示观察相同。兵工厂科学研究会技师达尔尼认为,炸药系装在桥座之上方,或铁桥桥栏与桥座接连之处。各方面意见基本一致。

被日军刺杀二人情形:现场各处勘验之后,内田领事提出:桥洞以南数十丈处,设有守备队瞭望台,台西沙地内有便衣队二人,被守备队兵刺杀,请同往勘验。中方人员与其同行至瞭望台下沙地内,见有二尸,均系剃光头皮,年约30余岁,胸背均有刺刀贯通三四处,腿臂肚腹吗啡痕迹甚多,体格似非健全,尸旁放置草帽两顶,傻鞋一双,另有傻鞋一双放置瞭望台旁。据宪兵分队长三谷及守备队长三岛言称,本日午前3时半,有华人三名,走近瞭望台,被守备队兵发现,上前盘问,该三人举手作欲掷击状,守备队兵即以枪射突击,该三人向西逃跑,追至沙地刺杀二人,另一人逃走。从被刺杀二人身上,检查出俄国制炸弹二枚,密信二封,可以认为是便衣队,此次爆炸案件或系便衣队所为亦未可知等语,并命守备队兵取来二枚形似茄子、表面已生锈的炸弹,二封内装两张信纸破碎不全,横书“国民革命军关东招抚使用笺”的信件,以为佐证。

对日严重抗议受阻

经过上述调查,已断定皇姑屯炸车案,日方应负完全责任。6月5日,奉天交涉员高清和即拟具照会,向日方提出严重抗议,毫不含糊地指出,此案事体异常最大,系事前布置周密,有计划、有组织所为,要求详查真相,严缉凶犯。所拟照会全文如下:

为照会事:本月三日大元帅率同文武僚属由京回奉,所有京奉铁路沿线一带警备事宜,早经我军警宪兵会合警备,以昭慎重。惟京奉南满交叉地点,业经我方宪兵司令部所长金慕韩与贵方宪兵分队三谷队长商议,拟在陆桥上面共同警戒。三谷队长声称,满铁陆桥上面如派中国宪兵加入警备,有碍颜面,该处向归守备队警护,仍由该队担任,日方愿负完全责任,并为双方联络免生误会起见,派日本下士一名、宪兵二名前往随时接洽等语。乃四日早晨约五时四十分之顷,火车经过该交叉桥洞时,忽有炸弹轰烈,炸伤大元帅及各要人,此外死伤人员甚多,并又炸毁火车四辆。似此双方严重戒备之中,忽遭意外之惨剧,事实异常重大,本特派员不胜遗憾之至。调查当时轰毁状况,足证此种爆弹,性极猛烈,为状甚巨,其炸裂适在大元帅乘车经过桥洞之时。似此布置之周密,技术之精巧,断非无此种技能之人所能办,事前必有计划,犯人亦必有组织。且查该铁桥平时系由贵方守护,其左近又极空旷,有人经过亦易发见,何以装置此项巨弹,事前毫无觉察?自应详查真相,严缉凶犯,以凭根究,而明实情。除已由我方严密查缉外,相应照会贵总领事,请烦查照转令所属,务为详确之搜查,俾真相早日明瞭(了),罪犯早日缉获,是为至盼,并希见复为荷。已照会大日本驻奉总领事林。

外交部特派奉天交涉员高清和

因6月4日上午9时张作霖已伤重身亡,事关重大,高清和便将照会原稿呈送奉天省省长刘尚清及军署参谋长臧式毅核阅,得到允准。6月6日缮写用印完毕,正待发出,忽有政务厅长关定保电话,询问照会是否发出,高清和答现刻尚未发出,唯昨已送省长及臧参谋长阅过,均以为然。关定保提出“虽然如此,仍以不发为是”,最后“则嘱以如发时请候信再发可也”。接着奉天实业厅长、军署参议张之汉到交涉署来访,入坐即问及对日抗议事,高清和将照会稿给张之汉阅后,两人进行了一场争论。

张之汉说:“此件公事措词甚佳,惟如此办理,使彼无从诿卸,势必激成其他举动。设将来奉军出关,彼若借端阻碍,我方有何对策?况此公文传登报纸,竟成笔伐口诛。即使彼方有词可假,昔鲁桓公如齐之难,鲁人且忍辱不敢复仇,此时惟当以先忍耐为上策。”

话至此,彼此心酸,相对而泣。

高清和:“清和亦奉天之人,忝为大元帅之属,且履职在外交,我方一人民被害,尚应抗议力争,况大元帅乎!交涉之事,贵乎敏速,且宣以正义公理为依归,我方不即时抗议,恐对方用报纸宣传,国际间只知系中国便衣所为。大元帅为国家遭难,终难使中外人民了解。日方以我方畏惧,不敢直言,嗣后再接再厉,将用何方法以普其后乎!吾辈做事知有正义公理,不能以彼方有强权即不敢说话,如彼方对我有意外举动,亦愿为正义公理而牺牲。”

张之汉:“吾弟之言甚是,但地方治安要紧,请三思可也。”

高清和:“我公以保卫地方治安诸大端为前提,所见亦不无理由,但此公事已呈请省座暨参谋长核阅,岂可压而不发?”

张之汉:“省座处决无何等问题,若将此意说透,亦未必不以缓发为是。”

张之汉走后不久,高清和即接省长刘尚清电话召见。见面后,刘问:“曾见张参议否?”高答:“顷已晤及。”刘尚清遂指示:“伊等心细,所言当以地方大局为重,不为无见,余先以为抗议诚是,然值此风云紧急,时势占危,抗议一事应从缓议。”高清和回署后,在照会封面注明:“此件承省长面谕暂行缓办。高清和印六月六日。”于是,抗议照会遂即中止。在张学良即将返抵奉天时,高清和将上述对此案的调查、抗议照会受阻以及日领交涉经过等情,写了一份详细报告,表明自己的态度。

事件并未平息

经过现场勘查,事实昭然若揭。日方自知理亏,但数日之后,见奉天当局沉默不语,遂以攻为守,贼喊捉贼。日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于6月7日给奉天交涉员署发出照会,进行反诬。照会说:“兹于本月四日上午五时半,张大元帅乘坐之京奉铁道列车,开至与南满铁道交叉地点,不知为何人所置之炸药爆破,甚为遗憾。……满铁方面因陆桥及桥脚破坏,所蒙之损失亦非浅甚少,本案……恐系肇事当夜被我守备兵所杀害形似便衣队之不良贵国人等犯有嫌疑。相应照请贵署查照,为迅捕犯人及防止此种事件再发,讲求适当之措置为荷。”对此,高清和在报告里写道:“日领来文,对于陆桥上面警备责任,并未提及,而以守备队杀死之华人二名,认为形似便衣队犯有嫌疑。不知该华人二名,系贯打吗啡之流氓,利用此辈作为证据,反足露其破绽。”遂将日领来照,并拟具一件驳复照会稿,送呈省长刘尚清核夺。刘尚清表示“仍行缓复,候交参议核议”,此件驳复的照会亦未发出。

但日领得寸进尺,于6月10日亲自到交涉员署,以其单方编造的调查报告,要求“此案调查情形,应请共同发表,以昭划一”。高清和以“双方报告,互有参差,不便共同发表”,加以拒绝。第二天日领又到交涉员署,要求如前,并称“如有意见不同之点,何妨从长计议”。高当即对日方歪曲事实的报告,提出数点让其更正,日方虽作了一些删改,仍与中方意见相去甚远,而始终未共同发表。

日方为给奉天当局施加压力,制造混乱,6月10日晚9时在奉天市内日本居留民会附近,制造了“发生炸弹事件”。6月12日,林久治郎又给高清和发出照会:“京奉、满铁交叉地点列车被炸事件以后,未逾旬日,于十日夜间,本市复又发生炸弹事件。……在日本居留民会后边爆发,该处附近居住日本人家五处,窗玻璃被震坏二十四块。敝国人散在本市内各处居住者甚多,此种事件之发生,不仅压迫其居住,而及于生命财产之危险亦甚大。取缔此事,当然归贵国方面负责。”奉天省会警察厅到现场进行调查,捡出日本花条布包一个,内包方形炸弹一枚,有三寸长药线一根,朝日牌烟卷头一个,此处炸弹事件,显系日本人所为。奉天当局对此未予复照,事亦不了了之。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档案文件记载,在张学良返回奉天,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东北大局初定之后,即对军政官员进行调查调整。1928年7月至8月间,陆续免除或调离了一些人员:翟文选接替刘尚清任奉天省长;陈文学接替关定保任政务厅长;刘鹤龄接替张之汉任实业厅长;奉天省会警察长张乐山被停职,由白铭镇接任;陈兴亚就任东北宪兵司令,接替了齐恩铭;高纪毅就任奉天全省警务处长,接替了陈奉璋;王镜寰就任东三省交涉总署署长兼奉天交涉员,接替了高清和。这或许与皇姑屯炸车案发生后交涉处理问题有一定关系。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