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關係你和家人享受怎樣的公共法律服務,瞭解一下

这件事,关系你和家人享受怎样的公共法律服务,了解一下

这件事,关系你和家人享受怎样的公共法律服务,了解一下

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就加快推進我省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做出了安排部署。作為落實《實施意見》的具體舉措,省司法廳擬定了《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五年三步走”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推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按照“一年一變化、三年鑄特色、五年創一流”的戰略部署,通過“五年五階梯”遞次推進,實現“三步三跨越”,努力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何實現?

分步推進

“五年五階梯”遞次推進實現“三步三跨越”

《規劃》提出,要按照“一年一變化、三年鑄特色、五年創一流”的戰略部署,通過“五年五階梯”遞次推進,實現“三步三跨越”。

五年後的2022年,四川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司法行政工作將展現出什麼樣的面貌?《規劃》這樣描繪:公共法律服務全面精準化、精細化、便捷化、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務產品實現全覆蓋、均等化和可選擇……

從2018年開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將實現“按一年一變化、五年五階梯”。2018年,在推進司法行政改革和建設全域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上有新變化,初步建成涵蓋前端預防、中段治理和後端懲戒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2019年,在深化司法行政改革和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上有新變化,公共法律服務供給覆蓋城鄉目標基本實現;2020年,在促進司法行政職能規範運行和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良性運行上有新變化,運行管理全面規範,服務資源全面優化,法律服務產品逐步豐富;2021年,在提檔司法行政職能和升級公共法律服務功能上有新變化,公共法律服務功能體系運轉高效;2022年,在提升司法行政工作質量和公共法律服務質量上有新變化,公共法律服務產品實現全覆蓋、均等化和可選擇,成為法治四川新名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未來五年,全省司法行政計劃依次實現三大跨越。

——第一年要實現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從無到有的全面跨越,開創四川司法行政嶄新局面;

——三年後要實現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從“有”到“好”的全面跨越,鑄就四川司法行政鮮明特色;

——五年後要以“西部排頭、比肩江浙”為方位,實現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從“好”到“優”的全面跨越,達成四川司法行政一流目標。

这件事,关系你和家人享受怎样的公共法律服务,了解一下

分類施策

建“縱橫相連、覆蓋城鄉、全民共享”的“三維”佈局

《規劃》提出,要牢牢把握四川作為全國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農業大省的發展大勢,緊緊契合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的法治需求,圍繞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均等化的公共法律服務的現實需要,構建“縱橫相連、覆蓋城鄉、全民共享”的“三維”公共法律服務佈局

在地域佈局方面,要以成都市為核心區域,著力解決公共法律服務“優不優”的問題,為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提供法律服務和保障;在川北、川東北和川南經濟區,以綿陽、達州、宜賓為中心,著力解決公共法律服務“好不好”的問題,為推進區域均衡發展提供法律服務和保障;在“四區”,即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大小涼山彝區、高原藏區四大連片特困地區,在著力解決公共法律服務“有沒有”基礎上不斷向“好不好”提升,為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提供法律服務和保障。

在服務佈局方面,要搭建“一體兩庫四類型”。將公共法律服務向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延伸,以法律服務產品為內核,打造四川“一體化”公共法律服務圈,深化法律服務資源共用共享;建立包括監獄、戒毒、社區矯正、人民調解、律師、公證等司法行政事業的公共法律服務(司法行政)智能實務案例庫和法律服務專家庫,深化法律服務資源內外共建共享;開發包括憲法類、民商法、行政法、刑事法“四類”智慧法律服務軟件,深化法律服務實務資源全民共建共享。

这件事,关系你和家人享受怎样的公共法律服务,了解一下

【權威人士解讀】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五年三步走”的深層邏輯

近日,省司法廳出臺《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五年三步走”發展規劃》,吹響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統重整行裝再出發的號角,要求按照“一年一變化、三年鑄特色、五年創一流”的戰略部署,通過“五年五階梯”遞次推進,實現“三步三跨越”。

“五年三步走”的規劃是如何出爐的,《規劃》背後有哪些深層邏輯?省司法廳主要負責人、四川大學法學院院長左衛民、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鄭泰安、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高晉康對此進行了權威解讀。

問: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五年三步走”有何意義?

省司法廳主要負責人:我們要正視四川司法行政的現實狀況,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還存在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分佈不平衡、公共法律服務整體發展不充分、公共法律服務體制機制不順暢、公共法律服務綜合保障不到位等制約發展的明顯問題。未來五年是四川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司法體制改革深化期、歷史轉換期和效應生髮期,司法行政發揮優勢,補強弱項,迫切要求系統上下圍繞新時代治蜀興川中心工作和法治四川建設,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更好地助推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通過系統上下深入調研,司法廳黨委審時度勢、面向未來,制定全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一年一變化,三年鑄特色,五年創一流”的“五年三步走”發展規劃。

左衛民:要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讓老百姓能夠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現公平正義的途徑。從這個意義上講,加快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是民生工程的一個部分,也是民心工程的一個部分。《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及司法廳的規劃站位高、立意遠、路徑明、措施實,將對治蜀興川及提升四川法治水平產生深遠影響,同時為9100萬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这件事,关系你和家人享受怎样的公共法律服务,了解一下

問:“五年三步走”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有哪些?

省司法廳主要負責人:《規劃》提出了55項主要任務,主要著眼於構建治本塑新的“大安全”格局、構建共建共治的“大治理”格局、構建人民首位的“大服務”格局、構建法治引領的“大普法”格局、構建“三化”並進的“大隊建”格局、構建資源優化的“大保障”格局等6個方面展開。例如,四川監獄要全面強化精準改造、精細管理和風險防控,實現“全面一流”目標;四川的律師、公證、司法鑑定等專業力量全方位參與矛盾糾紛化解;法律援助要進一步暢通服務渠道,切實發揮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網絡平臺、熱線平臺作用,進一步擴大援助範圍,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到2020年實現“應援盡援”。總的來說,我們要努力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要求,努力回應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時代需求,努力把握司法行政在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征程中的時代方位,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統攬,全面深化司法行政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優化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全面建成“民本、平安、開放、智慧”的四川司法行政,全面建成“普惠、便捷、優質、智慧”的一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鄭泰安: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需要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我省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原則、措施和要求,提出了17條工作措施和3個方面工作要求,特別是在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側改革方面,進一步增強公共法律服務普惠供給能力;在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快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平臺”建設;在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方面,進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務資源配置機制;在強化公共法律服務保障方面,進一步健全政府資金主導、社會投入協同、公益捐贈輔助的多元化投入經費保障機制。未來幾年,這些要求將得到貫徹落實。

問:下一步要如何把規劃落到實處?

省司法廳主要負責人: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五年三步走”發展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要求,落實主要負責人為發展規劃任務第一責任人,結合本地實際,統籌謀劃、整體推進、有效實施,切實推動發展加速。要將發展規劃提上重要議事日程,按照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加強統籌協調和分類指導,對落實中存在的問題要列出清單、明確責任、限定時間、掛賬整改,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要完善督查督導、考評激勵、責任追究等工作機制,自我加壓,推進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實現。省廳要在常態化監督檢查和督導考核基礎上,從嚴跟蹤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發展規劃落實情況,從嚴問效問責。要及時宣傳解讀發展規劃的內涵和舉措,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要大力表彰和宣傳在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規劃進程中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增強司法行政工作人員和法律服務人員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形成實現全面一流目標的巨大合力。

高晉康:要用科技手段架起通往幸福的公共法律服務橋樑。《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體內容上始終堅持普惠、公益、均等化、便民、及時、有效性,以平臺作支撐,以互聯網大數據作為實現路徑和手段。社會的鉅變離不開技術的革命,只有勇於和善於推動和運用新技術,充分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強化和提升對社會矛盾的及時感知、預警能力,才能實現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圖片由四川省司法廳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