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到底藏著怎樣的風景?

我是小默,一個想讓媽祖文化變得更好玩的學霸,哦不,學渣。

1997年,湄洲媽祖祖廟完成了36處大小建築重建和修繕的龐大工程,形成了規模宏大、鱗次櫛比、樓享交錯、殿閣縱橫的祖廟西軸線建築群。這其中,媽祖寢殿(又稱天后宮)堪稱最具歷史和人文氣息的建築。

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到底藏著怎樣的風景?

寢殿原為正殿,位於祖廟山的西北角,建於宋雍熙四年(987年),為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最初只是“落落數椽”的神女廟。後經多次重建,現存建築是民國年間再度重修的,建築保持明代佈局和清代風格,部分為清代原構。

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到底藏著怎樣的風景?

寢殿門口的兩根柱子上書對聯:“齊齊齊齊齊齊齊齊齊齊戒,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音”,是一幅用漢字多音多義組成的趣味對聯,作者是莆田明代的大才子戴大賓。

古時“齊”字通“齋”字,“朝”字通“潮”字,整句話的搭配是:“齊齋,齊齋,齊齊齋,齊齊齋戒,朝潮,朝潮,朝朝潮,朝朝潮音”。

對聯勸導世間的人們要齋戒掉不良的行為和私心雜念,學習媽祖立德行善、樂於助人的優秀品格;學習媽祖無私大愛奉獻精神要以實際行動來證明,就象那千百年不斷潮起潮落的湄嶼潮音,持之以恆。

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到底藏著怎樣的風景?

廊柱上“四海恩波頌莆海、五洲香火祖湄洲”的對聯,則進一步表明媽祖文化核心圈當屬湄洲。

寢殿居中正坐的媽祖是在1997年1月23日巡臺102天的金身媽祖,又稱“巡天媽祖”。媽祖金身在臺灣巡遊了19個縣市,駐蹕35個宮廟,行程萬里,掀起了兩岸民間信仰交流的最高潮。

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到底藏著怎樣的風景?

媽祖金身所到之處,萬人空巷。信眾們為了一睹媽祖金身的神采,觸摸一下鑾駕,常常將護駕隊伍圍得水洩不通。媒介稱湄洲媽祖“千年走一回”是“世界之最”的跨世紀之旅。2002年金門乾旱長達半年之久,金門官方與民間無計可施,於是到湄洲島請媽祖到金門祈雨,媽祖到金門的第二天天降暴雨,朝野欣喜若狂。

其實媽祖所謂的“金身”並非用金鑄造,而是一種尊貴、古老的稱呼,又稱“巡天媽祖”或“巡安媽祖”。這源於湄洲島的習俗,每年元宵節前,島上的信眾都要請媽祖金身挨家挨戶巡遊,以求一年到頭平安、吉祥。

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到底藏著怎樣的風景?

但作為祖廟,每天來此朝拜媽祖的海內外香客非常多。如果他們來朝拜時,剛好媽祖金身出巡,那該怎麼辦呢?

原來在金身媽祖的背後,還供有一尊泥塑的鎮殿媽祖。每當金身媽祖出巡時,鎮殿媽祖就在廟裡接受信眾的朝拜。在香龕中還有一尊元代的石雕媽祖像,當時也一同出巡臺灣。隨著歲月的的流逝,這尊媽祖的臉龐輪廓沒有以前那樣清晰分明瞭。

媽祖神像兩邊各站一執扇侍女,分別為司花及司香,是掌管香花和侍候媽祖的玉女。

殿堂兩邊的塑像為“五風十雨”,是掌管風雨之神。殿堂的兩邊,分別為左右相,是掌管文武大事的官員。兩邊廊廡供奉的是四海龍王、浙江寧波毛竹五水仙、福建莆田木蘭三水神、泉州林巡檢、廣東伏波將軍馬援和路博德、嘉應和嘉佑、晏公18員部將,統稱為“水闕仙班”的神像。神座上跪著的小神像是媽祖生前收伏的“高裡鬼”。故有“十八菩薩十九身”之說。站立門旁的神像是為媽祖收發文書的“收發員”。

寢殿正樑懸掛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皇帝御筆的匾額“神昭海表”,複製品有三個,分別掛在湄洲祖廟、臺灣台南大天后宮以及廈門天后宮。右側的壁畫是明代著名的航海家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左側的壁畫則清朝的施琅將軍收伏臺灣的故事。

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到底藏著怎樣的風景?

相傳施琅將軍攻臺大軍在莆田平海遇到乾旱,得到媽祖託夢指點,使他們奇蹟般地挖到水源,解決了當時官兵用水的一大難題,終於順利收復了臺灣。後施琅為了感謝媽祖,在那口井的旁邊立了個碑,上面寫著“師泉”二字。

而明代鄭和七下西洋,每次下西洋之前都要到媽祖廟上香,他曾三次到湄洲祖廟朝拜媽祖。他下西洋的每艘船上都供有媽祖。鄭和七下西洋,成功開闢海上絲綢之路,並且比歐洲人新航路的開闢還早半個多世紀,成為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壯舉,媽祖功不可沒,也可以說媽祖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保護神和心理支柱。

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到底藏著怎樣的風景?

最後,當我們觀賞完寢殿全景收回目光時,又會倏然發覺這座媽祖寢殿,就這麼靜靜地伴著時光,承載著無數信眾的祈願,千年氤氳,長盛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