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交通是城市能源變革開路先鋒|城市能源變革樣板

电动交通是城市能源变革开路先锋|城市能源变革样板

电动交通是城市能源变革开路先锋|城市能源变革样板

城市交通工具歷經數個世紀的風雨,不僅改變了交通出行的代步方式、效率,更深度架構著城市整體功能佈局。當前電動交通工具的開發利用已從“國計”轉變成為家庭均可消費的“民生”,極大激發了各方投資熱情,影響著城市能源變革的走向。

文丨鄧強

电动交通是城市能源变革开路先锋|城市能源变革样板

清潔能源穩定供應支撐電動汽車快速發展

從排放物來看,電動汽車在行駛中不消耗氧氣、不排放二氧化碳,滿足的不僅是“低碳環保”的指數需要,也是人口聚集的大中城市對碳零排放的需要。同時,儘管中國多年來一直力推綠色能源的發展,但煤炭仍佔電力生產的絕大部分,這意味著給電動汽車充電也會產生碳排放——每公里的碳排放量常常高於汽油發動機。雖然採用電動汽車將會降低中國石油消費量的增速,但在減輕空氣汙染方面,也許沒有預期的那麼有效。

但近年來,隨著風能、水能、潮汐能等原生太陽能技術突破,以及低成本、可操控的儲能產業成熟運用,非穩定發電收集儲存、均衡全時段上網便能成為新的電力供應常態,將使得煤電比例逐漸降低,發電、儲能、上網實現模塊化全鏈條運作……能源的清潔化、穩定化發展,為電動汽車大規模發展打下了基礎。

助力國家戰略產業“彎道超車”

目前,作為最大單體普通家庭消費品的汽車,其主導風向是非油氣化。可商業化量產成熟技術首推電動汽車,而中國不僅是燃油汽車的最大消費國,也是全球電動汽車發展的最重要力量。作為城市能源變革大宗交通工具的終極目標,將電動車(家用電動汽車、電動公共交通)作為當前主推方向,既能讓迫切的環境保護問題得到徹底化解,更能實現國家戰略產業“彎道超車”甚至全球引領。

近幾年的發展歷程已證明,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和購買能力已佔據全球半壁江山,這得益於中央政府財政補貼政策的強力推動作用,但絕不能忽視中國已是世界最大市場的基本現實。

同時,儘管在技術路線和市場拓展方面還有不同意見,但產業大發展的事實有目共睹,且已深度影響了全球新能源汽車佈局,世界多個國家制定燃油汽車限產停產政策及時間進度表。

能源變革終極挑戰的最佳出路

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旨是城市,眼下特別需要關注於城市群的超速整合發展所必然帶來的衣食住行的融合變化。只有把城市能源的變革歸結到這個基本認識上,才不至於與發展現實脫節。

目前成型的長三角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群,國家也已經正式發佈《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這個經濟總量最大、擁有26個城市、1.5億人口的群體毫無疑問成為了中國城市發展的風向標。數據顯示,該區域用全國2.1%的國土面積,地區生產總值佔到全國的18.5%。有報道稱,到2020年,上海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上升到14%左右,浙江省將達到20%,江蘇省佔比達到11%。“十三五”期間,長三角地區力求通過2%—3%的能耗增長速度,支撐7%—8%的經濟增速。

在城市群的快速壯大進程中,除卻工業生產所需之外,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城市內和城市間的互聯互通上,高鐵動車是區域聯繫的動能,地鐵公交是區間聯絡的動能。去油氣進程對於電動工具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城市群經濟發展中,清潔能源將起到更大的作用。

能源本身只是動能提供者,基於技術的革命使得其全過程進入到人類活動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基礎動能提供者,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會隨著工業製造的遷移而得到緩解,同時又會因為電動交通的迅猛發展而對配套設施、時段調劑、區間平衡提出更高要求。當生存環境得到改善、生態文明得到恢復的時候,對於城市本身的環境保護終極挑戰會用區域交通電動化的方式找到最佳出路。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