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歷經多年醞釀,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終將告別“紙上談兵”

深度丨历经多年酝酿,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终将告别“纸上谈兵”

深度丨历经多年酝酿,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终将告别“纸上谈兵”

歷經多年醞釀,傳聞已久的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終將告別“紙上談兵”。

據透露,考慮到天然氣行業快速發展以及冬季保供的現實緊迫性,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後的第一要務是解決天然氣管網的互聯互通和管網投建速度緩慢的問題。業內分析指出,這也是國家“突然”在油氣領域邁出改革大步,成立國家管網公司的最大現實要義。

文 | 仝曉波

“突然行動”

但國家的“突然行動”卻也在情理之中。以天然氣行業為例,當前包括管網在內的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於產業發展速度,並已成為業界公認的必須優先解決的突出問題。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委開始尋求加快推進天然氣管網之間,以及天然氣管網與LNG接收站之間的互聯互通。在劉毅軍看來,在現有監管能力下,相較於分步推進的管網獨立,成立國家管網公司不失為加快管道投資與建設步伐的一個可行選項

事實上,近年來以中石油為代表的國有石油企業均在順應改革需要,積極推進旗下包括天然氣資產板塊在內的專業化重組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從這個角度看,國家管網公司的成立也已具備一定現實基礎。

以運營著全國70%以上天然氣管道資產的中石油為例,自2015年底以來,中石油開始積極推進包括西氣東輸一、二、三線在內的天然氣管道板塊的資產重組,並通過下屬公司中石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油管道”),收購中石油東部管道有限公司、中石油管道聯合有限公司和中石油西北聯合管道有限責任公司全部股權,組建了一個統一的管道資產管理運營及投融資平臺。整合後的中油管道,中石油持72.26%股權,其他股東持有餘下27.74%的股權。

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2017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建成運行的長輸天然氣管線總里程達到7.4萬公里,幹線管道密度只有7.3米/平方公里,為美國的1/8、法國的1/9、德國的1/10,互聯互通程度很低,基本沒有雙向輸送能力

。2016-2017年國內年增天然氣主幹管道里程僅3000多公里,不及“十二五”期間年均水平的40%。加快推進天然氣管道建設、促進管網之間互聯互通尤顯緊迫。

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佈的《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預計到2020、2025年,我國天然氣主幹管道將分別達到10.4萬公里、16.3萬公里。

巨量投資從何而來?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新成立的國家管網公司將順應我國現行國企改革思路,由以往的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也就是說國家管網公司“不會是一個簡單的資產管理公司,而是一個資本管理公司”,最終將“謀求上市”。“所謂的資本管理是指讓國有資產的實現形式由實物形態轉向價值形態,成為可以用財務語言清晰界定、有良好流動性、可以進入市場運作的國有資本。按此思路,新成立的國家管網公司必將以謀求資本化、證券化為目標,通過上市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媒體日前披露的國家管網公司組建計劃與此思路保持一致。據彭博社報道,新管網公司預計將分三階段進行:首先,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將旗下管道資產及員工剝離,並轉移至新公司,再按各自管道資產的估值釐定新公司的股權比例;隨後,新管網公司獲注入資產後,

擬引入約50%社會資本,包括國家投資基金及民營資本,新資金將用於擴建管網;最後,新管網公司將尋求上市

在此之前,中海油研究總院規劃研究院綜合規劃資深工程師許江風也曾表達過類似的模式設想,從中或可管窺國家管網公司的整體構想。

他曾提出建議,我國應充分調動“三桶油”、地方政府、相關用氣公司和大基金的積極性,結合中國實際國情,以管道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中石油油氣管道公司為主體,在不破壞產權體系的前提下,依法發起推進混改,成立國家油氣管網集團公司,母公司由“三桶油”存量管道資產評估入股,吸收數家大基金2000億—3000億元現金入股。再由國家油氣管網母公司在每個省的管道資產配置適當現金,吸收該省當地管道資產和現金入股發起設立省級油氣管道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油氣管網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應儘快上市融資,力爭獲得2000億—3000億元現金,為加快中國油氣管道高速發展準備好足夠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國家油氣管網集團公司統一規劃油氣管道建設,並進行統一調度,投資建設和運營由各省公司實施。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國家管網公司成立的同時,各省級管網公司的獨立工作也將同步推進。但與許江風的設想有所區別的是,未來省級管網公司有望獨立運行,與國家管網公司相互配合開展商業合作

如何落地待觀察

對於國家管網公司成立的具體時間,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諸多細節仍在討論中,“工作量很大,最終方案出臺時間待定。”

首先,資產評估難度很大,特別是其中將牽扯上市公司資產。與此同時,根據現行《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和《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相關規定,今後長輸天然氣管輸價格管理執行的是“一企一價”,“這樣一個龐大的企業,開展資產評估需要有合適的價格,未來新建管道投資,評價起來會非常困難,收益情況不好識別。”劉毅軍說。

其次,關於融資,有石油專家認為,管道資產投資規模大,投資回收期長,回報率相對比較低,一般追求短期獲利的資本不可能進入,

只有社保基金這類追求穩定回報的國有資本才會有投資意願,因此“新的管網公司需要開闢新的投融資渠道”。

此外,“考慮到我國天然氣管網建設尚處於初期成長階段,解決管道建設誰投資、誰管理、誰負責、誰追加投資等問題的同時,還必須解決管道與上下游的協調發展問題。”呂建中指出,“比如,天然氣生產、管道與銷售變成三個獨立的利益主體之後,調峰儲備和保供的責任誰來承擔?產業快速發展所需要的管道建設配套機制如何確定?誰來指導管道建設?如何確保管網公司儘快融合?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方案將給出怎樣的解決途徑都有待觀察。”

深度丨历经多年酝酿,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终将告别“纸上谈兵”

社評:成立國家管網公司是務實之選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要落地的消息日前在輿論場傳播開來,並迅速引發行業高度關注。國家級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意味著涉及天然氣行業市場化改革進程中最為關鍵、關注度最高、實現難度最大的“網銷分離”將向前邁出紮實的一大步,而這也正是整個油氣行業需要優先解決的必答題。

關於國家管網公司的未來,靜觀者有之,盛讚者有之,質疑者亦有之。但業界公認的是,該方案是在現行政策條件與政府監管能力下,推動天然氣管道實現“網銷分離”最具操作性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天然氣行業終要實現“網銷分離”的共識早已形成。中共中央、國務院去年印發的《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已就“網銷分離”專門做出了“分步推進國有大型油氣企業幹線管道獨立,實現管輸和銷售分開”的明確指示,然而對於這一目標的實現路徑,各方意見不一。

事實上,業內對於天然氣管道“網銷分離”的討論已持續多年,對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也已期待多時,但長期以來“但聞其聲,不見其蹤”,鮮有實質動作,足見共識變現的難度之大。改革歷來無坦途,再高明的改革方案也要現實可行,才能實現改革的目的,一蹴而就式的完美解決方案往往只存在於理論之中。綜合來看,

成立國家管網公司,正是實現“網銷分離”的現實選擇

當前制約我國天然氣行業快速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回顧去冬今春波及全國多地的“氣荒”,作為連接天然氣供需的中樞環節,我國天然氣管道和儲運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於供需增長,已成為制約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乃至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最突出短板

而組建“大一統”的國家油氣管網公司,能夠有效打破條塊分割,統一調配資源,進而高效促進管道和儲運設施的互聯互通,顯然將十分有助於破解困擾行業發展的瓶頸。由此也就不難理解國家層面為何突然發力,“一步到位”成立國家油氣管網公司了。

目前傳出的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方案是一個各方都容易接受的折中“藥方”。管網繼續留在“三桶油”內部,不符合“網銷分離”的市場化改革大勢;徹底獨立出來變成類似國家電網那樣的企業,“三桶油”不易接受。依據現有信息,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將由過去的重資產管理向重資本管理轉變,按資產劃分股權以體現相應話語權,並實現上市融資,

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油氣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與此同時,管網互聯互通問題也將迎刃而解。基於“一企一價”的現行管輸價格管理機制,管網大一統後的監管難度也將大幅下降。

不可否認,以實現資本化管理為目標的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在現階段也並非完美方案,在未來的落地執行中必然也會產生新的矛盾或問題,能否儘快完成既定的管網建設與互聯互通目標,仍是未知數。

但總體而言,一步到位成立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在當前階段是一個更易快速推進管網建設,同時可有效集成調用全國氣源的可行方案,它的落地將為油氣行業的可持續大發展翻開嶄新的一頁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