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南洋六舰、北洋八大远和广东水师三者联合行动,甲午海战中国有胜算吗?

大成至圣游戏


关于这个问题,我倾向于分成三个方面来看,指挥、后勤和装备训练。我们只通过大东沟海战为例,解读一下这样的论断。

清朝的三支水师中,除了北洋之外,还有南洋水师和广东水师,其中南洋水师拥有各类军舰10余艘,吨位近2万吨,其中巡洋舰有“开济”(2100吨)、“镜清”(2100吨)、“寰泰”(2200吨)、“南琛”(1900吨)、“南瑞”(1900吨)、“保民”(1500吨)。广东水师规模不大,且最有战斗力的广甲,广乙,广丙三艘巡洋舰都已经参加了甲午海战,所以可以视为广东水师参加了北洋水师的行动。

下面我们具体说说。

首先战争中的指挥问题,可以说这是个大问题,即使南洋水师加入了北洋舰队,也只是拉长了战争持续的时间,这点对于北洋水师来说虽然有利,但并无绝对。指挥问题分为战术指挥和战略指挥。

战术指挥中,很明显中国的舰队指挥官丁汝昌和日军的舰队总司令伊东佑亨的指挥能力不在一个层面上,在海战中的调配来看,完全没有预估到舰队各舰的航速不同问题,结果摆成了一字长蛇阵,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毕竟队形只是一方面,但很快各舰队因为航速不统一,导致出现战机,让日本人利用高速进行了分割,使得北洋水师陷入了被动。

战略指挥就更不用说了,南洋和北洋的统一指挥权都够清政府喝一壶的,更不要说战斗中的统一指挥了,说不定南洋水师开战就撤退了。而且清政府从一开始的战略就是拖,导致北洋水师一直未能积极备战,特别是炮弹问题一直困扰北洋水师,海战开始时,北洋水师正在回程,可以说没有做好应战的准备,于是战斗开打时已经输了一半。

后勤上,当时中日两国都没有合格的制造业,军舰、火炮大部分都是外购,但对于这场战斗,日本人可谓做足了准备,可以说在后勤上日本人一直掌握着主动权,无论是炮弹的储备量,还是政府对海军的支持力度,包括士兵的训练水平,指挥官的决策能力上看,日本人蓄谋已久,此战只能胜不能败,可以说没有两艘铁甲舰力挽狂澜,此役北洋水师必然全军覆没。

装备上,见到说两句,这个方面受到大家诟病最多,很多人都认为北洋海军加点炮、整点船就不会遭此大败,但我认为纵使是坚船利炮,武器精良,但将无战心,兵无战意,这样的军队嫣然不败?纵使南洋加进来,也只是无力回天。


新兵卫

如果三支舰队能够有效联合并且统一指挥,中国还是有胜算的,毕竟日本也真的是倾国而出,战事拖得越久对中国越有利。

大东沟海战中中国的5艘军舰被击沉,但主力尚存,日军5艘军舰遭到重创,可以说是两败俱伤。而如果中国当时出动全部的舰队跟日军决战的话,日军恐怕都根本不可能活着回去。即便是日本能够侥幸逃脱一些,后面也不会再有实力发动攻打威海卫的战役了。日本拼尽全力只是为了争夺中国渤海、黄海的制海权,而且确实是费了很大的劲。

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啊,海战之时基本上以北洋一家对抗日本联合舰队,而且海战失利后退守威海卫,其他水师又不来支援。陆军也未能及时增援导致日本登陆成功,炮台失守,一系列不该发生的意外却都发生了,都是为了自保而已,都看着李鸿章失败而无动于衷。

一个又一个因素积累起来最终导致了北洋水师彻底失败,中国近代化改革彻底失败,最终日本借势崛起,打败沙皇俄国后野心进一步膨胀,最终导致了抗日战争的爆发。







火器营

没有,完全没有

大型军事战争考验的并不是军事能力,而是管理组织能力。

其它部门,就明白有多麻烦。更不用说清末属于三个不同体系的舰队混在一起作战

在出现总参谋部后,战争的打法和意图已经能想到的都想到了,想不到的也都想到了。意外出现的情况都会有PlanB、PlanC顶替,唯一容易出现的乱子则是军队的管理和协调上。

那么如何减少管理的难度和协调上的麻烦呢?就是通过训练

美军跟日本自卫队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管理体系,包括人员语言不同。两支舰队不是拼在一起就更有战斗力,包括听谁的命令?听还是不听?可听可不听?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开会解决。

三个体系的舰队临时混在一起,别说不听提督的话,不对着自己船开炮,已经是很给面子了。个个指挥官都想着别的舰队当炮灰,自己舰队保留实力捞功劳,别人打的时候自己坐山观虎斗,看到友军有功劳赶紧开炮打友军拖后腿,友军打不过赶紧逃影响士气。这是古代派系军队的通病。

手上没兵都能拖后腿,别说手上有支舰队了。不乘此时整死李鸿章,更待何时?


铯媒体

压根不可能。

黄海海战之败,不在于兵员素质,不在于装备优劣,而在于隐藏在一片强大面孔下真实的羸弱——体系。

对李鸿章来说,保住北洋舰队,保住军队,是他在朝廷上能立足的根本,所以从一开始北洋舰队的思路就是保船,南洋也是这个思路,所以几支舰队合起来未必会1+1=2,甚至会1+1<1。

反观日本方面,联合舰队则上下统一,一鼓作气,目的就是击败北洋舰队,确立在海上的绝对优势。从气势上就输了。


胖胖的小豌豆

中国也不会胜。

当时中国的北洋水师,在世界上排名是第六,亚洲第一的。但是当时的清政府组建北洋舰队以后,就不再投入经费。所以在打仗的时候,北洋水师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没有炮弹,或者炮弹不符合炮管,北洋水师的兵官当时还要找代替炮弹的东西。有炮弹,而且打中了日本的吉野号,但是,炮弹并没有爆炸。所以在当时,北洋水师是肯定失败的。

在北洋水师失败的时候,清政府也调遣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来救援。他们的情况和北洋水师差不多,甚至比北洋水师更差。

但是当时的日本,确实举全国之力来发展海军,而且当时他们已经完成了明治维新。

所以中国不论在制度上,还是在海军上,都败给了日本。


程英陶

有胜利的可能。关键是不要落进日本的圈套。只要主动出击,备战保障搞好,大胆计划好出击战略,发挥英国顾问的战术经验,购买先进的通讯技术,改革提升指挥系统。就算只靠北洋的船,也不会大败。在没有飞机的年代,吨位和数量的优势很重要。如果南洋的舰船战略性的配合干扰。赢面很大。甲午时日本开战时反复考量如果吃败仗的后果。事实上甲午是匆忙迎战的,输在战术层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