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必須有,這種家長是什麼心理?

現在跟風報班已經成了一種常態,家長們一定要擦亮雙眼,更不能在教育上盲目跟風。

​​​現在的父母,無論家境如何,只要別的孩子都有的東西,都要給孩子買一模一樣的帶回來。無論是玩具還是興趣,別人家的孩子有滑板,好,買!別人家的孩子學鋼琴,好,學!別人家的孩子被送去學英語,好,學!總之是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們家孩子一樣都不能落下。

家長這種跟風做法,並沒有為孩子考慮清楚,也不知道孩子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只是一味盲目從眾。那麼這樣到頭來,孩子真正又能得到什麼呢?

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必須有,這種家長是什麼心理?

有這麼一對父母,也是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家孩子必須也有的主,每次帶孩子出去串門,看到親戚家的孩子有玩具車,回家就給孩子買;看到鄰居家的孩子有新奇東西,問清楚回家也給孩子買一隻。後來不用等這對父母看到什麼,孩子直接告訴爸媽別人有什麼,然後讓爸媽給自己去買。

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時候,這對家長也是看別的孩子在學什麼,就給自家孩子學什麼,結果到頭來孩子什麼都沒有學會,家裡反倒投進去不少錢,變得生活拮据。

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必須有,這種家長是什麼心理?

家長在給孩子買東西或者報興趣班的時候,千萬不要出現跟風現象,一定要有主見,根據孩子特長挑選最合適的興趣班,不要盲目跟風,也不要隨便聽信報班老師的話,覺得哪個流行就學哪個,這樣是不行的。

那麼為了避免家長們出現盲目跟風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做才好呢?

首先,家長在決定給孩子買東西或者報班之前,先根據孩子自身情況作出判斷,孩子是不是需要、擅不擅長、喜不喜歡等,對孩子有沒有什麼意義與作用,先問問孩子需不需要、願不願意,否則孩子不喜歡甚至出現排斥反應,家長做出決定也註定沒有什麼收益。

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必須有,這種家長是什麼心理?

其次是瞭解孩子,瞭解孩子有哪些優點、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只有家長了解孩子,才能給孩子最合適的選擇。

最後就是家長一定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獨特性,相信孩子與別人不一樣,這樣也能阻止家長盲目跟風。現在跟風報班已經成了一種常態,家長們一定要擦亮雙眼,更不能在教育上盲目跟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