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臺灣 被佔領百年 中國:不還就動武

中國的版圖在元朝時曾經直接蔓延到歐洲,而清朝的版圖同樣不小。這片遺失的領土,便是中國版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這片中國領土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與外蒙古車臣汗部、土謝圖汗部之間,是一片水草豐美的寶地。

這片中國領土相當於2/3個臺灣 被佔領百年 中國:不還就動武

在康熙三十年“多倫諾爾會盟”之後,清政府最終確立了對漠北蒙古的直接統治,今天所講的這片領土也被作為禮物貢獻給清廷,就此成為清代最大的皇家牧場。在軍機處滿文錄副奏摺中,就曾記載該地向清朝進獻六萬七千二百一十隻羊,乾隆在其37年11月23日還曾親自硃批。

這片中國領土相當於2/3個臺灣 被佔領百年 中國:不還就動武

迄於清末,該牧場直隸於內務府,也就是說,這片土地既不屬於內蒙古六盟,亦非也不屬於蒙古轄區,而是歸清朝皇傢俬人所有。

但在清末後,由於清政府中央權威的沒落,內憂外患下,外蒙古也伺機發起所謂的獨立運動。而這片豐美的草場,也就首先成為他們的目標。到了清政府倒臺後的民國初期,外蒙古終於按捺不住,開始侵略此地。

而這片中國土地,也在此時作為爭議地點處於飄搖之中,它就是達裡岡愛(又譯達裡岡崖)牧場。

這片中國領土相當於2/3個臺灣 被佔領百年 中國:不還就動武

早在1912年7月,袁世凱就曾致電哲布尊丹巴八世,要求蒙古人對他們業已佔領的達裡岡愛作出賠償,否則不惜出動軍事打擊。“若不能履行這個要求,總統讓蒙古五大臣全部到北京來,否則就派遣軍隊進行威脅”。

這片中國領土相當於2/3個臺灣 被佔領百年 中國:不還就動武

可達裡岡愛作為名義上的中國領土,卻一直事實上被外蒙古所佔領。

到了1919年底,緩過氣來的國民政府施壓,恢復了對外蒙古的統轄。可到1921年初,一隻由白俄溫甘倫男爵率領的白衛軍又入侵我國外蒙古地區,扶植哲布尊丹巴八世再次登基,宣佈了外蒙古的第二次獨立。

這片中國領土相當於2/3個臺灣 被佔領百年 中國:不還就動武

到了1921年7月,蘇俄又打著維護自身周邊安全的旗號,不顧中國政府的嚴正拒絕和反對,無理出兵我國外蒙古,在消滅白衛軍後,趁機組建“蒙古人民革命政府”,讓哲布尊丹巴八世第三次登基。

雖然蘇聯在後來1924年的《中俄解決懸案問題大綱》中承認外蒙古是中國領土,並且表示尊重中國政府在外蒙古的領土主權,但從1921年白衛軍叛亂起,中國政府早已實際上喪失了對外蒙古的管轄權。

這片中國領土相當於2/3個臺灣 被佔領百年 中國:不還就動武

而達裡岡愛這片面積約二萬三千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分之二個臺灣的中國領土,也就被外蒙古掠奪而去。這豐美的草場,也就轉身成為而今蒙古國畜牧業最發達的省份——“蘇赫巴托爾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