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朝代高考作弊最容易?此朝已有槍手公司 小抄竟可以這樣藏

今天又開啟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時間了,在經歷兩天心理、生理、智力、體力的較量之後,又有一大批學子即將走入大學校園。

高考本來是最公平不過的事情,但考試歷來都免不了混入一群投機取巧,意圖靠一些不光彩的手段矇混過關的人。

哪個朝代高考作弊最容易?此朝已有槍手公司 小抄竟可以這樣藏

考試作弊是一種極為不道德的行為,但很顯然,考試作弊又是一種屢禁不止的行為,從古至今,概莫能外。今天的高考如此,在古代,缺乏那麼多技術手段的偵測,作弊行為更是五花八門,令人瞠目結舌。

最簡單直接的作弊手段就是“夾帶”了,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打小抄”,據說早在唐朝就有了,一直持續到今天。

哪個朝代高考作弊最容易?此朝已有槍手公司 小抄竟可以這樣藏

考生將考試內容用極小的字抄寫到隨身物品上,比如衣服、鞋襪、食品、蠟燭、硯臺等等,當然,還有寫在身上,甚至私處的。

除此之外,由於古代考場不設廁所,所以考生必須在考棚內用自帶的便器解決排洩問題,那麼把小抄夾帶到臭烘烘的便器中就成了夾帶中最絕的一招。

不過,這不是古人作弊的極限。因為明朝作弊現象嚴重,所以明朝科舉檢查格外嚴格,甚至要切開所帶食物,還要檢查下體。但是,古人的想象力足以讓我們驚歎。

哪個朝代高考作弊最容易?此朝已有槍手公司 小抄竟可以這樣藏

馮夢龍《古今笑史》記載了一則重口味的事蹟。萬曆辛卯年(1591年),南京考場搜出來一個考生作弊的紙條。紙條竟然藏在他的肛門裡!該考生被抓到之後,竟然拒不承認,說是前面的考生扔的。

他前面那位考生哭笑不得,說,“我怎麼就扔那麼準,一下扔你屁眼裡了,再說,你就撅著屁股等著我來扔麼!”(“即我所擲,豈其不上不下,剛中糞門?彼何為高聳其臀,以待擲耶?”)

古代與現代通用的另一種作弊手段就是找人替考,據說這一手段也是從唐朝開始就有的。古代沒有照相設備,不可能一一對照考生信息。於是,大量的考生找人替考,古代叫“槍替”。

哪個朝代高考作弊最容易?此朝已有槍手公司 小抄竟可以這樣藏

唐杜佑《通典選舉五》記載當時的考試替考造成的結果是,“入試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晚唐著名的大文學家,“花間派”的開創者溫庭筠就是當時著名的替考,據說他能在考官的重點盯防下,同時為八個人答完考卷。

到了宋朝,商業發達,作弊竟然發展成一個產業。一個作弊團隊由首腦(把頭),招攬顧客的營銷人員(兜攬)和下場替考者(假手)組成,共同瓜分作弊帶來的鉅額財富。

當然,最厲害的作弊手段莫過於疏通關係,買通主管考試的官員了。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曾經講述了一件由皇子指使的科舉舞弊案,雖然這一事件歷史上並未發生,但是可見這種級別的案子涉及的上下關係錯綜複雜。

我們熟悉的人物裡,有兩個著名的人物都與科場舞弊案件有關。

一個是風流才子唐寅唐伯虎。

哪個朝代高考作弊最容易?此朝已有槍手公司 小抄竟可以這樣藏

明弘治十二年(1499)他與江陰鉅富之子徐經一共赴京參加會試。當時的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東陽。兩人都是當世大家,出題生僻晦澀,考生大多發揮不佳。然而,有兩張試卷脫穎而出,文采斐然,主考程敏政驚喜地說:“這兩張卷子一定是唐寅和徐經的。”這句話被人聽說之後,廣為流傳,於是人們懷疑徐經和唐寅賄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試題,才能答得如此之好。該案震驚朝野。經過一番徹查,雖然並無真憑實據,但卻令唐伯虎終生揹負陰影,鬱郁不得志。

另一個則是魯迅先生的爺爺。

哪個朝代高考作弊最容易?此朝已有槍手公司 小抄竟可以這樣藏

魯迅先生的祖父周福清想為自己的兒子周伯宜(魯迅的父親)謀個功名,於是買通了鄉試主考。不想,事情洩露了,周福清被判了斬監候(等於現在的死緩)。魯迅的父親也被革去了秀才功名。魯迅的爺爺後來花光了家中錢財,仍在監獄中過了六七年才被釋放。

要知道,清朝對於科舉舞弊的懲罰是十分嚴格的。《大清律例》對於舞弊者一般處以以下懲罰:戴枷三個月示眾,杖一百,發配邊疆充軍。嚴重的甚至可株連九族。

哪個朝代高考作弊最容易?此朝已有槍手公司 小抄竟可以這樣藏

最後,希望所有參加高考的同學們能夠遠離作弊,各憑本領,金榜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