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书,我连孩子的段子都听不懂了!

不读书,我连孩子的段子都听不懂了!

上一周我们妈妈V帮举办了一场母亲节轰趴,地点是在阅城民宿,在天台上,对面就是城墙,每个妈妈都摆拍了一张照片。

不读书,我连孩子的段子都听不懂了!

没错,照片里的人就是我,请忽略照片的粗糙度!

从这照片可以看出,其实在每一个女人心里,读书是女神的首选,是优雅的标志。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真不是瞎说的,真正爱读书的女人,那种内在的气质是四处散发的,真不是像我这样摆拍出来的。

说到这个气自华,我想到有一年夏天,和朋友一起去青海湖游玩,天蓝水蓝,显得云朵也那么白,当所有人正陶醉时,只听到一个姐们的声音:这云真像一口痰!瞬间是不是想干呕!比喻很形象,但确实有点恶心......

后来天快黑的时候,真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但又是那个声音传来:卧槽,这么多鸟,真他妈的太好看了!如果前一句是无心,这一句也是无意,我只能说,姐姐,你得读读书了,词穷也就罢了,说起话来能不能不这么low到爆,而且还在大庭广众之下!

说到读书,在一期的《逻辑思维》中,罗振宇讲过:他曾经在一个读书论坛上,听到一个学者前辈说:“现在劝别人读书,尤其是读和技能无关的闲书,我都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没用嘛。我总不能对着那些急着挣钱的人,天天说陶冶情操吧?现在劝人读书啊,不理直气壮喽。”

要说之前,我就很认同这种说法,一天忙的要命,不考证,不晋职称,跟挣钱没半毛关系,再说了,即将到来的是大数据时代,读那些书有啥用?

但自从有了孩子,尤其是上了学以后,我就深深的体会到,陶冶情操不仅是内外兼修了自己,更是对孩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自己而言,到底有什么用,先看看这个例子:

前几天刷段子,刷到这么一条:这两天五一放假,我送朋友坐高铁。临上车前,我淡淡地说:“我去买几个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朋友愣了一下,幽幽地望着我:“都快走了,你TMD还不忘占我的便宜!”

你有没有听懂,说实话,我和很多人一样表示没有听懂,但人家听得懂的人则长吁一口气。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句话出自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是朱自清父亲送儿子上火车前说的。

还有,昨天有妈妈告诉我说:他儿子回来说同学叫他阿斗,她就问儿子怎么回击的,儿子说:我叫他是糜夫人!

我看朋友笑的那么开心也跟着呵呵一笑,其实一脸懵逼!

这也难怪不少段子下面都会有这样的调侃:请问看段子需要什么学历,博士够吗?

因为现在的段子可谓是五花八门,涵盖了各门学科的知识,不只是你呵呵就能理解的了。

不读书,我连孩子的段子都听不懂了!

所以说这年头,不好好读书,或者不读他个几本文学书,没有点知识储备,别说聊天讲段子了甚至听段子都听不懂!

以前看蔡康永,觉得他丑,而且丑相中还带些凶样,

可是看《奇葩说》的时候,觉得他简直就是神一级的人物。

不管辩论题目有多没节操,他都可以讲得很高尚。不管对方多么屎尿屁黄赌毒,他都能巧妙地拗回来,回归文艺和优雅。他的用词永远柔软,姿态永远轻盈,永远显得对方像个XX。

蔡康永说自己的这种神奇的能力,正是拜读书所赐。

不读书,我连孩子的段子都听不懂了!

还有矮大紧的高晓松,近两年真是吸粉无数,还有男神胡歌,更是书不离手!

所以,很多你以为是靠脸吃饭的人,其实是借书上位。

对孩子而言,先看看今年的教育改革:

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

将最大限度地提升全体学生的广泛阅读水平,让每个学生在全程12年的基础教育中逐步建立感兴趣的学科方向。通过中考、高考的强势变革引导学生从幼升小开始广泛阅读、见多识广。哪个学生的知识越宽广、体系越健全,哪个学生就会成为教改重大变革最受益的群体成员。

再来看看2017年北京高考题:

不读书,我连孩子的段子都听不懂了!

 没有广泛的语文阅读积累是很难完成的。

这是不是说只要孩子广泛阅读就可以了,是,可以,可是谁家的孩子能如此持之以恒的阅读书籍,独立自主地思考,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只有和孩子一起读书,才能和他们一起讨论,帮助并引导他们有更多维度的理解和思考。就算我们没有那么深的功力,起码不会和他们聊起来连内容情节也说不出来吧!

一想到只要读书就能变好,你是不是想立即疯狂购书,——似乎只要占有这些书籍,知识就已经变成了自己的一样。但真到翻开书,就兴趣全无了。

阅读体验和想象相差十万八千里,远不如刷手机来得轻松有趣。

没过几天,书就再也翻不动了。

我猜,你的书柜里还有不少没有拆封并且落满灰的书吧?

其实这都是情绪决定的读书,就好比看到人家会健身、摄影、画画时,肾上腺素就开始飙升,马上表示自己也想学也想要,往往会倾向于半途而废,最终倾向于一事无成。

我们读书需要的是「理智决定」,要想好为什么要做、怎样去做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等问题,这样更容易让想法变成现实。

在这里我还要说另一种状况,就是有的人一直坚持阅读,并且读得多,读得快,一年上百本,但读了那么多书,却没有任何改变,甚至脑子更乱了。

所以说读书这件事虽然好,但坑却不少,不是想读就能读的。

其实这就是咱们经常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只是阅读的第一步,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从三月份到现在,我们已经读完四本书了,每次读完当天的内容,让我最享受的就是读书评,看咱们的读书群里的妈妈们对内容的理解疑惑解析,这样促使我对读过的内容不局限于情节,而是有了更多的思考。现在读书的时候就会加进去一些自己的见解,而且也会自己写一些书评,思路好像开阔了一点,虽然这是一点小小的进步,但却让我相信:

一个人读书是有局限性的,

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

一个人不容易坚持,一群人不会轻言放弃!

也许书里的东西并不能真正解决你的实际问题,但总比你瞎想要好些,对吧!

读书,不是非要做的事,而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是为了成为更出色的人,唯一能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