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闹情绪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孩子闹情绪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前面我们分享过《孩子的作业越写越乱,他是在跟你做对吗?》,从是我们了解了“情绪脑”是怎么打败“理智脑”的,明白了帮助孩子面对感受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分享一下: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帮助孩子面对感受,实际上就是帮助他们处理各种负面情绪。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六月雨水多,天气说变就变,用六月的天形容孩子情绪的变化,说明孩子情绪不稳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做父母的天天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

有位妈妈遇到这么一件事情:有一天,儿子放学回来,一脸的不高兴,一问才知道:他把好不容易攒够的准备买玩具的100块钱丢了。

遇到这种事情,你会怎么处理呢?

孩子丢钱丢东西这种事儿是很普遍的,丢了钱不高兴也是很自然的事,家长的应对也是各有千秋:

有人可能会说:“谁让你不管好钱,现在丢了你又难受,能怪谁呢?”结果多半是孩子更难过、生气,觉得“我都已经够难过了,你还来批评我!”下次可能就不跟你说了。

还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没事,丢了就丢了,妈再给你一百。” 这样孩子的习惯不会改,甚至觉得丢钱无所谓,反正我家有钱;也可能觉得:说得轻巧,这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

家长的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否定孩子的感受,也就是他们不能耐受孩子的不高兴,希望这件事情赶快过去,对于孩子以后如何更理性地面对类似情况没有帮助。那么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那么,关于面对感受,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今天我就分享一下帮助孩子面对感受的四个技巧:

  1. 安静专心地倾听

  2. 说出他们的感受

3. 用一个简单的词回应感受。“嗯、哦、这样啊”

4. 对现实中不能实现的事情,用幻想的方式完成

看起来挺简单的,但具体怎么用呢?

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孩子期中考试没考好。妈妈可能会说:“我跟你说让你好好复习,你就知道在那看电视,看,考砸了吧?”或者说:“没事,你下次细心一点就行了。”实际上,前一种说法是指责,后一种说法是否认,这两种说法都是否定孩子感受的做法。

如果运用上述四个技巧,我们可以这样处理:

首先要尽可能放下手边正在做的事,也就是专心地听;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专心地听,说听就听嘛,我干活也不影响啊。这个我有个经历:女儿小的时候,常常会兴冲冲地跑过来跟我说一些事,我一边干活一边听着,她说着说着就会停下来问:“你在听吗?”我说:“听着呢。”她就会问:“我刚说的啥?” 她这是在考验我到底有没有好好听,这说明她开始怀疑我对她的事情是不是感兴趣,搞不好就不想说了这也是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大了,什么话都不跟家长说了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那以后,当我感觉她说的事情比较重要或者是她遇到了什么烦心事的时候,我都会停下手边的事,听她说完。如果当时停不下来,我会告诉她:“你等一下,我把这点活儿干完,我就能专心听你说了。”

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说出孩子的感受:“哦,这次没考好,你心里一定挺难过的!”为什么要说出感受呢?我记得有次和老公闹别扭,跟几个闺蜜抱怨,有人劝我别生气、有人忙着给建议,这时候有人说:“要是换了我,我也很生气!”我顿时有被理解的感觉。当我被情绪淹没时,给建议是没用的,不让生气会让人更生气,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并且能说出我的感受,我的情绪就会很快地宣泄、恢复理智,即便她们不能直接帮我解决问题,但当我恢复了理智,我发现自己原本就有能力处理好这些问题的。

或者我们用一个词来回应她,说“哦”,然后孩子可能还会继续说:“我发现这次没考好,第二单元有几个地方没掌握,这下我得好好看看”,看,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最后,我们还可以用幻想的方式满足她:如果我们现在有个隐身衣,偷偷的跑到老师办公室去,把那个没答完的题答完就好了。这个虽然不能改变她的成绩单,但会让他感觉好受一点,他的情绪好了,理智恢复了,也能更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很多家长会说:那你这样不是把孩子惯坏了吗?

这里我要补充一点:接纳孩子的感受 不等于 接纳不恰当的行为,两者并不矛盾,也就是说你可以在面对感受的同时纠正孩子不恰当的行为:上面我们说的你用“哦”简单回应的时候,看起来没批评、没讲道理,但在孩子情绪好些之后,大一点的孩子孩子往往会自己分析哪里没做好,就像上面那个例子里那个孩子说的:“我发现这次没考好,第二单元有几个地方没掌握,这下我得好好看看”;如果是小一点的孩子,他还不会自己分析,你还可以帮他培养分析原因的习惯:“妈妈知道你考不好,心里很难过。那为了让下次考得好点儿,咱们现在能不能一起分析一下这次没考好的原因呢?”如果分析的原因是他哪些地方没复习到,那么下一次他可能就提前准备了。

所以,不管是他自己分析,还是你帮他分析,在他的情绪被接纳的同时,他的行为也可以得到正面的引导或纠正,不仅不会惯坏,还能让孩子的学习和性格都变得更好呢。

现在,回到丢了钱的孩子。我们可以先专注地听他说;用简单的“嗯、哦、这样啊!”回应,以鼓励他多说一些;也可以说:“嗯,丢了一百块钱买不了那个玩具车了,真难过啊!”我们还可以说:“唉~如果那一百块能飞回来就好啦!”或者我们还可以问:“丢了辛辛苦苦攒下的钱,确实挺难过的,那你下来打算怎么办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启发他自己找出补救或改正的办法,培养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好,我们现在再一起回顾一下,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面对孩子感受的四个技巧:

1.安静专心地倾听;

2.说出他们的感受;

3.用简单的词回应他们的感受:“嗯、哦、这样啊…” ;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最后你要记住:接纳孩子感受的同时纠正孩子的行为,不仅不会惯坏他,反而会让他更学会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更好地关照自己,也能跟别人更好地相处,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

这四个技巧看起来简单,但超级实用,当然你刚刚开始用的时候,可能会不习惯、想不起来用或者觉得没有用,这都是很自然的,因为改变我们几十年来形成的沟通模式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就比如,你很可能还没等安抚好孩子,自己就已经发飙了,那么,当父母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你可以继续关注我们,后面有机会我们会聊一聊:“孩子总惹我们生气,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