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这几个概念父母应该知道

你想“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这几个概念父母应该知道

文|爱子淘学-胡老师

你想“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这几个概念父母应该知道

1

“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赢得”孩子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

“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这两种品格都非我们所愿。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你想“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这几个概念父母应该知道

2

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觉的概念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孩子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如果出现赞扬、快乐的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

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

你想“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这几个概念父母应该知道

3

赢得合作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记住,孩子们在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

a.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b.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c.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d. 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你想“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这几个概念父母应该知道

4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

我们说话的语气往往最能准确地表达出我们言语背后的感觉,这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

当一个人问“你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时,既可以用一种责备和羞辱的腔调,也可以用一种表达同情和兴趣的语气。既可以营造出一种让人感到亲近和信任的气氛,也可以造成一种疏远和敌意的氛围。

令人奇怪的是,居然有那么多大人相信,在他们制造出距离和敌意而非亲密和信任之后,他们能够对孩子造成积极的影响?

你想“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这几个概念父母应该知道

5

阿德勒的基本概念

a. 孩子是社会人

孩子随时随地都在做着决定,并形成着对自己、对世界以及对应该做什么才能求存或成长的信念。

当他们“茁壮成长”的时候,他们就在发展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见第一章),而当他们处于“求存”状态的时候(努力地想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大人通常会将其看作不良行为。

当你能够把不良行为看做是孩子们的“求存模式”的时候,你对不良行为的看法是否就不一样了?

你想“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这几个概念父母应该知道

b. 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孩子的首要目的就是归属。德雷克斯说:“孩子们的察觉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有时候他们对于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想法是错误的,并且其行为方式所达到的后果往往与其目的背道而驰。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为什么有些大宝在二宝到来的时候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

“当阿黛尔(2岁)的妈妈带着刚出生的小弟弟从医院回到家里时,阿黛尔发觉妈妈给予小宝很多的关注。糟糕的是,阿黛尔将此解释为,这意味着妈妈爱小宝宝胜过爱她。这并非事实;但阿黛尔的看法比事实更重要,她的行为将取决于她所相信的事实,而不在于真正的事实。阿黛尔的目标是想要重新获得她在妈妈心中的特殊地位,并且她错误地认为达到这一目的的办法就是表现得像个小宝宝,因此她可能会需要奶瓶、会把臭臭拉到裤子里,并且爱哭。结果,她适得其反,妈妈对此感到沮丧、很厌烦,而不是充满爱意和亲切。”

你想“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这几个概念父母应该知道

c.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请你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他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

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成这一目标的孩子,你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你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

你想“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这几个概念父母应该知道

d. 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

德雷克斯常常说:“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其原因就在于,如果我们替孩子做的太多,就剥夺了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他们反而会认为自己需要别人的照顾,或者他们“理应”享受特别的服侍。

可以和孩子一起列个清单,问问孩子:在家里有哪些事情是你可以自己来做的?

e. 平等

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阿德勒所说的平等,是指所有的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

你想“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这几个概念父母应该知道

f. 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犯错误看作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要是我们能听见一个大人对孩子这样说话该有多好:“你犯了一个错误,太好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注意是“我们”,而不是“你”,在孩子犯的大多数错误中,我们都难辞其咎。

g.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 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 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 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你想“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这几个概念父母应该知道

“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的前两个——承认与和好——为第三个R(解决问题)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在充满敌意的气氛中试图解决问题绝对不会有好效果。

当大人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冲突(而且,任何冲突都至少是在两个人之间发生的)承担起责任时,孩子们通常都愿意仿效大人作出榜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