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让生命得以延续”

“拯救一条生命,挽救一个家庭”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在朋友圈我们常能看到

这类筹钱治病的“轻松筹”文字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在病痛和灾难面前

人们常容易感叹生命的脆弱不堪

也愿意为身边有困难的人

伸出援助之手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因此大多数人看到

这类转发都不会有什么怀疑

心想充满爱心的事不至于有花招吧

直到这一条消息的出现…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我们才幡然醒悟

原来在有心之人眼里

这已然成为了

敛取非法之财的“捷径”……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乱象:网络募捐频遭诈捐质疑

网络募捐进入公众视线的同时

一些不规范的网络募捐

甚至诈捐行为

也在屡屡刺激着公众敏感的神经

● 筹款目标金额超过所需医疗费用

● 网络募捐的善款未专款专用

有媒体曾报道,女婴重症住院,家人称无力承担医药费,在轻松筹平台发动募捐,筹到10万元善款,在女婴不幸去世后一个月,她的父母在朋友圈却晒出了旅游、吃喝的图片,网友质疑善款挪为他用,称“受到了欺骗”。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在争议背后

通过网络募捐平台发起个人求助项目

平台是否会对相关信息进行审核?

筹得善款是否有人监管?

实测:假病历筹款 平台轻松通过

早在3月份的时候

对病例诊断的审核进行过调查

同样也进行了实测

结果仍然“不出所望”

他也成功地发布了

虚假的筹款信息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平台审核部门形同虚设

5月31日轻松筹官方微博

发布了一条整改措施

但根据实测

整改中四条有三条都没做到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据悉

三个募捐平台内部均设有审核部门

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负责核查项目真实性

轻松筹平台客服人员表示,初审是审核诊断证明、病历等医疗证明,复审是审核收款人信息

如何判断患者目标金额是否夸大?轻松筹平台客服称,会让患者咨询主治医生进行评估,由此制定目标金额,如果审核人员认为患者所患的病,不需要这么多金额,审核人员会帮他进行修改。

事实果真如此吗?

各平台有按承诺的方式

进行核实吗?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实际上利用别人代开的虚假证明

是完全可以通过审核的

审核人员只能表面上

辨别申请人提交的资料

并不能确认这些资料的真假

让项目更真实 “千军万马”来相助

为了让申请的筹款项目更具真实性

轻松筹做了一个实名为Ta证实的功能

但是这一块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无非就是填写手机号加验证码即可进行证实

很多用假资料进行筹款的人

会有专门的群帮助其进行证实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通过低价邀人发布筹款链接到朋友圈

以蒙蔽其他不知情者

还有人专门录制了一个视频

如何利用轻松筹在35小时筹款十万块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而在申请提现时,三家平台均要求填写资金用途,审核通过后将在1个工作日内打款。提现成功后,即使不提供善款流向的明细凭据,三家平台的工作人员也并未致电联系,也不支持原路退还善款

虽然网友可以实名证实求助信息的真实性,也可以对求助信息进行举报,但上述平台均未要求发起人必须公开善款流向的反馈信息。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但只有平台方明知求助者发布虚假信息骗捐,仍然允许该求助信息被传播的情况下,才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苏州普法微提示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总的来说,筹款平台确实帮助了很多需要钱来治病的患者,但也确实存在利用规则漏洞从中骗钱的人。

捐赠行为可依法撤销

根据合同法第186条规定,资助者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在筹款项目结束之前,包括筹款目标达成之前和求助者选择提前结束筹款之前,这期间赠与财产未提现至求助者账户,即赠与财产的权利未转移至求助者名下,资助者要求撤销捐赠于法有据。“轻松筹”本身也已设置了相关程序,解决资助者在筹款项目结束前的退款问题。

虚假求助或面临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不法分子利用“轻松筹”平台,通过虚构信息的方式骗取资助者的捐款,达到一定数额,即符合诈骗罪的情形,将依法面临刑事制裁。

网络平台为广大有困难的病人

提供帮助值得赞赏

但是审核方面是不是该严谨一点?

那些利用大众善意、爱心、同情

来圈钱的产业链

是不是应该制止一下?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一棒子打死是不对的

以偏概全更不应该

让大多数人看清事物背后的逻辑

不要让自己的爱心与同情

变成他人获利的工具

你对此事怎么看?

你有在朋友圈转发过捐款信息吗?

你有参与过网络捐款吗?

在下方留言吧~

-往期精彩-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揭秘|假病例筹款20万,朋友圈公益“募捐”正在消耗你的善心!

苏州普法(etongshuofa)综合整理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