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大力招商引资 外资企业达760家 累积招商约3500个 合同投资额突破万亿元

重庆两江新区大力招商引资 外资企业达760家 累积招商约3500个 合同投资额突破万亿元

由二产向三产转移

第三产业GDP占比超五成

一组数据折射出两江新区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对比成立之初,两江新区的第一产业占比从1.7%变为了0.8%,第二产业从52.8%变为了48.5%,第三产业从45.5%变为了50.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两江新区已初步构建‘3331’产业体系,重点打造汽车、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三大产业,这个跟重庆市的产业结构高度契合。”会上,两江招商合作局副局长张可介绍道,“同时我们还打造机器人、3D打印、环保、通航、现代金融总部、跨境贸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截止到6月15日,2018年两江新区共新签约项目111个,合同投资总额539.4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1个,新签约服务业项目80个。

三大优势产业持续发力,其中汽车产业产量年均增长率10%,在全市占比达到76.3%。此外,电子核心部件产业链条逐步完善,“芯、屏、器、核”四大产业领域初具雏形。2017年,两江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1415.4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7.9%。2017年两江新区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46.5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8%。

第三产业发展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两江新区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从第一家民营银行富民银行落户;到一粒豆子不产却成立全球咖啡豆交易中心;再到华侨城、际华园、阿里巴巴、唯品会、普洛斯等一系列知名企业入驻…两江新区可谓是“修筑黄金巢、引得凤凰来”。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两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代服务业逆势上扬。尤其是金融板块,GDP占比达到14.7%,这一数据还在以每年20%的增长率在增长,这意味着新区已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态服务,为新兴产业和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资本储备。”张可说。

随着京东方、北京现代、奥特斯、猪八戒、华侨城欢乐谷、阿里巴巴、腾讯、紫光集团等重大项目落户,推动两江新区成为全市重大项目和主导产业的主要承载地。未来,两江新区将重点围绕金融、贸易、服务外包、物流等等来打造九大产业集群。

世界500企业超半数落户

两江新区成全球重要投资目的地

而两江新区的迅猛势头也备受外资企业看好。 6月,在两江新区水土高新生态城的一间厂房内,重庆万国半导体12英寸功率半导体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生产项目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作为重庆首家集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为一体的半导体生产制造企业,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

这是一个在当地备受关注的项目,许多人将其视为重庆加快发展芯片产业的重要标志。今年以来,集成电路产业在重庆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培育千亿级产值规模的“重庆芯”,成为西部最大工业基地的重要目标。

有数据显示,2017年两江新区实际利用外资33.87亿美元,占全市的1/3,合同外资43.34亿美元,占全市的将近1/2。进出口总额1652亿元,占全市的36%。

截至2017年底,两江新区外资企业760家,占全市外资企业的12%以上。世界500强企业147家,占全市世界500强企业的52%。

此外,国际化的平台也在两江新区这块热土上不断加码。

目前,为更好地承接国际合作项目,两江新区布局了中韩、中日、中瑞、中意、中新、中德等在内的系列国际产业园,有针对性地促进项目引进、产业互动、贸易往来、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等国际合作。目前,韩国现代、日本日立、德国大陆、瑞士皮拉图斯、意大利欧菲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外资企业已积极入驻两江新区。

今年5月,两江新区管委会正式印发《两江新区加快推进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方案》,两江新区将进一步推进国际产业合作,在已有的中新、中德、中意、中瑞、中韩、中日等产业园的基础上,还将推进中以、中英、中美等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计划到2020年,累积聚集以上重点国家外资项目250个,自2018年到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20亿美元。

以自贸区、中新项目为引擎,两江新区外资引进实现“加速度”。2017年,两江新区落地登记外资企业937户,投资总额1766.14亿元,注册资金1142.85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15.51%、27.91%、28.53%;注册资本、投资总额连续位居全市第一。

智能制造引领高品质发展

战新产业占比有望突破30%

从大陆集团投资2.8亿元建设研发中心,到人工智能独角兽商汤科技集中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再到年初,阿里巴巴最终敲定将中西部区域总部落户新区…越来越多独角兽企业将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科技金融和大数据人才培养等前沿技术应用到重庆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方面,助推重庆高质量发展。

“两江新区从成立之初的时候就大力高度重视我们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会上,张可坦言,两江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依赖的是竞争力,这个竞争力就来自高科技的发展,高科技企业的培育和引进。

截止到2017年,两江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共262家,占全市总数的13%,企业总数和新增企业数均居全市第一。2017年全年两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提高到26.9%,而这一数据在今年有望突破30%。

积极引领大数据、智能化服务实体经济提档升级,推动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两江新区还培养了猪八戒、易宠、重庆咖啡交易中心等本土企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长为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2017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产品343项,新增数量占全市新增数量的11.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42.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6.2%。

“两江新区正在大力的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战略,着重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一个转型升级和调整。”张可说。

就拿汽车板块来说,目前新能源汽车已奠定产业化发展基础。目前,新区内已形成以长安福特、长安、力帆、金康等新能源乘用车企业为代表的整车研发生产体系:长安福特锂电池pack生产线、长安电机及电池系统项目、众联电驱动、力帆4G锂电池工厂、五龙正极材料工厂等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配套项目也开始起步,以特来电为代表的充电桩建设和以新能发、新能融、盼达为代表的运营项目已全面铺开。

力争到2020年,两江新区工业增加值超过4000亿元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0亿元,其中,汽车产业产值达5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达到3500亿产值,装备制造实现1500亿产值,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