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細分市場狀態下我們能把握何種機會?

消費升級,細分市場狀態下我們能把握何種機會?

回顧過去到現在我國消費市場主要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49年到1978年左右。在第一個階段,中國的主要消費驅動力是人口,因為那個階段,整個消費傾向是國家性質的消費,國家統一分配糧油等等。在這個階段,誕生了一點點的中產階級,不是很多,誕生在大城市。我們消費的產品其實主要就是像手錶自行車縫紉機這種國家性質的產品。

第二階段

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一直到2008年移動互聯網的興起。這個階段,主要消費的驅動因素是經濟。因為改革開放以後經濟得到快速發展,這個時候整個中國社會的一個消費傾向是從國家轉移到家庭。因為在這個階段我們買東西,像1980年代老三樣,冰箱、彩電、洗衣機,1990年代的空調、電腦、VCD,都是以滿足家庭消費家庭性質的消費,以滿足家庭需要為目的的消費。

這個時候我們整個社會的消費形態,是關注大就是好,多就是好。我們買電視會買大的,整個工業化生產是大量生產,大量消費,並不太注重產品的本質的設計和生活美學。因為我們那個年代主要是東西都是很稀缺的,所以東西只要有,功能滿足,基本就OK了。

第三階段

大概是08年到現在,這個階段其實整個社會的驅動力,是消費形態,就是整個消費意識上來了,消費的傾向會從家庭轉向於個人,因為我們傳統買的是家庭用品,而現在我們買個人用品,比如買iPad、買手錶、買剃鬚刀,他其實只屬於我一個人,像這種個人的產品得到飛速發展,而且消費出現多樣化、差異化。比如說在原來我們只買1塊手錶,現在我們要買3塊,約會用一塊,商務用一塊,運動用一塊,消費出現細分,所以就誕生了很多新的細分市場。

2017年,被業內人士稱為“無人零售元年”。無人零售的無疑是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消費體驗。與此同時,以娃娃機,按摩椅為代表的新零售共享產品也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而在在目前線上流量獲取困難的大背景下,手遊機這種自助設備成了一匹黑馬,極有可能成為風口,比迷你KTV、共享按摩椅等似乎都要要略勝一籌,強大的手遊用戶群體為支撐,自帶流量屬性,背後延伸向能力不可限量,能產生更多的商業價值。

互聯網時代,人們更願意把錢投向更有趣、更具有社交屬性的商品。而手遊機恰好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從此打遊戲不在只是一個人的孤軍奮戰,你可以拉隊友,參團,甚至十幾個人面對面solo,可以帶參謀,也可以在公眾場合大秀技能與優秀的走位,手遊機,給了人們一種更舒適更貼心的線下體驗的選擇,更契合了商場去中心化,實現休閒、購物,娛樂,餐飲等為一體的綜合體驗場所。

對於消費者來說,為更深層次的精神享受付費,既提升了生活碎片化的時間利用率,更成為了一種彰顯身份的生活方式。北京二十多家手遊機鋪設場地的不斷壯大,受到越來越多的玩家與遊客的關注,是消費者願意為更好的體驗和享受買單的最直接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