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细分市场状态下我们能把握何种机会?

消费升级,细分市场状态下我们能把握何种机会?

回顾过去到现在我国消费市场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9年到1978年左右。在第一个阶段,中国的主要消费驱动力是人口,因为那个阶段,整个消费倾向是国家性质的消费,国家统一分配粮油等等。在这个阶段,诞生了一点点的中产阶级,不是很多,诞生在大城市。我们消费的产品其实主要就是像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种国家性质的产品。

第二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到2008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这个阶段,主要消费的驱动因素是经济。因为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这个时候整个中国社会的一个消费倾向是从国家转移到家庭。因为在这个阶段我们买东西,像1980年代老三样,冰箱、彩电、洗衣机,1990年代的空调、电脑、VCD,都是以满足家庭消费家庭性质的消费,以满足家庭需要为目的的消费。

这个时候我们整个社会的消费形态,是关注大就是好,多就是好。我们买电视会买大的,整个工业化生产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并不太注重产品的本质的设计和生活美学。因为我们那个年代主要是东西都是很稀缺的,所以东西只要有,功能满足,基本就OK了。

第三阶段

大概是08年到现在,这个阶段其实整个社会的驱动力,是消费形态,就是整个消费意识上来了,消费的倾向会从家庭转向于个人,因为我们传统买的是家庭用品,而现在我们买个人用品,比如买iPad、买手表、买剃须刀,他其实只属于我一个人,像这种个人的产品得到飞速发展,而且消费出现多样化、差异化。比如说在原来我们只买1块手表,现在我们要买3块,约会用一块,商务用一块,运动用一块,消费出现细分,所以就诞生了很多新的细分市场。

2017年,被业内人士称为“无人零售元年”。无人零售的无疑是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与此同时,以娃娃机,按摩椅为代表的新零售共享产品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在目前线上流量获取困难的大背景下,手游机这种自助设备成了一匹黑马,极有可能成为风口,比迷你KTV、共享按摩椅等似乎都要要略胜一筹,强大的手游用户群体为支撑,自带流量属性,背后延伸向能力不可限量,能产生更多的商业价值。

互联网时代,人们更愿意把钱投向更有趣、更具有社交属性的商品。而手游机恰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从此打游戏不在只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你可以拉队友,参团,甚至十几个人面对面solo,可以带参谋,也可以在公众场合大秀技能与优秀的走位,手游机,给了人们一种更舒适更贴心的线下体验的选择,更契合了商场去中心化,实现休闲、购物,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综合体验场所。

对于消费者来说,为更深层次的精神享受付费,既提升了生活碎片化的时间利用率,更成为了一种彰显身份的生活方式。北京二十多家手游机铺设场地的不断壮大,受到越来越多的玩家与游客的关注,是消费者愿意为更好的体验和享受买单的最直接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