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传令杀辱父大臣,传令使者与大臣错过,明宣宗:官复原职

明宣宗传令杀辱父大臣,传令使者与大臣错过,明宣宗:官复原职

文|和佛赏花去

中学课本有篇清朝蒲松龄写的短文《促织》。促织就是蟋蟀的别称,说的就是明宣宗年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因而明宣宗又被称为“蟋蟀皇帝”。明宣宗是明成祖朱棣最宠爱的孙子,明仁宗的儿子。明宣宗喜欢斗蟋蟀,但他并非昏庸之辈。当了10年皇帝开造了媲美“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仁宣之治”。

明宣宗传令杀辱父大臣,传令使者与大臣错过,明宣宗:官复原职

明宣宗15岁就跟朱棣御驾亲征,还平了叔叔朱高煦的叛乱。他还是明朝17帝中最有才的,诗词绘画都很有影响力。他和朱元璋和朱棣连年征战不同,采取无为而治,这样大规模的开资和消耗没有了,国家财富一下子充裕起来,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明宣宗也当起了富裕的太平天子。闻名世界的宣德炉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明宣宗性格不拘小节,他会让人排演杂剧来讽刺某个大臣怕老婆,他还会扮成校尉来到大臣的家里。高兴的时候,还赏赐了一名办事得力的太监两个宫女。

明宣宗传令杀辱父大臣,传令使者与大臣错过,明宣宗:官复原职

明宣宗为人很孝顺。尤其是自己的母亲张太后,母子关系和谐亲密。刚登基时,有人密告,翰林院侍读李时勉在朝廷上公然侮辱先帝明仁宗。明宣宗一听,这还得了,传令将李时勉带来要亲自审问。第一个传令使者刚走,他又派出第二名使者,直接拉到刑场砍了吧。要说这个李大人真幸运,遇到了第一名使者,来到皇宫,与第二名传令使者没走同一个门,结果错过立即砍头的灾祸。

明宣宗传令杀辱父大臣,传令使者与大臣错过,明宣宗:官复原职

明宣宗看到李大人厉声质问。李大人说明实情。原来,明仁宗在朱棣治丧期间,违反了不进酒肉,不近女色的规制,李大人写了奏疏揭了明仁宗的短。但李大人说,重要的是,仁宗继位时,朝廷并不太平,汉王、赵王虎视眈眈,明仁宗身体本来就不好,而当时的太子明宣宗在南京驻防,发生叛乱会很危险,所以才提醒明仁宗。明仁宗却看作对自己的侮辱。当时就让殿上金瓜武士打断他三根肋骨,撤职下狱。明宣宗还是明白事理,传令李大人官复原职。当李大人穿上官袍正准备下殿时,遇到了第二个传令杀他的使者。

明宣宗传令杀辱父大臣,传令使者与大臣错过,明宣宗:官复原职

请输入图片描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