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話題:“中國式過馬路”頑疾

面試熱點話題:“中國式過馬路”頑疾

背景資料

據相關部門統計,在每年的交通事故中,53%的致人死亡交通事故是由行人和非機動車過馬路闖紅燈引起的,這已經成為交通安全的主要殺手之一。

1、西安增設並啟用了10處行人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該系統4張照片即可鎖定闖紅燈行人。被抓拍的行人,需要前往現場設置的“交通教育處罰站”接受教育,行為嚴重的將面臨20元至50元現金處罰,違法行為將納入誠信系統。

熱點預測:近年來各地針對“中國式過馬路”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如:深圳的智能行人過街系統,此係統充分結合現有檢測、控制、語音、人臉識別、自動抓拍報警、ITS等技術,在紅燈亮起時,閘門關閉,將行人止步於閘門一側;在綠燈亮起時,閘門打開,將行人安全放行,同時對於闖紅燈的行人進行語音提醒、而且利用抓拍將抓錄到的違法行為即時顯示曝光於路口的顯示屏上,進行社會監督和被納入個人信用誠信系統。。 對此,你怎麼看?

熱點解析:

影響分析:1.對於中國式過馬路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2.是政府社會治理的一種創新,可以提升政府形象;3.對於行人來說也是一種保護,同時新技術有助於促使人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問題:1.技術問題:對於人臉識別系統它的準確性要進一步保障,以免出現人臉識別錯誤的問題。2.在抓拍到違法行為需要曝光在屏幕之時應該注意個人隱私的問題,以防侵犯的隱私。

對策分析:1.加強個人信息系統數據的共享和完善,儘可能的保障所錄入信息真實,不出現錯誤情況。2.注意個人隱私的保護,在大屏幕公示的時候可以隱去部分身份證號碼。3.加強交通設施的設置合理性。往往有的城市道路路網規劃不合理,注重主幹路建設,支路和次幹路密度達不到要求,導致行人和非機動車都被彙集到主幹路上;有的路口紅綠燈時間分配不合理,若是按規則過馬路,就得有足夠強的耐心和足夠快的速度。只有綜合治理,解決好人與車“路權”衝突,才能從根本上破解“中國式過馬路”。4.當然與此同時最重要的還是公民法律意識的提升,所以社會媒體、學校、企業、政府各方面還是應該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公民素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