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话题:“中国式过马路”顽疾

面试热点话题:“中国式过马路”顽疾

背景资料

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每年的交通事故中,53%的致人死亡交通事故是由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闯红灯引起的,这已经成为交通安全的主要杀手之一。

1、西安增设并启用了10处行人闯红灯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4张照片即可锁定闯红灯行人。被抓拍的行人,需要前往现场设置的“交通教育处罚站”接受教育,行为严重的将面临20元至50元现金处罚,违法行为将纳入诚信系统。

热点预测:近年来各地针对“中国式过马路”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如:深圳的智能行人过街系统,此系统充分结合现有检测、控制、语音、人脸识别、自动抓拍报警、ITS等技术,在红灯亮起时,闸门关闭,将行人止步于闸门一侧;在绿灯亮起时,闸门打开,将行人安全放行,同时对于闯红灯的行人进行语音提醒、而且利用抓拍将抓录到的违法行为即时显示曝光于路口的显示屏上,进行社会监督和被纳入个人信用诚信系统。。 对此,你怎么看?

热点解析:

影响分析:1.对于中国式过马路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2.是政府社会治理的一种创新,可以提升政府形象;3.对于行人来说也是一种保护,同时新技术有助于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1.技术问题:对于人脸识别系统它的准确性要进一步保障,以免出现人脸识别错误的问题。2.在抓拍到违法行为需要曝光在屏幕之时应该注意个人隐私的问题,以防侵犯的隐私。

对策分析:1.加强个人信息系统数据的共享和完善,尽可能的保障所录入信息真实,不出现错误情况。2.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在大屏幕公示的时候可以隐去部分身份证号码。3.加强交通设施的设置合理性。往往有的城市道路路网规划不合理,注重主干路建设,支路和次干路密度达不到要求,导致行人和非机动车都被汇集到主干路上;有的路口红绿灯时间分配不合理,若是按规则过马路,就得有足够强的耐心和足够快的速度。只有综合治理,解决好人与车“路权”冲突,才能从根本上破解“中国式过马路”。4.当然与此同时最重要的还是公民法律意识的提升,所以社会媒体、学校、企业、政府各方面还是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民素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