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感受|徐州市城乡建设局局长杨明:大手笔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谈感受|徐州市城乡建设局局长杨明:大手笔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如何加快老城改造和新城繁荣,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和吸引力,是全市解放思想再出发、对标找差新跨越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天四座城市,约4000公里行程,我市党政代表团访园区、进企业、看项目,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我目睹和感受各地城市建设发展的日新月异、产业转型发展的蓬勃生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建设系统,要学习借鉴四地深入解放思想、抢抓战略机遇、建设中心城市等方面的先进举措,好好消化、利用这些考察成果,启发自己求实创新的智慧火花,激扬大家开拓进取的斗志,推进新时代徐州城乡建设事业跨越发展。

谈感受|徐州市城乡建设局局长杨明:大手笔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气质。而这种气质渗透在城市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功能区。从中原要塞郑州,到天府之国成都,从改革开放窗口深圳,再到世界工厂东莞,来到这些城市,从最直观的城市建设风貌,就可以让人感受到这些城市的发展脉搏。看变化、比颜值、拼气质,这些城市建设的新理念给了我们此次思想解放之旅带来强烈震撼。

最深刻的印象,郑州城市的规划水平比较高,并且能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往的郑州有一种脏乱差的现象,但是我们这一次到郑州,真的是从内心带来一种由衷的震撼。从1998年规划一直坚持到现在,做得非常大气,做得也非常超前。郑州的决策者也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现在郑州的建设质量非常高,速度非常快,气魄非常大。郑州方圆2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没有棚改房和城中村。这两年我们徐州的棚改和城中村建设应该说做得也不错,但是一旦跳出徐州看徐州,和郑州相比,我感觉我们还是有差距的。这同时更加坚定了我们抓好棚改,抓好城中村改造的信心和决心。

谈感受|徐州市城乡建设局局长杨明:大手笔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亲身感受着四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在对比中找寻差距,在思考在探索路径,让我们对于徐州未来的建设有了更多的考量。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老工业基地转型中的徐州,同年国家首次明确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省委常委会把徐州作为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独立板块,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等,相关利好消息和政策都为徐州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下一步

我们首先重点

  •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准备用3年的时间把全市所有的棚改项目全部抓好,着力补齐城乡建设领域民生短板;
  • 围绕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一盘棋”、大手笔进行规划,坚持高质量建设,重点抓好六大类170项重点工程,补齐城市建设的短板,把中心城市的构成要素有机地凝聚起来,为我市建设中心城市打下深厚的基础;
  • 围绕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着力深化放管服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围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持续改进作风。

解放思想是漫长无际的艰辛求索。全市城乡建设系统干部职工将以此次思想解放大讨论为契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齐心协力,为推动新时代徐州城乡建设事业跨越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作者为徐州市城乡建设局局长 杨明)

谈感受|徐州市城乡建设局局长杨明:大手笔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