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與說之間——溝通專家沒告訴你的聊天訣竅

在聽與說之間——溝通專家沒告訴你的聊天訣竅!

◆“聽與說”黃金比例,巧妙引出真心話

善於引出對方真心話的人,通常也是個“談話回應高手”。

一個善於聆聽的人,不會自顧自地說些自己想說的話。他們懂得認真地傾聽,在對方說話時也會適時地發出“嗯嗯”、“原來如此”、“我懂我懂”來回應,同時能抓準時機告訴對方:“的確,這樣子真的蠻辛苦的!”藉此表達自己的想法。

只要不在對方說話時打斷他,對方就能暢所欲言。

其實不需要高深的技巧引導他人說出真心話,只要誠心地適時以點頭等方式回應,就能從對方口中獲得許多情報。

在聽與說之間——溝通專家沒告訴你的聊天訣竅

想學會讀心術,至少必須懂得真心傾聽的工夫。比方說,常常把以下話語掛在嘴邊的人,絕對不可能聽到對方的真心話——

“你說你很忙?我比你更忙啊!”

“通常都應該這樣做吧!”

“好!好!”

“不要只出一張嘴,要動起來啊!”

“很辛苦?大家都很辛苦啊!”

假如自己從頂頭上司的嘴裡聽到這些話,原本想訴苦的人應該也會立刻把話吞回去吧!

一個懂得傾聽的人,絕對不會冒出以上的話語。只要對方開始說話,能立刻安靜地看著他的眼睛,並適時給予回應,對方就會滔滔不絕地說下去,漸漸地便能聽到對方的真心話。

我們一直強調“必須適時給予回應”,但如果無法真誠地傾聽,恐怕也無法做出適當回話—假如認為“對方說話真無聊”,非但不能適時地回應,恐怕也會造成對方不愉快。

當我們傾聽別人說話時,請以真誠相待、認真聆聽,倘若不能做到這點,就無法誠心地給予對方最恰當回應,反而弄巧成拙。


◆與對方情緒同步的“反射話術”

有一種話術,只要將對方說的內容原封不動地重複即可,這種方式稱為“反射法”,如同讓對方的姿態反射在鏡面。

“昨天被主管叫去了。”

“喔~被主管叫去了。”

“你最近很努力喔!主管竟然這樣誇了我!”

“哇!被誇獎了耶!”

如上所述,只要掌握對方話中的關鍵字,以回應的方式重複一次,就可以讓對方心情頓時亮起,這即是一種“反射技巧”。

在聽與說之間——溝通專家沒告訴你的聊天訣竅

以反射話術溝通時,必須懂得如何截取對方的關鍵字。重點不在於重複對方發言中的字句,而是掌握並複述關乎“情緒”的話語,“情緒”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有時對方的談話中可能沒有出現關於“情緒”的字眼,這時候建議大家儘可能從對方表情掌握情緒,並重復該句話語,達到反射話術的效果。

“差不多又快到部門調動的時期了。”

“這個時期又將到來了。”

以上的例子並不是一個良好的反射話術。的確,他掌握了對方的關鍵情緒話語,但也只是照字面將話說出而已。如果是一次良好的反射話術,應該會是以下的對話:

“差不多又快到部門調動的時期了。”

“你一定感到『不安』,是嗎?”

直接看穿對方的“不安”並將其說出,這就是一種能善用同理心的良好反射語句。

總之,當我們運用反射話術時,請儘可能地掌握對方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