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谦让是礼,平和是智,厚道是福

古训:谦让是礼,平和是智,厚道是福

古训:谦让是礼,平和是智,厚道是福

人不可无礼,无礼不立,什么是礼?

礼是一种恭敬谦让。

人不可无智,无智不明,什么是智?

智是一种坦然平和。

人不可无福,无福不兴,什么是福?

福是一种豁达厚道。

01

  • 谦让是一种礼。

春秋时期,孔子与学生周游列国。

一天,他们驾车到晋国,一个孩子在路中堆瓦片,阻挡了他们的道路。

孔子上前说:“你不该在路中间完,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的瓦片对孔子说:“您看这是什么?”

孔子看了看地上堆积的瓦片,发现是用瓦片摆成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是车该给城让路,还是城该给车让路呢?”

孔子被问住了,问“你叫什么呀?几岁啦?”

孩子回答说:“我叫项橐,今年7岁。”

孔子又说:“项橐7岁懂礼,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为圣人,尚且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东西,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我们普通人又怎么能不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呢?

谦让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修养。

公共场合不争不吵,学会谦让,你让一步,我让一步,社会才能进步。

做人做事不要眼高于顶,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瞧不起别人,也不要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东西自己都应该得到。

谦虚一点,先承认自己不优秀,你才能变得很优秀。

古训:谦让是礼,平和是智,厚道是福

02

  • 平和是一种智。

人的一切疾病,都是心情惹得祸。

有专家称,70%以上的疾病都与心情有关,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对身体十分重要。

人的一切烦恼,大都是自寻烦恼,心态过于偏激,过于焦虑,烦恼就从中情绪的缝隙中壮大起来,烦恼太多,是你心态不够平和。

保持心态平和,是一种智慧。

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四个人要过一处峡谷,过峡谷的桥只是几根光秃秃的铁索,峡谷下是滚滚流水。

这四个人分别是盲人、聋子和两个正常人。

四个人依次过桥,结果却令人惊讶,盲人、聋子都顺利过了峡谷,一个正常人却从桥上跌了下去。

有人问盲人和聋子顺利通过的原因,盲人说:“我什么也看不见,不知道山高桥险,心态平和所以能顺利通过。”

聋子说:“我耳朵听不见山谷河流的咆哮,因而恐惧感减少,心态也比较平和。”

平和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我们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就是心态平和的结果。

遇事不要慌乱,越慌越容易出错,万事往好处了想,不要钻牛角尖,没有过不去的山,没有迈不过的坎。

保持平和之心,才是一种大智慧。

古训:谦让是礼,平和是智,厚道是福

03

  • 厚道是一种福。

厚道,是人生最大的福气。

《孟子》中说“仁者无敌”,“仁”其实就是一种厚道。

不贪小便宜,不占他人之功是厚道;

肯吃小亏,不伤害别人是厚道;

为人处世怀有善心,慈悲宽容不小肚鸡肠是厚道。

《了凡四训》中有一个关于厚道的故事。

福建公卿杨荣,祖上以摆渡为生。

某年遇到暴雨,河流决堤洪水爆发,许多民居被毁,钱财货物漂在水中。

许多摆渡人都趁机打捞货物,杨荣的曾祖父只一心救人,当时许多人嘲笑他痴傻。

后来,杨家渐渐兴旺,一位道人到杨家说:“你家祖上有阴德,祖孙必享荣华富贵。”

果然,杨荣位列三公,他的子孙后代也都很有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