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跑路傳聞就慌了?這類人真的不適合玩P2P

自從唐小僧出事之後,網貸圈就流傳開一個段子:西遊記(悟空理財、沙小僧、八戒理財(已停業))裡面的P2P平臺,大家還是不要碰了,還沒雷的趕緊把錢撤出來吧......

乍一聽,這段子還蠻搞笑的。但偏偏是這樣的一句玩笑話,有的人聽了被逗樂,而有的人可是會嚇死的。

這樣的情況,其實側面體現了網貸這個行業,不管是出借人還是平臺,都擁有極其脆弱的特性。一點點風吹草動的異樣,都會被迅速傳播開去,最後雙方都需要為恐慌買單。

聽風就是雨,出借者和平臺都受罪

案例一:陸金所

聽到跑路傳聞就慌了?這類人真的不適合玩P2P

一則聊天記錄被瘋狂轉發。聊天記錄中爆料人稱陸金所被點名,要求出借者儘快撤出在陸金所上的理財資金。

一時間風聲鶴唳!不少陸金所的出借者開始恐慌,陸續以轉讓方式出售手中資產。轉讓情況最瘋狂時,以前一標難求的穩盈安e+,在債權轉讓區居然有80頁,每頁10個,有800個標。

聽到跑路傳聞就慌了?這類人真的不適合玩P2P

(陸金所官網截圖)

再後來,到了今年的3月份。樹大招風的陸金所,因為一期總額為1.5億的項目發生了逾期,出現了第二波出借人群的恐慌。

聽到跑路傳聞就慌了?這類人真的不適合玩P2P

(出借群截圖)

聽到跑路傳聞就慌了?這類人真的不適合玩P2P

(出借群截圖)

案例二:人人聚財

2018年3月17日,人人聚財一封宣佈從19日起平臺上的集合類、計劃類的定投寶產品將全部下線的公告,讓出借人群體頓時炸開了鍋。

聽到跑路傳聞就慌了?這類人真的不適合玩P2P

(論壇對話截圖)

聽到跑路傳聞就慌了?這類人真的不適合玩P2P

(論壇對話截圖)

後來,平臺為了穩住用戶情緒,保持正常運營,緊急發佈公告說明此舉是為了迎合合規整改的一次升級。其後,為了補償出借者,平臺不得自行墊付,為受影響的用戶提供99次免費提現的方案。

看到這裡,筆者有點感慨。

這一系列的案例,雖然多少說明了P2P行業仍未足夠成熟,但如果說當某個平臺出現異樣了,首先是自己嚇自己,然後自己嚇別人,然後一起嚇平臺,最後一起瘋狂擠兌,把原本正常運營的平臺都給嚇跑路了。

這樣不受控的局面,於己於平臺於行業,都是對良性發展的不利衝擊。

行業越不成熟,我們越需要成長

世界上沒有一個金融領域或者出借市場,是十全十美的,P2P也不例外。這裡說的我們,指的就是平臺和出借人,都需要一起成長。

對平臺來說,合法合規是最好的良藥

在P2P行業裡,平臺之間的競爭一直比較激烈。所以,發佈高收益的標的,不停做返利、抵扣券、代金券等活動,成為了平臺獲客促交易量的主打手段。但是這樣燒錢的後果,不僅"慣壞"了出借人的胃口,催生了一波又一波的"羊毛黨"。

更要命的是,這些活動拔高了很多人對P2P收益的期望值,與市場合理的收益水平明顯脫軌。

此外,P2P平臺作為一個撮合借款人和出借人交易的地方,不能僅僅提供信息中介就撒手不管了。

借款人的資料是否合規披露?資金流向是否清晰展示?運營數據是否及時展示?這些都應該坦蕩蕩地公佈出來,做好這一環,不僅利於提高平臺的權威性、安全性,還利於建立出借人信任度,留存下一批真實有效的出借人。

說到底,作為平臺方,不能只教會出借人看重收益,而忽略其他的風險提示。這是市場賦予平臺的一份責任,反過來也是平臺對出借者的一份責任。

對出借人來說,打鐵仍需自身硬

出借大師沃倫·巴菲特說過——風險來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這句話其實在告訴我們,搞清楚出借的本質比出借往往更加重要。

筆者認為,每一個人在投P2P之前,都應該先問下自己:為什麼要投這家平臺?我準備拿多少錢去投?準備投多久?我的預期收益是多少?如果,你只是衝著高收益、高返利的心態去出借,那十有八九是需要"花錢買教訓"的。

在目前備案再次延期的大環境下,那些沒有真實資產端、資金鍊不完善的平臺,會越來越難熬,跑路、清盤總有一種適合他們。

在大浪淘沙,去偽存真的行業震盪之下,出借者不能在掩耳盜鈴、躺下裝死,不要拒絕"一夜長大"了。

對於新手,想入門P2P的就先拿小額試試水。一來考察一下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二來考察平臺是否安全,是非法集資還是真的P2P;三來在試水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各種知識,累積豐富的出借經驗。

對於已經有P2P出借經驗的人,則要堅持分散出借,千萬不能重倉一個平臺的,逐步建立一套個人的"風控"理念。若想進一步進階成為老司機的話,就要學會從第三方監管平臺、搜索引擎和工具來多角度考察平臺,從避雷高手成長為掃雷達人,也是指日可待的。

假以時日,當平臺之間的"收益戰"不再鋪天蓋地映入眼簾,當出借人之間"薅羊毛××、重倉××"的聲音越來越少了,也許就是我們從敏感脆弱,成長為健康強大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