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街街道积极协调解决云龙小区居民闹心事儿—提升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长效管理办法看这里

近日,青城眼对通道街辖区云龙小区在实施老旧小区惠民改造工程后,因未得到有效维护和保养,致使部分防盗门损坏,给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事宜进行了曝光,通道街街道、滨河路社区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行动,通过多方协调,最终联系到改造项目施工人员,对小区防盗门进行了集中维修,至此,云龙小区因防盗门引发的居民闹心事儿解决了。

通过努力,一个个在时代变迁中失去光彩的老旧小区获得“新生”,辖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但改造并不能到此为止,我们知道,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这一惠民政策,为的是让百姓能够长久受益。如果后期维护跟不上,小区难免重蹈脏乱差覆辙。本次云老小区居民反映的问题可以说是很多提升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在后期维护和保养及长效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想要彻底解决,确保把政府的惠民工程做好,切实将改造成果长效保持下去。通道街街道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了解决方案。如对条件成熟的小区积极引进正规物业公司,享受专业化物业服务;对物业无法运行,且户数较多的小区,积极引导推动业主组建业委会,由业委会成员或热心居民实施自治管理,对独栋楼老旧小区,由社区居委会组织雇佣保洁员,做好基础卫生服务工作,费用由每户平摊。在探索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值得推广的成功案例,如实施业委会和居民自治管理的回民区翔宇花园小区、奥维花园等,这些小区都曾被媒体多次宣传报道过,特别是翔宇花园小区,这里涌现出一个个无私奉献的热心退休居民,他们在街道、社区的大力支持下,主动承担起小区的物业管理,同时积极配合街道和社区,在小区全面推行的“楼宇文化”、“庭院文化”,在小区营造了浓厚的邻里和谐、民族大团结、爱护环境携手共建美丽家园氛围。

总之,通过努力,通道街辖区基本维护了提升改造成果,为实现长效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但只靠各级政府、街道社区的努力,没有广大居民朋友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配合、共同参与、共同维护,老旧小区“前改后乱”的问题是必然的结果。这主要还是一个引导广大居民群众转变“观念”的问题。一是一些居民缺乏自觉爱护公共设施、自觉参与到美化家园、美化首府行动中的意识,总认为不关自己的事儿,甚至出现很多人为损坏小区公共设施的现象;二是需要进行改造的老旧小区,大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在那个年代,人们没有“花钱买物业服务”的意识,也从未缴纳过物业费。因此,小区改造后实行专业的有偿物业管理,或是由热心居民牵头,平摊各类维护小区正常运作所需费用等做法,很多居民不愿意配合,居民观念短时间内难以迅速转变。这些都成为老旧小区长效化管理的瓶颈。

为此,街道、社区下一步在努力推动组建业委会全覆盖、广泛发动越来越多的热心居民参与自治管理,为小区建设、管理无私奉献,从而形成街道、社区牵头,业委会、热心居民、住户之间密切配合和良性互动模式的同时,呼吁每一位居民、业主,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转变传统的‘福利’意识,共同承担起应尽的义务,自觉关心、爱护自己的家园,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宜居首府,提高自身及身边人幸福指数添砖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